如果这四枪打准了······ 读者在线 |阿里社区…… – 阿里社区

如果这四枪打准了······ 读者在线 |阿里社区……

  这一枪,如果真的打准了,中国近代史就要改写

  

  这一枪,响在中国的领土上,差点被击中的人是一位有名的中国人,而打枪的人却是个傻帽一样的英国人。

  

  1876年6月24日,在英国船长勒莫提·拉普利曼达吉指挥下,一帮英国水手驾驶着一艘英造“阿尔法”级和一艘“伽马”级军舰,经过近三个月的海上航行,抵达中国天津大沽口海港,等待购买者大清帝国的验收。

  

  11月27日,虽寒风凛冽,但云淡天高,是个大晴天。一位清廷大员穿戴整齐,在英国人赫德的陪同下登上“阿尔法”舰验货。以赫德为首的一帮“推销员”,除了在清廷验收大员面前摇唇鼓舌极尽赞美之能事外,还搞了一个水兵操练展示,想以此博得验收大员的欢心。

  

  寒风中,清廷验收大员端坐在甲板上,面色沉静,聚精会神地观看英国水兵操练。突然,“砰”地一声枪响,一颗子弹擦着他的官帽呼啸而过。验收大员惊得冒出一身冷汗。随从们闻声拔刀在手,屏护在其身前,大叫:“有刺客!”

  

  事后调查得知,原来,在英国水兵操练队伍中有个新兵蛋子,因为过于紧张,致使手中的来复枪意外走火。

  

  晚清 历史最后的几十年,有一大半是属于这个验收大员的,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晚清重臣李鸿章。设若这一枪真的爆掉了他的头,那么,中国近代史上诸如组建北洋舰队这样的一些重大事件也许根本不存在,李鸿章也不会因为签订丧权辱国的系列条约而背负那些本不该由他背负的历史骂名。

  

  这一枪,如果真的打准了,世界发明史就要改写

  

  这一枪,从惊险程度来讲,比上述那一枪更胜一筹。

  

  1863年,有个年轻人在美国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担任夜间电信报务员。他夜间上班,白天经常到旧书店里淘拣自己喜爱的科技书。

  

  有一天,年轻人运气很好,花很少的钱买到了几十本旧书。像拣到珠宝一样,他高兴极了,小心翼翼地把这几十本书捆扎好,塞进随身携带的大提包里。搞定一切,已经到了夜班时间,年轻人顾不上吃晚饭,扛着鼓囊囊的大提包,气喘吁吁地赶到上班地点,险些迟到。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大街上还冷冷清清。上完通宵夜班的年轻人扛着那个装满书籍的大提包,急匆匆地走在光线昏暗的大街上。他实在太累了,想早点回到住所睡上一觉。

  

  走着走着,突然,年轻人感到脑后生风,不知什么东西擦着自己的左耳飞速而过。那时,年轻人已经耳聋,那是1860年一名列车员拉扯他的耳朵时留下的永远残疾。年轻人虽然听不见声音,但是,见有异物擦耳而过,还是本能地卧倒在地。这时,一名巡警冲过来,将他死死按在地上,给他戴上手铐,然后,把他带到了警察局。遭此突变,年轻人感到一头雾水。

  

  在警察局里,经过盘查,年轻人才弄清真相。原来,在光线昏暗的大街上,他扛着鼓囊囊的大包,行色匆匆,致使巡警误以为是盗贼,便大喊:“站住,接受检查!”一连喊了好几声,但是他听不见,仍旧自顾自地匆匆急行。巡警又误以为他要逃跑,急忙掏出手枪,朝着他抠动了扳机,由于枪法不准,打得稍微偏左了一点,子弹贴着年轻人的左耳廓呼啸而过。

  

  知道了只是一场误会后,巡警向年轻人道歉,并拍着他的肩膀说:“上帝保佑着你!如果我是个神枪手,你的命就完了!”

  

  的确,这一枪真够悬的,如果打得靠右一点,这个年轻人肯定脑袋开花,那么,钨丝电灯、留声机、改良电话机等这些伟大的发明,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够诞生,人类科技发明史一定会因为缺少无比重要的一章而黯淡无光,要知道,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务一个人能够打破这个年轻人创造的发明专利数的世界纪录。没错,这个年轻人就大发明家爱迪生。

  

  这一枪,如果真的打响了,美国政治史就要改写

  

  这一枪,打还是不打,完全取决于一个狙击手的瞬间决断。

  

  177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日耳曼城附近的格曼顿战役打响。一支英军特别部队从美军包围圈中成功突围。负责殿后的英军头号狙击手弗格森,把枪口对准了一名骑马的美军军官。他调整着呼呼,快速地心算着射击参数。目标相距114米,在有效射程之内,他完全有把握一枪爆头。但是,弗格森最终没有让子弹飞。原来,他看见那个军官突然一拨马头,转身离去,面对那军官的后脑勺,他实在不忍扣动扳机。

  

  弗格森枪下留生的这个军官不是别人,他就是乔治·华盛顿。后来,乔治·华盛顿带领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伟大胜利。1787年,他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1789年,他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组织了机构精干的联邦政府,颁布了司法条例,成立了联邦最高法院。他支持汉密尔顿关于成立国家银行的计划,确立了国家信用;批准了杰斐逊所支持的公共土地法案,奠定了西部自由土地制度的基础。1793年,他再度当选总统。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表示不再出任总统,从而开创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可想而知,如果弗格森打响了这一枪,随着一代伟人的倒下,美国政治史会是另外一个什么样子,恐怕只有天知道。这未打响的一枪,不仅挽救了美国,也挽救了一种民主的政治生态。

  

  这一枪,如果真的打响了,世界现代史就要改写

  

  这一枪,没有打响,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

  

  1918年9月28日,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争夺战异常激烈。27岁的英国二等兵亨利·坦迪所在的步兵团表现无比英勇,经过一番血腥厮杀,德军尸横遍地,被迫撤出阵地。

  

  双方枪声零落下来,突然,坦迪看见德军阵地上摇摇晃晃站起一个人,是个伤兵。坦迪端起枪,瞄准他。德军伤兵一瘸一拐走出阵地,也看到了不远处坦迪的枪口,然而,他已经精疲力竭,只是木然地望着坦迪,绝望地等待坦迪的子弹洞穿胸膛。

  

  可是,坦迪最终没有抠动扳机,他压低枪口,让德军伤兵踉踉跄跄地消失在视线中。后来,坦迪回忆说:“我当时的确瞄准了,但我从来不射杀伤兵。”

  

  被坦迪放生的这个德军伤兵,就是阿道夫·希特勒。1921年,他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后来,他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致使9000多万人伤亡,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