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社区|陶渊明代表作作品—名句赏析…… – 阿里社区

阿里社区|陶渊明代表作作品—名句赏析……

陶渊明代表作作品_名句赏析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隐士。说隐士而著名,本身带有反讽意味,但是,中国的隐士,真有不少闻名于当世乃至于闻名于后世者。那是一种颇为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我不打算在这儿就此问题展开论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通过文学作品为后人知晓的。有的人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化为常用的文学典故,有的人则本身就是诗人,用作品给自己留下了声名。陶渊明无疑属于后者,并且由此也步入前者之列,与他自己所欣赏与仰慕的许由、巢父、伯夷、叔齐、商山四皓等一千人,一起成为后人所熟悉的文学典故。

从字面意义看,所谓“隐逸”,指的是远离现实。中国的文人一旦与“隐逸”沾边,被打上隐士之印记,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与官场无缘而非与现实无缘。

对官场的厌恶源于身临其境的体验。倘若终生游离其外,一如隔岸观火,看到的景象总不真切,于是心中生出的那份感觉则不可能透彻,与隔靴搔痒相差无几。根据史料记载,陶渊明前后做过几任小官,断断续续,加起来有十来年时间;隐退后,又几次辞退刘宋王朝的委任。虽然他在诗中有过“三十年”之谓,但是有人说那是虚数而非实指,只是为了形容其漫长;也有人说“三十年”其实应该是“十三年”,属传抄之讹,后者才是他出仕的真实年份。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的最后一任官职是彭泽县令。据他自己称,那是他自己争取的,因为离家近,有酒喝,当然,更可以养家糊口——即便有了上述种种理由,他也只在任上呆了短短的八十余天,便毅然挂冠而去。关于此番辞职的理由,《宋书》、《南史》之《隐逸传》均有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日:“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

这一则逸事流传久远,一直为喜欢陶渊明者津津乐道,并且由此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佳话之一。它与他的诗所展现出的陶渊明形象是如此吻合,以至于人们只要一提及“陶渊明”三个字,马上就会联想到那个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耿介文人。而且,它比那些诗更直接地道出作者厌恶官场的理由,与其人格魅力相映成趣——媚颜屈节,夤缘附势,心里怎能够舒坦,于是愤然离去,宁愿做农夫,也不要这顶乌纱帽了。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无论何种理由,说到底,都是性格方面的原因。混迹中国的官场,你得长袖善舞,方能左右逢源。这种事他做不来,他不愿意瞧人脸色行事,天性如此,强扭也不行。你可以说他脸皮薄,但是,他这个人确实不适合做官。与做官相比,回归园田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而奔丧则成为此举成行的一个藉口。《归去来兮辞》,是他人生转折之重要关头的一份宣言,全文如下: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在这一篇赋中,他描写了归家途中以及田园生活的种种场景,抒发自己辞官后轻松愉悦的心情。写田园生活之乐,反衬官场生活之不乐。他称自己的出仕是“心为形役”,并且“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他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来形容自己的心志,感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明确道出“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而“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则是自己最终的追求。

既然混官场不得志,那就离开,而且离得越远越好。读陶渊明的诗文,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即作者经常用到一个词:“远”。

【饮酒(其五)】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远”是这首诗的诗眼,后面的描写均承此而来。正因为“心远”,才能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幽远意境与生命意趣。

寄身田园,徜徉山水,是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他在其中寻找与感受来自远古的诗意。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就是著名的《桃花源记》,它最能够体现陶渊明“远我遗世情”的思想。空间上,“桃花源”与世隔绝,时间上,生活于其中的那些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遥远,让陶渊明展开遐想,于是,有了如诗如画之美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的居民“怡然自乐”,淳朴自然,和谐相处。他们热情好客,见了渔人,“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全无防范之心。倒是那渔人,无视他们的告诫,一出去,便把此事报告了当地太守。世俗与淳朴,孰浊孰清,判然分明。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经典以及读者心中永远的净土。它之所以如此,关键之处,我以为仍然在于远离现实,远离当T。现实浇漓,唯有与世隔绝,方能淳美。

“园”是他的生活环境,“田”是他的谋生之道。在文人与农夫之间,陶渊明无疑仍然属于前者。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中国的隐士,从来只是些文化人,“园”在他们的生活乃至精神上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田”。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前者是纯客观的,后者为主客观的统一。后者之意义,来源于前者之特质。寄意山水,自然之审美之诗意,足以让文人们身心得以舒展,忘却人世间的名缰利锁、是非得失,而自然之永恒,则让他们感受到人生之短暂之无常,乃至于无意义。

【他在《杂诗》(其五)中说:】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一方面是社会之担当与生活之责任,另一方面则是一己之天性,两者互相抵牾,激烈冲突。他最终决定顺应自己内心的呼唤,放弃前者,选择后者,即所谓的“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从此,他如释重负,心平气顺地步入作为隐士的后半生。他称自己的选择为“守拙归园田”,并在《感士不遇赋》中重申:“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此处一个“拙”字意味深长,它意指本分,“守拙”,即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在《和郭主簿二首》中,诗人如此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诗中一派田园风光,凉风习习,耕作之余,在衣食无虞的情况下,看看书,弹弹琴,自斟自酌,享受天伦之乐,悠闲而逍遥,自由自在。除了与邻人交往,此诗几乎囊括陶渊明诗歌中所表现的田园生活的所有乐趣。

看看书,弹弹琴,自斟自酌,享受天伦之乐,悠闲而逍遥,自由自在。除了与邻人交往,此诗几乎囊括陶渊明诗歌中所表现的田园生活的所有乐趣。

鸟筑巢于林,朝出暮归是它的习性,林子则是它的归宿。陶渊明在自己诗里反复吟咏鸟的这一生活习性。

晨乌暮来还,悬车敛余晖。

【–《于王抚军座送客》】

冽冽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岁暮和张常侍》】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饮酒》(其七)】

朝霞开宿雾,众乌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咏贫士》(其一)】

让我们来看一首诗人唯一的以鸟为题的诗歌。

【归鸟】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翼翼归乌,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翼翼归鸟,驯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反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让我们来看一首诗人唯一的以鸟为题的诗歌。

【归鸟】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翼翼归乌,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翼翼归鸟,驯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反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让我们来看一首诗人唯一的以鸟为题的诗歌。

【归鸟】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翼翼归乌,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翼翼归鸟,驯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反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让我们来看一首诗人唯一的以鸟为题的诗歌。

【归鸟】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翼翼归乌,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翼翼归鸟,驯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反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让我们来看一首诗人唯一的以鸟为题的诗歌。

【归鸟】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翼翼归乌,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翼翼归鸟,驯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反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陶渊明既是一名写诗的农夫,也是一名种田的诗人。

人的生活需要衣食无虞,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丰衣足食。

陶渊明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几乎每一首都包含了自己的精神追求,犹如一首首田园牧歌。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此诗说理叙事,娓娓道来,平白晓畅,意味深长。田家生活的苦与乐,诗人都能心平气顺地承受,心平气顺地写出。“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的逍遥诗意令人神往,一派仙风道骨。

一篇《感士不遇赋》,写得洋洋洒洒,其旨意只在于两句话:“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那是一个来自远古的理想,出于圣人之口。那些坚守此道的古代人物,则成为他仿效的榜样。

【咏贫士(其五)】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仿佛有一股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支撑起他的身板骨,让他不会因为受穷而痛苦不堪,也不会因为穷困潦倒而屈尊俯就,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在这方面颇有代表意义:

【其一】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

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题为“怀古田舍”,实际上就是怀古。诗中,历史幻化为现实,现实回归于历史,两者合而为一,让人难分彼此。现实生活中农耕之艰辛,转变成理想生活中诗意之场景,诗人悠闲自在,其乐融融。有意思的是,“悠然不复返”紧承“地为罕人远”,表现了理想生活与现实的疏离,而其中的抒情主人公则摇身一变,成为千年前那一个儒家经典中的性格人物。

【其二】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从叙事的角度看,上一首写出门,这一首写归家。诗人先引圣人言,说明自己承之有道,持之有方,行走在圣人开拓的路途上。继而对“忧道不忧贫”的遗训做了调整:谋食也有诗意,忧贫的同时,照样可以忧道。

有一首诗,在陶渊明的诗集中不算特别出名,但我个人以为,正是它寻绎出诗人隐居田园后的心理与情感轨迹。

【酬刘柴桑】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空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题中的刘柴桑做过柴桑县令,是诗人的好友,也是文友,两人有过诗歌赠答。诗的头两句写忘怀世事;三、四句写岁月匆匆;五、六句写家有余粮;七句承五、六句,八句承三、四句,写自己既然没有生计之忧,则应珍惜生命时光,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即前句“为乐”之内容,写诗人携家远游,其中既有天伦之乐,亦有高蹈世外的情趣。

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题中的刘柴桑做过柴桑县令,是诗人的好友,也是文友,两人有过诗歌赠答。诗的头两句写忘怀世事;三、四句写岁月匆匆;五、六句写家有余粮;七句承五、六句,八句承三、四句,写自己既然没有生计之忧,则应珍惜生命时光,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即前句“为乐”之内容,写诗人携家远游,其中既有天伦之乐,亦有高蹈世外的情趣。

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题中的刘柴桑做过柴桑县令,是诗人的好友,也是文友,两人有过诗歌赠答。诗的头两句写忘怀世事;三、四句写岁月匆匆;五、六句写家有余粮;七句承五、六句,八句承三、四句,写自己既然没有生计之忧,则应珍惜生命时光,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即前句“为乐”之内容,写诗人携家远游,其中既有天伦之乐,亦有高蹈世外的情趣。

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题中的刘柴桑做过柴桑县令,是诗人的好友,也是文友,两人有过诗歌赠答。诗的头两句写忘怀世事;三、四句写岁月匆匆;五、六句写家有余粮;七句承五、六句,八句承三、四句,写自己既然没有生计之忧,则应珍惜生命时光,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即前句“为乐”之内容,写诗人携家远游,其中既有天伦之乐,亦有高蹈世外的情趣。

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题中的刘柴桑做过柴桑县令,是诗人的好友,也是文友,两人有过诗歌赠答。诗的头两句写忘怀世事;三、四句写岁月匆匆;五、六句写家有余粮;七句承五、六句,八句承三、四句,写自己既然没有生计之忧,则应珍惜生命时光,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即前句“为乐”之内容,写诗人携家远游,其中既有天伦之乐,亦有高蹈世外的情趣。

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题中的刘柴桑做过柴桑县令,是诗人的好友,也是文友,两人有过诗歌赠答。诗的头两句写忘怀世事;三、四句写岁月匆匆;五、六句写家有余粮;七句承五、六句,八句承三、四句,写自己既然没有生计之忧,则应珍惜生命时光,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即前句“为乐”之内容,写诗人携家远游,其中既有天伦之乐,亦有高蹈世外的情趣。

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题中的刘柴桑做过柴桑县令,是诗人的好友,也是文友,两人有过诗歌赠答。诗的头两句写忘怀世事;三、四句写岁月匆匆;五、六句写家有余粮;七句承五、六句,八句承三、四句,写自己既然没有生计之忧,则应珍惜生命时光,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即前句“为乐”之内容,写诗人携家远游,其中既有天伦之乐,亦有高蹈世外的情趣。

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题中的刘柴桑做过柴桑县令,是诗人的好友,也是文友,两人有过诗歌赠答。诗的头两句写忘怀世事;三、四句写岁月匆匆;五、六句写家有余粮;七句承五、六句,八句承三、四句,写自己既然没有生计之忧,则应珍惜生命时光,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即前句“为乐”之内容,写诗人携家远游,其中既有天伦之乐,亦有高蹈世外的情趣。

新葵郁北墉,嘉穗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题中的刘柴桑做过柴桑县令,是诗人的好友,也是文友,两人有过诗歌赠答。诗的头两句写忘怀世事;三、四句写岁月匆匆;五、六句写家有余粮;七句承五、六句,八句承三、四句,写自己既然没有生计之忧,则应珍惜生命时光,及时行乐;最后两句即前句“为乐”之内容,写诗人携家远游,其中既有天伦之乐,亦有高蹈世外的情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短短四句诗,塑造出独步千古的孤独者形象。陶渊明也不例外。

孤独的陶渊明喜欢喝酒,喝酒时,当然以独酌居多。他在诗中说: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停云》】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时运》】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杂诗》(其二)】

【现实人生态度】

陶渊明最推崇的人生态度,是委运任化。委运任化与顺应自然一脉相承,是顺应自然之精神在人生态度方面的具体化。

他在《形影神》诗中,对此有明确的表述。

【形影神】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湎。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是陶渊明仅有的纯粹言理诗,故而学者们对它颇为重视,谈论陶渊明思想时,往往以此为据。

在陶渊明笔下,经常出现且与道家思想相关的词,还有“素”、“虚”、“化”等。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饮酒》(十五)】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移居》(其一)】

陶渊明在诗中用得最多的,还属“化”字。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一《岁暮和张常侍》】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于王抚军座送客》】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四)】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连雨独饮》】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读山海经》(其十)】

“化”之原意为变化,在一千道家人物中,庄子谈论的比较多。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一《岁暮和张常侍》】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于王抚军座送客》】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四)】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连雨独饮》】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读山海经》(其十)】

“化”之原意为变化,在一千道家人物中,庄子谈论的比较多。

【他借孔子的话称赞自己外祖父孟嘉:】

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

于道而唯及典籍,于儒而人、书并举,推究其语意,仿佛让入觉得,此人只是一名儒家祖师爷的忠实信徒,而非道家思想的身体力行者。

【咏贫士(其四)】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蔽覆乃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忧道不忧贫”的主题,是陶诗反复出现的思想。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追忆生平,念及子女,诗人心中不无歉意,在表达自己内疚的同时,也包含了对他们未来生活的关切与期待。

他认为自己儿子没出息,写过一首《责子》诗: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儿子们一个个如此表现,做父亲的自然失望。可是,怎么办呢,还是认命吧。天运如此,无可奈何,只得借酒排遣自己内心的郁闷。为人父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颖,有出息,陶渊明也未能脱俗。不过,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见出,其中虽然不无感慨,但是那类似打油诗的风格,也蕴含了不无温馨的谐趣。

当然,陶渊明不是一名儒教的忠实信徒,对孔子本人也没到顶礼膜拜的程度。尊敬而不神化,是他对孔子的态度。

陶渊明为自己写过三首挽歌,一篇祭文。其《挽歌诗》如下:其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饮酒》是陶渊明最长的一组诗,总共有二十首之多。尽管它们不是一时之作,却是诗人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写成的。它们虽然被冠以“饮酒”之名,其实,不是其中的每首诗都与酒相关。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说其中真正谈及酒的,有十一首。这里面就有一个疑问了:既然如此,诗人为何用“饮酒”做题呢?通常的解释有两个。其一,它们是诗人喝酒后写成的,所谓的“即兴之作”,酒喝过,或醉,或半醉,脑子晕晕糊糊,诗兴却涌了出来,于是,挥毫而就。陶渊明在诗序中如此说道: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裒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乌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乌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咨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为何饮酒之义,或者说人生之意义,最后要归结于经学方面的内容?难道诗人真的是一名思绪凝重的守道者,而非神态逍遥的饮客?

“真”即自然,而淳朴自然,即真实有味之人生。因此,“羲农”两句,通过今与昔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淳朴自然之人心的喜爱与向往。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云社区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