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社区|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灵性的成长》经典语录…… – 阿里社区

阿里社区|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灵性的成长》经典语录……

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灵性的成长》经典语录

⊙、 生活就在那里,它是活生生的。重要的并不是提出关于生活的意义的问题,而是要扫清我们内心的混乱,这样我们才会获得真实的答案。-《你就是世界——如何对待你的生命》

⊙、 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克里希那穆提年轻的时候,是雄心勃勃、意志坚强的,他每天都充满信心和激情地忙碌着。但是他仍然对生活感到不满,觉得生活是那样空虚庸俗、单调乏味和令人厌烦,甚至愚蠢得令人无法忍受。他希望用生活以外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后来,他看过许多哲学家和思想者关于生命的言论,立誓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他认为生活可以被赋予更丰富的内容。

⊙、 每个人都在询问相同的问题:生活是否有其自身的目的和意义?真正的生活是否就是一个有开始和结束的完整过程?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在任何宗教、任何组织和任何书本中。若是我们企图模仿先人遗留下来的典籍或传统,遵照权威的指示,跟随圣贤的脚步,那么我们就会形成对已有知识的依赖和对权威的恐惧,从而失去自由的意志,而这样的头脑又怎么能够清晰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呢?只有当我们放弃对权威的模仿的时候,才不需要别人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才能够深刻理解真正的生活。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生活的意义在你放弃对权威模仿的时候得到体现。”

⊙、 真正的生活首先是自我的生存。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受生活,而不是按照字典中关于生活的定义去感受。所谓生存,就是我们日常的行为和思考。每天的不同感受,包括痛苦、孤独、斗争、焦虑、空虚、依赖,日常的工作、经济和政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些都是生活的真相。生活是发生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当我们不理解人际关系时,或者当人际关系变得复杂时,我们就会寻找生活得更完美的意义。每个人都想成功,想得到爱和安全感,这些欲望也属于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因复杂、混乱的日常生活而失去了方向,于是,害怕、恐惧、孤独、悲哀、贪婪就产生了。我们害怕死亡,害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害怕犯错,害怕批评。上班的人每天去办公室,重复着令人厌烦的工作,下班后往往还要回家教育孩子。正是这些关系构成了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明白了人际关系、财产关系、内心和外在的关系、信仰和思想的关系,勇敢地承认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就能充分地理解生活,找到关于生活目的的答案。

⊙、 为什么我们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明白?因为我们的大脑被各种学术理论和哲学思想充斥着,一片混乱,不能思考生命的意义。当我们用一个愚蠢迷茫、反应迟钝的大脑和空虚的心灵去寻找生活的目的时,这种愿望也会随之变得空洞混乱、虚无缥缈。如果头脑不能保持清醒和安静的状态,我们就要先摆脱各种依赖、混乱、斗争、矛盾和恐惧的束缚,而这样获得的答案就已经被扭曲和颠倒了。在我们的生活乱得一团糟的时候,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呢?解决自身的问题是我们找到这个目的的前提。觉知自己有意无意回避的许多问题,从内心了解自我,内省和观察每一个当下,不逃避生活,这样我们就能够超越自我去寻找生活的目的。所以,我们不仅要问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而且要清除自己内在的混乱。

⊙、 我们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更多的是为了一种纯粹的心理满足,这些与金钱或物质无关。真正的生活是全心全意做我们喜爱的事,没有任何冲突,不必在我们所做的事及我们必须做的事之间交战,在心理上我们可以完全不依靠任何人、任何事物,我们的内心也没有任何恐惧和矛盾。如此,生活就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是完全自由的,能够真正理解我们所做的事,也能够真正生活。

⊙、 生命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既是生存又是死亡,既是新叶又是落叶,它充满了爱以及其无法估量的美,它是孤独的悲凉与独自的狂喜。生活有时候也是奇怪的,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许多事情就会发生,一切就会如愿。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认为的:“拥有了生活目标,就可以指引我们的生活,直到生命结束。”

⊙、 如果不再隶属于任何特定的国家、宗教或种族,我就会有一种局外人的超脱感,就能够脱离旧有环境,不再遵从条条框框,这样无所拘束的我才是真实的我。

⊙、 你有没有真正认识自己,想过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每个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束缚的世界:性别、国籍、民族、家庭环境等。这些一一为我们贴上标签,制定标准,划定思维活动范畴。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更使我们习惯于接受一些早已形成的想法,这使得我们被写入书本的教条、信仰和理论化的东西束缚着。每个人都会受到生活的影响,在这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某一确定的标准来判断事物。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我们将自我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我们的思想来源于大脑中的记忆、传统的积淀,它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牢固稳定且不轻易改变,与已形成的教条、信仰、经验和知识保持一致,可见,我们从小就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从小就不自由,不是吗?

⊙、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又陷入依赖的旋涡当中:生活和学习上依赖老师、厨师、邮差、送牛奶的人等,在情感上依赖父母、妻子或丈夫,依赖灵性导师或某种理想,依赖别人带给我们的快乐。因为这样依赖着别人,我们变成了奴隶,受到这些东西的约束。虽然许多人在世界上是独立的,但很少有人是自由的,大部分人都是家庭及外在环境的奴隶。

⊙、 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我们怎能指望用固定的、充满束缚的头脑去解决一切问题呢?这只会增加我们的痛苦。因为痛苦于自身灵魂的被束缚,我们的内心越发渴望自由。而要想得到自由,我们就要了解并破除所有的依赖,不只是摆脱环境和他人,而且要从内心获得解脱,完全不再依赖任何人、事、物和思维模式,重新认识自己,找到那个毫无拘束的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喜悦。这也是克里希那穆提一直劝导的:“怎样面对生活不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我们的大脑思维从外界条件、教条和信仰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其可以真正地思考问题。”

⊙、 那么我们要从哪里开始认识自己呢?我们不可能回到婴儿时代从头开始,也不能慢慢学习认识.只能从心理层面去认识自己,看清当下的自己,唤醒那个沉睡的真实的自己。我们需要明白,任何知识都属于过去。过去的事情是关于别人的,是时间累积的结果,它受到传统和记忆的驾驭,已经被打上了人们是非好恶的评判烙印,因此,沉溺于过去只能让大脑在他人的观点中陷入困境。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活在过去,喜欢回忆往事,而且对活在过去感到满足,因此,他们才会崇拜那些代表过去的知识,崇拜那些博学、智慧的人,相信那些教义、信仰或理论,总是在他人身上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就这样,他们亲手为自己打造了一副思维的枷锁,变成他人思维的附属产品,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也丧失了自由。只有当你埋葬了过去,不再执迷于知识与经验的引导,能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呼唤时,你才具备了唤醒无所拘束的自己的条件。

⊙、 我们的生活是自由的、开放的,当你侧耳倾听、全神贯注于美好的事物时,你的心应该远离先入为主的偏见,不被概念、词语或属性所干扰,同时,你的内心也无任何冲突、恐惧、矛盾和占有。只有在你的心非常纯粹时,你才能真正地观察,进而觉察到自我的真正领域,然后,你的心才能对美好的事物敏感,或许这样就能让心凌驾于个人及社会集体意识之上,就能让超脱束缚的自我永放光明,真正找到那个无所拘束的自己。

⊙、 生活就其自身而言是充满问题和残缺不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自我去发现真理的所在。唯有自我认识,才能结束问题。

⊙、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不仅要随时面临大自然的风雨雷电,而且要面对人生中的生老病死。无论是阴晴圆缺还是啼哭笑闹,我们都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以使我们能够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活出一份自在与充实。

⊙、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跟以往相比迅速得多,广播和电视新闻在第一时间就能把最新发生的自然灾害、战争冲突、恐怖袭击和经济事件传向各地,对每个人来说,世界上发生的所有的事都可以现场直播。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暴力冲突和伤害死亡,这些迫使我们必须直面世界上残酷的现实。邻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涉及全世界的民族、宗教冲突,不断升级的自杀式恐怖袭击,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经济危机全球化,等等,外在的世界充满着诸如此类的矛盾、暴力、恐怖、占有和依赖等。与此同时,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未必和平,我们会孤独、焦虑、忧郁、依赖、欺骗、空虚,还会愤怒、残忍、凶暴、绝望、痛苦和悲伤……

⊙、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要创造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全新社会,个人到底能做什么,或者你和我到底能做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 我们常听人说,所有的道路都通向真理,你走你的路,他走他的路,我走我的路,最后,所有人都会相遇于同一扇门前,那些饱学之士都曾宣称他们能够指引我们到另外一个世界,让我们逃离肮脏的现实,可是最后我们发现自己还在原地打转,世界也依然如初。事实上,真理是无路可循的,只能通过自己去发现。要发现真理、上帝或者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就要先了解自己的存在,了解周围人和自己的生活。现实的生活是活生生的、互动的、不停留的,它不在寺庙教堂,也没有任何宗教、灵性导师或哲人能领你到那儿去。只有学会如何去观察生活中的真相,我们才可能了解这个世界。

⊙、 认识自己,通过自我去发现真理,这是我们能做的。没有任何人,而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为这个世界、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起全部责任。我们不能去责怪任何组织或个人,因为我们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一分子,我们就是世界,我们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唯有自我认识,我们才可以为人们带来宁静与快乐。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相安无事,世界才会和平。

⊙、 个性不过是欲望的叠加】我们并不倡导无欲无求。如果我们了解欲望、快乐和痛苦的全部表现,如果我们能超越这些欲望、快乐和痛苦,我们就会感受到一种幸福和喜悦,就会找到真正的我。

⊙、 也许,每次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就会强烈地感觉到自身的平凡与渺小。的确,我们就像恒河之中的一粒沙,没有棱角,也没有光亮。于是,很多人便努力在平凡的外衣上添加华丽的色彩,充分发挥有别于他人的鲜明个性,以彰显自己的特殊性。你为什么想要与众不同?这不过是你渴望被关注的欲望在作祟罢了。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我们的问题不是怎样压制欲望,而是了解欲望,平复各种欲望之间的冲突,这才是保持内心平和的最有效方法。

⊙、 某知名跨国公司在招聘计算机网络员,待遇丰厚。一个正在某职校参加计算机技能培训的人很想应聘这家公司,但如果他被这家公司聘用了,就意味着他要终止职校的培训,而这就意味着他拿不到结业证.这样,他之前所有的培训也就都白费了。他犹豫了,为此闷闷不乐。他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就拿了两个刚买回来的大西瓜放在他的面前,让他抱起一个西瓜,然后再抱起另一个。他瞪大了眼睛,一筹莫展:刚抱起一个时,他已经觉得非常重了,怎么能够同时抱起两个呢?父亲问他:“你还能抱起第二个西瓜吗?”他摇头,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做到。父亲叹了口气,说:“你不能把手上抱起的那个放下来再抱第二个吗?”他恍然大悟,是啊,放下一个,不就能抱起另外一个了吗?于是,他欣然前往那家公司应聘,并成功地获得了那个职位。

⊙、 欲望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即人们在追求各种欲望的过程中,出现了“我”这个主观因素。由“我”去决定想或不想,而这个“我”就是由不同的个性整合而成的,它也是多数人认为欲望是自我放纵和自我表现的原因。当看到或者想到某个人或某种事物可以满足我们某方面的需求时,我们就会对它产生占有的欲望。无论是一个貌美的人,还是一所大房子或一种观念,你都确定你要得到。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你一定要得到呢?是欲望带来了苦恼,带来了实现欲望的推动力和强烈愿望,必须获得和占有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而且得到之后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来填满自己内心的渴望,所以我们说“欲壑难填”。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扼制欲望和放弃追求个性,一旦欲望没有实现或者被压抑,我们将陷入冲突之中,将遭遇更多的痛苦。欲望确实把“我”分为想要和不要,但是对一个的回避和对另一个的追求仍是欲望。如何平息这些欲望带来的冲突和痛苦?人们要向爱寻求答案。心中有爱的欲望,并且这个欲望是爱的发端,那么你就能够在欲望中得到快乐,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更多。

⊙、 自尊心的成败论】真正的自尊是指我们让自己远离羡慕、嫉妒、高傲和自卑以及与他人对比的情绪,它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感。要拥有这样的自尊,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培养。自尊、自信是人们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小的时候,老师就教给我们要培养自尊心,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因为它是我们获取成功和快乐的源泉。克里希那穆提一直在劝诫人们:“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尊心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样才不会失败。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不是那么高,又怎会导致失败呢?”当然,对自己的期望高一点确实能在某些时候帮助自己更快地成长。

⊙、 生活中,我们都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或者说被动地规定自己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一旦失败,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打击,并为自己的失败感到羞愧。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尊心实际上是导致失败和产生羞愧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尊心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自尊是一种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基本挑战,值得享受快乐的感觉。它由两个部分组成:能力感和价值感。这两者都很重要,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自尊都会降低。我们每个人都会作出对自己的评价,有赞许也有批评,自尊表达的是一种对自己的赞许的态度,它标志着个体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价值的信心,也是对自己价值的评判,往往通过个人对于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相较自我赞许,大多数人更喜欢依靠他人的赞许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如果得到他人的赞赏,他们就会感到无比自豪;若是遭到他人的否定,那么他们将感到沮丧和悲伤。这不是真正的自尊,也不能带来成功和快乐。正如有人曾说的,“降临于人的最大的邪恶,是让他否认自己”。

⊙、 缺乏自尊常常会导致焦虑,这不是自然的焦虑,比如你从极高处往下看时会产生焦虑,这很自然,因为这是人的天性,这是健康的焦虑。不健康的焦虑指的是那些毫无缘由的焦虑,我们可以称之为自尊焦虑,比如你半夜突然醒来感到毫无缘由的焦虑,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一种焦虑感或恐惧感,却不明白是为什么,这通常是缺乏自尊的表现。如果我们时刻关注自己,时常评估自己,那么一旦对自己的评价显示出不够格或者很低时,我们通常会感到抑郁和焦虑。

⊙、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觉得成功会降低自尊。当我们获得成功或者被表扬,我们的自尊就会提升。但很快,它又会回到最初的水平甚至更低,为了重新提升它,我们就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表扬。这就像堆石头上山一样,我们努力将石头从山脚推到山顶上,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高兴,石头就可能从山顶滚到了另一边的山脚甚至更深的山沟里。所以我们不得不跑下山重新再推,而且这次的山坡可能更陡了,我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到达山顶,而石头到达山顶后还是会滚下去,我们又得下山再推。很少有人在这样连续的挫折中不感到自尊心受损,但这就是人生的真实状况:人生无常,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在高处,也不可能永远在低处,他不是在攀高,就是在下滑。如果你只想攀高,不想下滑,那么你就没有获得真正的自尊,最终也就要失望,你的自尊心也会受挫。

⊙、 如何拥有正确的自尊心?我们需要诚实地省察自我,评估自己现处何地以及要往何处去,永远不要担心自己会被拒绝、被遗弃,要完全地了解自己、爱自己,坦然自在地生活。

⊙、 拥有相当程度的谦卑】要想了解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目的,我们就要做到相当程度的谦卑。

⊙、 为什么我们需要谦卑?因为那份淳朴而谦卑的气质会使我们用自由和新鲜的心去诠释每一个活生生的事物。一个过度自信的人不可能获得新知,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我们需要相当程度的谦卑才能认识自己。”一旦你开始说“我已经了解我自己了”,你的自我学习便从此终结了;一旦你说“我就是这个样子了,不过是一堆记忆、观念、经验及传统的组合,还有什么好学的”,就表明你还未开始去认识自己。谦卑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增长,它也不像树木、花园或思想那样可以培育。“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将学会谦卑,将拥有非凡的、简单的心境,这样,我就能永远学习、观看、倾听。”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是不可能拥有谦卑的心的。

⊙、 我们也不要过度谦卑,因为过度谦卑是对谦卑的曲解,也容易激发暴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度谦卑多源于人们的自卑情结。而自卑情结则源于人们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只看到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弱势,忽略了别人的弱势和自己的优势,从而将自己与他人进行了不公平的比较——用自己的弱势去对比他人的优势,便总显得自己能力低下、力量薄弱,进而将自己归为“低等自我”一类,而将他人归为“高等自我”一类。而当这种比较的结果在人们脑海中形成固定模式时,再想突破这种模式,作为“低等自我”的你就会遭到那些所谓的“高等自我”的极力阻拦,这时,暴力就产生了。这就是过度谦卑的坏处,也是我们要求相当程度的谦卑的原因。

⊙、 谦卑的核心是心灵深处的善和自信,它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当你按照自己本来的面目认识自己时,相当程度的谦卑就出现了。

⊙、 心灵寂静的一种形式,就是让心停止唠叨和闪现各种念头,让内心没有冲突和恐惧。

⊙、 熙熙攘攘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喋喋不休的内心。然而,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如果我们的心总是唠叨不休,我们就看不见真相了,所见的只是内心投射出来的影像罢了。”看不清真相,我们也就寻找不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我们的心何时能够停止唠叨,何时能够没有冲突和恐惧?

⊙、 有的时候,我们会突然觉察自己的心总是在喋喋不休,持续不断地冒出毫无意识、缺乏逻辑、含糊不清、混乱嘈杂的妄念,这些妄念就像水一样会自动溢出来。即使知道这不是理性的思考,知道这些妄念会消磨我们的能量,让我们的大脑神经兮兮,弄得我们身心俱疲,可我们就是无法停止唠叨。

⊙、 无论你在思考什么:工作、事业、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和你的财物,只要你的心永远充满着念头,你就会唠叨不休、焦灼不安。如果我们的心老是唠叨不停,我们就会浮想联翩,就不能看见事情的真相。如果总是回想过去的错误,预想未来的苦难,设想并不一定发生的种种,那么此时恐惧就会乘虚而入,你的心还在支离破碎地妄想,而恐惧却已全副武装地侵袭了,你的生活就会越来越乱,病痛也就不能消除。只有在内心平静时,不再为自己的困扰和焦虑喋喋不休时,你才能安心地去认识自己,从而去享受生活。假如你说“我要了解它、控制它、除掉它、停止它”,那么,你已经在喋喋不休了。

⊙、 等到哪一天你遗忘了时间,能够轻松地放下家里所有的柴米油盐,平静地去欣赏路边的花草树木,并且随时准备融入山川河流当中,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抛弃那些妄想杂念,你的心也就停止了喋喋不休。等到你全然觉察和了解到意识的结构、快感、悲伤和绝望时,大脑就会变得平静,你的心也就能够达到纯然寂静的境界了。

⊙、 如何跨越我们的局限】我们总想变成某个了不起的大人物:精神导师、心理治疗师、政治家等。变成这些人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我们一旦变成了治疗师、生物学家或科技专家,这些身份就会限制我们的头脑,使它无法全面地发展。

⊙、 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局限?首先你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然后再想办法去超越自己的局限。也许你未曾注意到,当你看着一朵花说“这是菊花”、“那是兰花”、“这是玫瑰”时,这些植物学的常识已经在你和花朵之间划出了一条鸿沟,阻碍了你去真正认识它。想接近一朵花,你就必须用心观察它:用眼睛观察它的颜色和形状,用鼻子去嗅它的香味,用手去触摸它的根茎和花瓣,这才是’真正的认知,但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

⊙、 生活中,你受到的限制要比这多得多。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公司里的一名员工,你就必须按照公司的制度按时上下班,否则就有被老板炒鱿鱼的危险。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里,比如你有一份薪酬优厚的工作,有一所很漂亮的房子,和妻子或丈夫的感情很好,你的父母对你慈祥而宽容,你的孩子乖巧懂事……总之,你身边的一切都是幸福快乐的,那么你就很难觉察到自己的限制,更不会因为这些限制而痛苦。然而,如果这些东西稍微有所改变,例如你的妻子或丈夫和其他异性的关系变得亲密,或者你的钱财变少了,或者你受到战争、痛苦、压力的威胁,甚至还有来自种族、国家、宗教及文化的压力,那么你就会开始和外在的干扰进行抗争,以使自己免于内在的混乱,这时你就会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束缚是那样多,自己的能力是那样有限。

⊙、 其实,无须遭遇外在环境的剧烈转变,只要能够稍微敏感和耐心一点,你不仅可以觉察到自我受限制的情况,而且能体会到它所带来的危机、暴力及仇恨。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光觉察到局限还不够,现在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可能跨越这些局限,活得没有恐惧,没有冲突,又充满自由。如果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需要极高的智慧。缺少了智慧,我们是不可能拥有自由之心的。那么,知识能否帮助我们超越自己的局限呢?智慧是否能够通过知识来获得呢?假如我们足够敏锐,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知识也是有局限的。‘然而,大多数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习惯照着传统教给的种种方式去生活,他们不假思索地反应着,而这些反应只会制造更多的束缚和限制。他们不会明白:自己必须专注于自己受限制的情况,这样才能从过去的种种束缚中完全解脱出来,这时,那些束缚和限制也就自然从身上消失了。

⊙、 要想跨越局限,我们还必须给大脑留有足够的空间。空间并不仅仅指从此处到彼处的距离,它意味着没有中心点。如果你的心有一个中心点,那么即使你脱离了这个中心点而跑到别的圈子里,不论走多远,你仍然是受限的。因此,跨越局限意味着没有中心点,没有界限。等到头脑不再执著于任何东西或事物的时候,它才能彻底拥有自由。

⊙、 你能拒绝所有的权威吗?我们必须质疑所有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自己主动追随的还是他人强制附加的。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毁掉自己,才能使自己心智澄明。

⊙、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认识自己,但不是根据别人的标准——分析家、哲学家、灵性导师的观点,因为如果那样,那么我们认识的就只是他们,而不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认清了自己无法依赖外在的权威来改造自己的心理结构时,我们必须摒弃自己内心的权威——那些由自己的经验所累积的意见、知识、观念及理想,即我们要避开昨天的经验,成为今天的权威,因为每天都是新的开始。如果透过昨天的经验来看今天的自己,那么我们就看不见进展,也就体会不到生命的本真。

⊙、 不用去考虑是否符合某个权威的你既不怕犯错,也不畏惧是是非非,仅仅这份活力,就是以让你获得新的生活。当你不再向任何人、任何物求助时,你就有了主动发现的自由。在真正的自由中,你的行动会从你无忧无虑的真心发出,于是这种自由就会让你随心所欲地去爱。

⊙、 心的腐败与理想有关。你会通过各种途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使自己的心没有时间去爱,你依赖你的财产、爱人,你会嫉妒、不安、痛苦、怨恨,这些即是心的腐败。每个人都有一种利益是他有意或无意在保护、看守的,不容许任何人侵犯,因此,当你想保护自己、抗拒改变时,腐败就开始了。

⊙、 当我们执著于自己的理想时,生命就被我们当做了满足自己、扩张自己的手段。于是,我们不断追求世俗的事物,包括我们的物质追求,如房子、工作、汽车、电脑等,也包括理想、个人或集体权力、今生或来世的安全感。为了使自己过得更好,我们还划分出了种种的生活层次。我们区分好与坏,对比这一个人、那一个人,分别喜欢、不喜欢,分别种种观念、信仰,接受这个、拒绝那个。我们的心理结构就是建立在这种分别的过程上面的。我们一直在选择、分别、抛弃、接受、拒绝,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用力、挣扎。这种区分的自利行为正是心的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

⊙、 我们的心之所以卑鄙,就是因为这种自利心。我们虽然可以同时关注政治、科学、艺术、研究等,但由于自利心的存在,我们的思考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浅薄。然后,这种狭隘、浅薄就造成了心的败坏,使我们不能够去分享自然的爱、社会的爱。所以,我们要弄清楚我们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的关系到底是不是建立在贪婪上面的。我们是在扩张自己、满足自己追求权力、地位、权威的欲望,还是在单纯地接受社会的衣食住行?如果我们和社会只是需要而非贪婪的关系,那么,不论我们在哪里,就算社会已经腐败,我们都可以找到正当的谋生方法,而不是建立在牺牲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

⊙、 正确的生活需要从抵制腐败开始,需要改变自己心中已有的意念。有时候,虽然觉察到腐败正在蔓延,但是我们没有勇气去抗拒和改变,是因为我们的心已经衰弱得丧失改变的力量了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我们缺乏正确的思考,找不到正确的解脱之道,即害怕误入歧途而遭受苦痛。也就是说,只有头脑中有正确的思考,在动态中去觉察一致、模仿、反叛的全部过程,才能消除心中的;中突、欲望和自利。纯然的观察

⊙、 一个能够纯然观察的头脑,是不需要加入个人的经验和知识的,也没有个体的“我”的意识。

⊙、 古人云,“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意思是如果对身边发生的事太过习以为常,那么我们就会慢慢地忽略掉其中的真意。这样的看和听,并不是真正的观察。

⊙、 如果你想从已有的经验中去观察某种东西,那么你就不会是自由的,或者说只要存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鸿沟,你就不能够专注地去认识和观察。问问自己,你是否曾受困于因作为观察者而产生的艰难观察?你是否曾经不依赖任何联想或既定的知识来好好凝视过一个对象,譬如一棵树,甚至是你的寂寞和痛苦?当你最亲爱的亲人死去的时候,你能够看着寂寞,观察寂寞,而不带任何过去的记忆,也没有观察者地观察吗?在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有不带任何偏见、概念、判断和字眼去观察,你才能看到它之所以为它的原因和屏障。试试看,身临其境、全神贯注地观察一棵树会是一种什么体验?你会发现在那份强烈的感受之下,观察者消失了,而只剩下专注本身。也就是说,心不在焉时才会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区别。

⊙、 要完全了解某样东西,我们必须做到纯然的观察,但是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心不在焉。例如,当看见一朵花或一棵树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它是一朵玫瑰花,或者它是一棵梧桐树,然后你才开始分析它的叶子、颜色。你在给它们命名的时候,其实已经停止了观察。如果你能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那么观察者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一股专注力,也就是最高形式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我们对待问题的专注力,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量。这种心智状态显然是完全寂静的,而这种寂静只有在完全专注和纯然观察时才会出现,它不是靠修炼得来的。这种既无观者也无被观者的彻底寂静,就是最高形式的道心。

⊙、 检查自己是好的,它可以让我们进行自我觉知,然而内省的结果总是夹杂着失望和批评。因为凡是有内省的地方,就有需要自我改善的地方,这必然存在一个期望目标。如果改善的目的没达到,我们可能就会感到失望、沮丧、失落和悲伤。由此来看,内省似乎总是伴随着消极而来。其实内省一开始就已经伴随着失望了,因为我们一般都习惯安于现状,只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想到改变。一些受到启发的人想要改变,但他们总会缺乏改变的勇气和决心,而那些过分自信和自恋的人就不可能改变自己了。只有那些敢于查看内心、揭露自身缺陷的人,才会一次又一次去识别和谴责消极的东西,才会不断检查自己,才可能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迈进。

⊙、 内省还必须面临高度紧张状态的挑战,因为我们想改变、提高和完善自己,所以我们总是不断提醒自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是否得到他人的赞赏、是否符合社会的标准,这样,我们的内心就随时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我们的心总是充满着忧郁、焦虑和担忧的情绪,我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们的内心从来就没有轻松、自由过。这样的心智是多么迟钝和愚蠢啊!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压抑那些自认为龌龊、消极的想法,独处的时候,我们又在不停地谴责、批判它们,这样,我们就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好好观察那些意念,也不能静下心来观察自己。而这只能制造更多的冲突,所以内省是不断积累冲突的过程。

⊙、 在这个熙熙攘攘、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使你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不得半刻歇息。日历一天天在更新,你的生活却越来越机械化和模式化:每天在家庭、路上、办公室三者之间奔走,挣钱、升职似乎成了你人生的主旋律。你甚至没有发现:你的父母渐渐老去,你的妻子或丈夫变得越来越陌生,孩子已经长大……在你的眼里,他们永远是昨天的样子,似乎从来不曾改变,于是,你觉得生活是如此平淡和乏味。

⊙、 当抱怨生活无聊时,你可曾反思:我是否在以僵死的目光和心智来认识不断变化的新鲜的生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要做的,就是在每一分钟都充满新鲜的洞察力,去觉察周边的人和事。

⊙、 在成长中,我们被父母、老师、书本填鸭式地灌输了不少知识,他们虽然鼓励我们提出疑问,但是又立刻给出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我们也总是按照既有的规范去要求自己,例如什么样的人才是成功的,什么样的人碌碌无为,这表示我们其实一直活在别人的言论中,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模仿者而非创造者。身为模仿者的我们总有太多限制,我们不是受制于自己的个性和倾向,便是受制于外在的情况和环境,因此我们只是环境的产物,我们不再新鲜。我们从没有为自己发现过什么东西,我们心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是原创的、清新的和明澈的。这样重复着他人的思想,我们还谈什么人生价值呢?对此,克里希那穆提的看法是要想让心智保持新鲜的洞察力,我们就必须摆脱“下结论”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们做出的结论来自陈旧的思想和记忆,洞察力在此刻就被抹杀了。

⊙、 当我们的内心世界还在遵循传统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经验而不肯放弃时,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发现新鲜事物。对传统的留恋使得我们成为碌碌无为的传统跟随者,我们就像社会机器上的小嵌齿一样,只能跟着齿轮转。当我们的行为不能顺应新的发展形势时,我们就沦为自我的复制品。你总是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的累积,你有过去陈旧的记忆、经验、知识和思想,所以这个现在的你就是它们的结合体。可那个过去的你是当下的你吗?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 事实上,只有将过去发生过的种种都忘掉,你才能使自己从内在以及外在的所有定式思维中解脱,你的心才能时时年轻、新鲜,你才能天真无邪,充满热情和活力。只有处在这种心境中,你才能观察和学习。

⊙、 那么,心智如何才能保持新鲜的洞察力,而不去背负过去的腐朽的东西?也许有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只有自由的心智才能永远充满生机。假如你拥有一颗开放的心,那么你就能够时刻准备着去接收新的东西,而受束缚的心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我们从某种角度来说必须拥有知识,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洞察力的问题,但是知识并不代表思想,而且思想往往会给我们动态的洞察力戴上镣铐。也就是说,没有了思想才能有鲜活的洞察力,才能避免矛盾冲突,才能完整地领悟。所以,放空你的思想吧,它将使你保持一个新鲜的头脑。

⊙、 观察者如果突然了悟所有的被观察者其实都是他自己,那么他和那些意象之间的冲突就消失了。他就不会总是先入为主地去评判某个事物,而是视一切东西为自己的再现。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观察者是印象的制造者,是记忆、知识及观念的累积,是一堆抽象的概念。当我们说“我认识你”时,这表示我们只认识昨天的你,而对目前真实的你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你站在我们面前,我们所看到的也只是我们对你的印象罢了,这个印象的好坏还建立在你以前与我们的好与坏的交往之上。你对我们的各种反应累积成我们对你的印象,贮存于我们的记忆中便形成了一个你。总之,我们习惯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习惯透过他人的行为来认识他人。

⊙、 通过这种观察得到的印象往往给予我们偏离真相甚至错误的提示,阻碍了我们和他人进行真实的接触。因此,我们必须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或意象,这样才能接触到真实的生活。因为我们一向都透过经验这个中心点来观察和判断事情,所以我们和我们的所观之物就分裂为二了。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通常都建立在思想塑造的印象之上,因此我们常常无法看到真正的对方,所以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在沟通和交际等认识的过程中,只要有观察者、经验者、思想者的加入,你心中的痛苦、你对自我的执著就会制造一个又一个的隔阂。

⊙、 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如此。在看着天上的星星时,我们看到灿烂的星光在天上汇成星河,我们把看到的星星联想成狮子、牧羊、天蝎等星座。我们从未抛开先人为主的印象去看待人及事,所以我们永远都无法了解自己与星星之间、自己写丈夫或妻子之间以及自己与朋友之间的隔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法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爱的原因,也是我们感到悲伤的原因。

⊙、 当我们明白了悲伤就是这个我,观察者本身就是悲伤,我们自己就是悲伤的始作俑者时,悲伤就会终止。我们制造了悲伤,感觉到悲伤的也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其实就是悲伤。这就是说,如果我们非要把悲伤当成是被观察者,那么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当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时,就达到了整合的状态。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归于寂静时,就既无自然界,也无观察者,那是一种完全的、彻底的空寂,而这空寂就是美。

⊙、 人必须学会怎么观察,怎么去看,这种艺术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才能够做到。

⊙、 我们的眼睛是不是从来没有停止过观看?世界上有太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物品,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其间,这些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可是,我们真的把它们看清楚了吗?我们真的看到它们了吗?现实是:只有懂得观察的哲人才能将世界看清楚,才能明白哪些是自己所需,哪些不是自己需要的。正如一位哲学家走进商店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唉声叹气地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不需要的东西了!”

⊙、 在观看一片树叶的时候,我们是怎么看的呢?我们首先用肉眼观看它的颜色,然后用头脑中的经验去看。在我们的头脑里有关于植物学的知识,记录着那棵树以及那片树叶的植物学名称。由此可见,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有一套双重的程序:我们用自己的肉眼观看,同时也借助我们的经验和知识,透过我们对那片树叶的意象去观看。然而,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这种观察方法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他认为,只有透过自己的心,而不是透过别人的眼睛去观察,才能获得真相和自由。记忆、意象、经验都是别人的“眼睛”。

⊙、 在观看丈夫或妻子的时候,我们也是在用意象看对方,这意象是从多年来的交谈、性事、唠叨、误会、吵架等事情得来的记忆建立起来的。我们彼此都已经建立了对方的意象,这是个事实。现在,有关系的只是这两个意象,而我们则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其中有分别存在,因此难免有冲突和矛盾。只要没觉察到这个机制、结构、本质,我们就永远没办法挣脱它,就永远处在冲突中。关系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我们的反应、偏执、恐惧、沮丧、忧虑、孤独、遗憾、痛苦,还有悲伤,可以看到自己是否有爱,到底什么是爱。

⊙、 倾听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心灵首先应该具有的能力就是倾听。心只有在寂静的时候,不带任何偏见和目的,才能够全心全意地听。

⊙、 试着想象这样的场景:每天清晨,天才蒙蒙亮,窗台外面就聚集了一群小鸟,它们在安装空调的地方唧唧喳喳地唱歌。楼下的空地种着一大片鸢尾花,绿绿的叶子,开花时节整片整片紫色的花格外美丽。此外,还有一棵柳树,它已经高到能够把枝叶伸到窗台,所以赢得了这些小鸟的青睐。一年四季,除了下雨天未见小鸟外,几乎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它们都会出现,尤其是在夏天,它们的歌声更加清脆响亮,还有它们拍动翅膀时羽毛的声音、爪子在空调机上挠动的吱吱声。这天籁之声,萦绕在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

⊙、 你想生活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吗?恐怕很难有人摇头说“不”吧,但同时他们又觉得这种美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实不然,只要能够静下心来全心全意地聆听,你就会发现天籁之声一直在你身边。

⊙、 倾听为什么是最难的?因为我们大都只关注自己的问题、思想和见解,我们通常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生怕他人不能理解我们的意思,唯恐没有发表看法的机会,而当别人和我们说话或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却表现得极其不耐烦,一点都不能静下来耐心地听,所以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抱歉,请问刚才你说了什么?”你为什么没能听清别人的意思?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别人话还没说完,你是不是已经在想着怎么接话了?甚至刚开始交谈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想着要怎么去反驳对方的观点了?许多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这更说明人们的心灵缺乏倾听。

⊙、 如果我们能全心全意地听,那么听的本身便是一件最神奇的事。最终,听能使我们的心产生惊人的变化,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

⊙、 觉知是我们不带任何喜怒哀乐、是非好坏的观察,即如实地去观照一切。如果我们真的能觉知和注意,就算是一瞬间的觉知也足够发现美了。

⊙、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无数的人,会和他们交谈、讨论、合作、争吵,但是,我们是否真的在和对方接触?我们是不是常常喜欢或讨厌某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到很赞同或很反感?我们的头脑中不断闪过无数个千变万化的念头,还有那些没被我们意识到的思想。一旦发现它是可耻的、下流的、龌龊的想法时,我们就会谴责并努力地压制它,使自己摆脱那样的意念。我们是不是就是这样去认识身边的一切?认识和觉知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这些带有自我选择和判断的认识并不是觉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没有选择的觉知。

⊙、 觉知意味着毫无选择的敏感性,它是对我们周围的河流、山川和树木的敏感,对坐在我们身边的人的敏感,对我们的朋友或爱人的不安的敏感。无论是看到天空中飞过的小乌,还是闻到路边野花的芬芳,我们都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自由的心情,从中也能让自己忘掉所有的烦恼和不快。同时,我们不仅要有外在的觉知,而且要对心理过程、内在的紧张和冲突有觉知。一旦想到自己内在的冲突,我们就会谴责或者辩护。如果觉知之中带着选择性,那么我们就是在阻碍自己的观察和认识。但如果觉知之中没有选择性,那么一切事物都会被揭露出来,包括最深的恐惧、冲中动及秘密需求。不认同也不反对地觉知我们的思想和感觉,这样就下会单调乏味和痛苦不堪。

⊙、 觉知的过程是完整的、喜悦的。我们觉知到每天的生活,觉知到我们以及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饶有兴趣地静静观察一切,从中我们产生了对一切深深的爱。当我们想了解自己,了解整个存在时,每一种感觉和情绪,无论是快乐的还是忧郁的,我们都能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于是,我们就进入了越来越广阔的领域,那里没有压抑和隐藏,有的只是无限的自由和单纯。

⊙、 怎样才能没有选择地觉知?时间和练习都不能帮助我们做到这点。如果我们允许自己去思想和练习,那么我们就不是敏感的。敏感不需要去培养,仅仅通过突然的灵感和冲动就能够捕捉到。它是一瞬间释放出来的能量,像春天的花儿自由地怒放,里面有狂喜、愉悦和单纯。

⊙、 放下我们的姿态,抛开我们在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头衔和身份,不要想过去,也不要保留对他人的印象。如果带着既定的印象去看他人,那么我们就无法觉知任何东西了。我们的妻子、朋友、同事,都是长年的经验、累积的记忆,是一片片被选择之后剩下的残缺片段和僵死印象,而不是活生生的那个人。念头、象征或见解都会阻碍我们的观察。要想认识自己,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知识、象征或印象,这样我们就能在每个当下没有选择地、真实地觉知了。

⊙、 我们生活在所谓的有意识的头脑里,而从来不注意更深层的无意识的头脑,因而我们常常是受限的。对我来说,并不存在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状态,而只有认识自我的觉知一种行为。

⊙、 当你觉察到自己的限制时,你自然就会明白自己所有层面的意识。

⊙、 有一个人去找一个著名的算命大师看手相,算命大师预言他将穷困一生:他不但事业无成,且将英年早逝。这成了他潜意识中一片无法抹去的阴影,他就在这个阴影之中生活了几十年。这期间,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整天都在恐惧和担忧之中度过。有一天,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到医院将手掌心的纹路做了一番手术,改成所谓的上上等的手相。从那以后,他的心中想的不再是以前那个令他恐惧的手相,而是这个能让他富裕、长寿的掌纹。他的心终于打开了,他开始变得乐观积极。虽然生活中还是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奋斗。终于,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开始一点一滴地获得成功,最终成了当地的一个富人,幸福且长寿。

⊙、 这股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下的神秘力量就是潜意识。它是人固有的一种本能,是人追求满足、享受和幸福的一种动力,更多的时候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许多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用他们大量的实验和著作来探讨潜意识的问题,尤其是在西方。然而,克里希那穆提并不认为潜意识是多么复杂高深的,而认为它其实是肤浅的。如果你观察过它,那么你会发现这个所谓的潜意识,也不过是种族、文化、宗族以及自己的企图和欲望的残渣。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本是整体的意识划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呢?

⊙、 意念的活动和各种情绪的互动关系都包含在意识的完整领域里,其中包括所有的目的、欲望、享乐、恐惧、灵感、渴望、期待、哀伤和快乐,我们却把意识划分为活跃的和潜伏的两种层面。也就是说,白天的思想、感觉和活动是属于表层的,而所谓的潜意识,那个我们不熟悉的部分,则通过某些暗示、直觉和梦境来表述自己。我们大部分的人生只占据着意识的一个小角落,其余的全被我们称为潜意识。潜意识里充满了恐惧、暴力、残忍、孤独和忧郁,随时都可能爆发。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彻底地觉察到意识的完整领域,而只是一部分、一个片段地去看,所以才把两者这样区分出来。

⊙、 如果我们能觉察到整体,能完全清醒地专注于整个意识层面,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不再矛盾了。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思想、感觉及行动的整体意识分为两种不同的层面,那么我们的内心就开始产生冲突了。我们整天只去观察显意识,是否关注过潜意识?恐惧也是如此,我们能看到表面的恐惧,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内心细微而隐秘的恐惧?我们不能按照弗洛伊德或者荣格的理论去认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本来就只有一个,无论我们害怕什么,什么时候担心,在哪个地方焦虑,恐惧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如果我们认识到恐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蒙蔽了心理分析家的潜意识问题,便立刻可以被我们抛诸脑后,因为根本无所谓潜意识的问题。

⊙、 一旦抛开了潜意识的问题,我们就能够全面地看待意识:意识只有一种存在状态,那就是觉知,即认识你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真相。

⊙、 爱是一切美和快乐的源起。

⊙、 爱是在没有觉察间,不知不觉地在我们全心投入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那时我们的头脑平静,心中不会为万千思绪所占据,爱自然而生。

⊙、 爱结束仇恨和愤怒,是宽容和理解的源起。如果心中有爱,那么,无论是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是侮辱过你的人,还是那些你不认识的人,你都能够怀着一颗宽大的心去对待他们。譬如当你走在路上被一块尖锐的石头划伤脚时,你不会去憎恨那块石头,不会憎恨将石头放在路上的人,也不会对自己的不小心感到愤怒。你的博爱使你心平气和地把尖石移开,不是因为有人要求你这么做,而是因为你想去爱那些有可能被尖石划伤脚的人。

⊙、 爱结束嫉妒,是尊敬的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嫉妒是一种极端狭隘的病态心理,会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它会使人怀着仇恨的心理和愤怒的眼光去估量他人的成功,同时也让自己的内心得不到任何的宁静。当看到别人的房子比你的大、薪酬比你的高、汽车比你的高档、名气比你的大时,爱会使你用一颗寂静的心静静地欣赏这一切,而不是怀着一肚子的嫉妒和眼红。爱会让你懂得尊敬他人的成功,也只有在尊敬中才会有爱。

⊙、 爱结束竞争和比较,是自由和专注的发端。你做工程师只因为你必须赚钱谋生,或因为你的父亲及社会希望你这么做,或者你想证明你比你的朋友更精明能干,这些其实都是竞争和比较。任何形式的比较都将制造冲突、矛盾。可是,如果你真的爱当一名工程师或科学家,或者你希望唱歌、画画、写诗,不为赢得别人的认可,只因为你爱做这些事,那么你将永远不会和任何人竞争,这样你自然就能全心全意地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情。你的内心从此便没有了任何压力和挣扎,而只剩下自由和专注的爱。

⊙、 爱结束物与我的分别,是观察和倾听的动机。你爱一棵树、一只鸟、一只宠物,你去照顾它、喂养它、关爱它,即使它不给你任何回报,你仍然爱它。因为有爱,你不会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去鉴别和评判,而是真正与它们融为一体,真实地去观察和倾听。

⊙、 无论年轻还是衰老,你都拥有爱的权利,都应该赶快去爱,因为爱是一切美和快乐的源起。

⊙、 爱不是一个词语,不是感激、依赖、嫉妒、占有、责任和义务,也不是给你提供快感的永动机,它是对生命的美的敏感和知觉。

⊙、 什么是爱?我们能借助语言来描述它或者通过某种行为来表达它吗?有太多关于爱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讨论。如果我们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一种被我们叫做爱的东西,那只是大脑的思想运动,而不是实际上的爱。思想不可能是爱,也不能产生爱。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因为头脑只是通过拥有来裁定的,所以它的裁定只是不同形式的拥有。因此,头脑只会腐蚀爱,它不能产生爱,也不会奉献美。”你可以自以为对爱的理解已经足够深刻,可是那并不代表现实生活中你真的就有爱。

⊙、 既然我们谈到了思想不是爱,那就让我们继续这个话题,看看还有什么也不是爱。

⊙、 爱是不是两情相悦,彼此牵挂,彼此疼爱,相期相许,相知相依?当坠入爱河的时候,我们会对对方说“我爱你”,我们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不是想表达“我想和你在一起,我想拥有你”?如果对方不能明白这层意思,我们就会得出“你不爱我”的结论,随即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无休止的争吵就会产生。恋人们常常为谁爱谁多一点而不断制造冲突和焦虑。“我爱你”潜藏的意思其实是你想拥有这个人,在得到之前你充满了无尽的不安。因此,从这种拥有的爱里你产生了依赖、求证、惶恐和嫉妒。爱情中的人常常会想,如果我失去了他,我就会感到孤独、失望,所以我要想办法将拥有合法化,即以一纸结婚证书来固定我们爱的关系。然而,这样的拥有并不是爱。

⊙、 如果一个人不爱我们,甚至讨厌我们,我们常常会安慰自己:“我宽恕你,我原谅你。”那么,这种宽恕是爱吗?对于一个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虽然我们对他不满,但还是强制自己要克服内心的愤怒情绪,然后不断说服自己去宽恕他,只因为我们知道一个道理:不要用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我们首先认为他人伤害了自己,别人是错的,可我们又怎么知道是别人的错呢?我们是不是已经开始去评判他人了?我们将自己放到一个中心的位置,我们的自我跳出来说:“是我在宽恕别人。”以否定他人为前提的宽恕肯定不是爱的表现。当你积累埋怨,然后又否定这种埋怨时,你将否定埋怨理解为宽恕,但这种否定与爱无关。一个有爱的人是不会有憎恨的,也不会去思考到底谁伤害了谁、谁对谁好,因为他对所有这类事情都是不以为然的。

⊙、 区别对待是爱吗?比如,我们对给予我们照顾的父母和朋友非常敬重,对我们的上司、老师等可以给我们更高职位、更多薪水、更多知识、更多地位的人非常敬畏,总之,只要对我们有所帮助的人,我们都对他们毕恭毕敬,而对那些身份比我们低、比我们更穷困、和我们关系疏远的人则敷衍了事。这种有区别的对待怎么能够是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有选择地去慈悲、怜悯、慷慨,就没有爱。

⊙、 欲望也不是爱,但欲望是爱的发端——欲望产生快乐,快乐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欲望使人敏感,扼制欲望会使人变得麻木,直至没有爱的能力。如果你足够敏感,那么单单看到空中白白的云朵你都会觉得是一种快乐和享受。如果你不够敏感,就没有发现美的心。如果你看到邻居拥有一幢装修精美的高大房屋而不感觉开心,我们暂不讨论你想不想拥有那样的房子,而是从你喜不喜欢看到那样漂亮的房子的角度去看,或者,如果你在地铁上看到一个衣着邋遢的穷人在乞讨,却没有深切的同情和怜悯的感觉,那都是你缺乏敏感的表现,而一颗不敏感的心是难以产生爱的能力的。

⊙、 只有当这些“不是”都不存在了,只有当你不再占有、分别和麻木的时候,真正的爱才会出现。爱与被爱

⊙、 被爱是一种幸福,爱是一种美德,我们是被爱与爱的共同体。只要学会爱,你就会发现你的心智变得机敏而有活力,你就会结束嫉妒、羡慕、占有和支配。

⊙、 爱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那么你是去爱;反过来,如果有一个人真的爱你,那么你是被爱。这两种情况都是爱,都非常可贵,二者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它们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 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去爱和被爱都十分重要。因为年轻时我们的身心更能敏锐地感觉到爱,也更能体会到爱的真诚与热烈。那时的我们随处都流露出对穷人和受难者的同情,随时都对新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又时刻准备着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终日把爱挂在嘴上而丝毫不会感到不自在。而一旦韶华不再,那种敏感觉察爱的能力也会随之渐渐消失,因为我们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花在追求知识、财富、地位等欲望的过程中,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爱的问题。我们要么既不愿接受被爱的束缚,又不愿主动去爱,要么只愿意被爱,而不愿去爱,无论哪种情况,都是自私的产物。

⊙、 许多人都和朋友讨论过被爱与去爱的问题,似乎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被爱多一些,尤其是人们在主动去爱却受到伤害后,更愿意找一个爱自己多一些的人,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然而,当我们选择了被爱而忽视了去爱时,爱的天平就倾斜了。爱被曲解以后,爱就变成了折磨。但显然许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世界上才有那么多因失恋而伤心痛苦的人。

⊙、 虽然我们拥有越来越充足的物质条件,占有了宇宙中越来越多的空间,但是,我们发现自己过得并不幸福,反而感到窒息和痛苦,为什么?因为我们心中的爱变得越来越少了,我们的爱逐渐被占有和拥有取代了。

⊙、 或许你会问:“占有和拥有不是爱吗?我想占有你、拥有你,正是出于我对你的爱。如果我都不想拥有你,那只能说明我根本就不爱你,难道不是这样吗?”许多人都对这种想法持肯定态度,所以我们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爱的误区:爱即拥有。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通常打着爱的名义想让对方做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但是,我们了解拥有吗?你拥有你的汽车和房子,如果有人拿走它们,你会很生气、忧虑,还可能会被激怒。为什么?因为你把汽车和房子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你占有它们,凭借法律上赋予自己的权利将它们合法化,于是你觉得自己富足而且还得到了安全感。同样,当你拥有了一个人,你的爱获得了回应,你在心理上就得到了满足,所以,只要有人阻碍、剥夺你想拥有或占有的东西,你肯定会十分愤怒和痛苦。可是,愤怒和痛苦的心已经没有空间和能力去爱了,拥有造成了爱的藩篱和障碍,所以拥有和占有不可能是爱。

⊙、 能不能彼此相爱却不想着占有对方?当你真正懂得了爱,你就能做到。当你懂得了分享,你就懂得了爱。克里希那穆提提出,当你不再想着去拥有、占有时,你就不再只是投射自我,不再仅仅追寻独特的感觉、要求、冲动和隐藏的占有欲望,这时,爱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 真正的爱就像春天山谷里盛开的樱花,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组织,也没有谁能够将它据为己有,它只是静悄悄地开着。也许你能把樱花摘下来拿回家放在瓶子里,但那样你还能看到春天的美吗?你还有对春天的热爱吗?所以,你无须拥有樱花,你只要和其他人共同观察它的盛开,呼吸它的香气,分享它带来的那份寂静就行了。

⊙、 依赖是占据心灵的一种方式,它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自由。爱中没有依赖,有依赖就没有爱。

⊙、 我们对爱的探索已经很多了,可是很难发现爱中包含着太多的依赖。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不想有依赖,然而我发现自己恰恰依赖一种想法:想着某个人、某本书或某种方法能让我摆脱依赖获得自由。因此回报本身就变成依赖。”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大多是基于经济或心理上的依赖,这正是产生恐惧和冲突的原因。

⊙、 人们习惯提供给自己的子女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并对子女寄予厚望,其实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想依赖他们来成就我们以前未完成的事情。比如,年轻时候的你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考上名牌大学,所以你可能依赖你的子女,希望他帮你实现你的大学梦。子女成为你的希望、愿望的实践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你生命的延续。除了依赖子女,我们对身边的某些人也存在心理上的依赖,因此,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和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唯恐自己陷入一种无所依傍的生活状态中。

⊙、 因为不明白生活的意义,所以我们去读书、与人交往、走入社会,希望由此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感、地位和尊严。如果不依赖以上任何事物,那么我们就会求助于自己的经历、思维和我们所追求的权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依赖房子、汽车和电脑,依赖超市里面眼花缭乱的日常物品,依赖与人交往。

⊙、 我们不仅有太多外在的依赖,而且还有情感上的依赖:如果我深爱你,那么我就会想着你,替你担心。我会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关心你,因为我不想失去你,我不要你做出任何会扰乱我们之间的情感的事。

⊙、 依赖是占据心灵的一种方式,它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自由。对于外在的依赖,我们很容易理解和摆脱,而对于情感依赖或者心理依赖,总是因为伴有恐惧、嫉妒、焦虑、占有、痛苦而难以摆脱。如果关系中存在心理依赖,那么一方一定在潜意识里感觉恐惧,缺乏信任,这些思想常常隐藏在相安无事的表面交往里。

⊙、 我们为什么有依赖感?其中一个原因,当然这不是全部原因,是因为我们已经孤独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因为孤独,所以我们要通过依赖来逃避这种极其孤立的感觉。因为我们内在的肤浅和空虚,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那圆满、丰富、变化无穷而又活生生的智慧,所以,我们向外寻求,不断地形成依赖。

⊙、 那么,我们要做些什么才能完全摆脱依赖?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因为我们想要达到没有依赖、没有恐惧的境界吗?然而,当你在寻找一个目的时,你就已经开始依赖它了,因为你确信这个目的能够带你到你想去的那个自由的心灵国度,所以你拼命地想要实现它,对它不敢有半点违逆。由此看来,我们一直者5在依赖中徘徊。当你不再追问生活的目的,不再渴望寻找一个前行的方向,不再依赖任何想法及所谓的权威,而只是自由自在地观察所在的世界,观察你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时,你就从依赖中走了出来,获得了心的自由,也拥有了爱的力量。思想不会产生爱

⊙、 爱,绝不能借由思想培育出来,因为爱是与思想截然不同的一种东西,思想是心理上的时间感,它助长了恐惧、冲突和痛苦。

⊙、 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思想一词也常被用来赞扬那些有知识或有智慧的智者。比如,我们都喜欢被别人夸“你很有思想”或者“你是一个思想家”。人类自古就赋予了思想非同寻常的地位。

⊙、 那么,思想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所说的爱有什么关系吗?思想,从神经学上看是情感的反应,从心理学上看是一种对积累记忆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体现种族、社团、教派、家庭和传统的影响力。所以,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对记忆的一种再加工、再理解过程。如果你没有记忆,那么你就没有了思想。我们还说过,思想是我们每天生活的现实。当你有某种想法的时候,当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就是思想家。我们心中产生的每一个意念,包括显意识层面的愤怒、忧郁、焦虑、兴奋等情绪,也包括了潜意识的恐惧、孤独、自私自利等,所有这些都是思想。

⊙、 尽管思想稍纵即逝,但正是思想造就了不朽的思想家。所有的典籍和著作也都是思想的产物,它们或许被当做神的启示来崇拜,但它们本质上都是思想。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思想来自过去累积的记忆、知识和经验,因此,思想者首先在头脑中形成了对过去已有事物的一个形象机制,而那个意象构成了思想。时间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区别,所以时间的流动是思想产生的根源。思想根本是四分五裂的活动,这是事实,而不是概念。思想把时间划分成昨日、今日及明日,首先形成了对过去的一种形象机制,而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形象来看今天,而不是觉察当下,然后它又凭借过去的经验来为未知的明天担忧。因此,我们说思想助长了心中的恐惧,它制造出了当下与未来这两个概念的界分,进而又制造出了痛苦。思想是痛苦的根源,它不可能结束痛苦。

⊙、 我们生活中的分歧是思想的结构,是记忆的物质。由于思想本身是局限的、片面的、分隔的,所以它只能带来恐惧、痛苦、孤独和空虚的感觉。思想会摧毁情感,而情感就是爱。思想只能制造痛苦的欲望,在追求欲望的时候,爱就被挤到了一边。吃与喝的欲望一直不断被思想延续着,但如果只是控制和压抑欲望,那么最终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它只会制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的冲突和冲动。

⊙、 那么,人类为什么会赋予思想这么高的地位呢?因为人们为时间所束缚,难以认识到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甚至误以为思想是通向自由的捷径。然而,思想永远是历史的成果,因此它不可能是自由的。自由只有在活生生的当下、在日常生活里才会出现。而只有自由的心才能产生真正的爱。

⊙、 认识到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到爱和思想无关。在思想制造的空间里是没有爱的。在思想制造的空间里,爱就是我和非我之间的冲突。这个空间阻隔了人与人的交流,其中充满了争战、痛苦和恐惧。爱只存在于一颗自由的心对当下的觉察中,这种觉察是敏锐的,它不只用到头脑,而且还用到所有的感官,不带任何过去的记忆,自由自在地察觉,再自然而然地做出反应。爱终结自私自利和痛苦

⊙、 哪里有自私自利,哪里就永远不会有自由。没有自由,爱就无处容身。哪里有痛苦,哪里就不可能有爱。

⊙、 我们标榜博爱,可是为什么我们仍然那么自私?自私是我们生活的根本问题。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只不过他们意识不到而已。即使意识到自己是自私的,我们仍会小心翼翼地将其隐藏,并且冠冕堂皇地伪装自己的博爱,这其实在本质上也是自私的。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无论人们如何伪装,有自我、自私自利的地方就没有爱。

⊙、 自私自利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比如集体去看电影,大部分人都想在电影院抢到一个好位置;比如堵车时,望着前面大排长队的车流,许多人都有想要将前面的车队一扫而空的臆想,这些都是自己的内心中潜藏的自私自利,一旦你观察到心灵的这些角落,你就能发现生活中那些掩盖在爱的旗号下的自私的真相。

⊙、 有时候我们还将自私自利误当做爱,有人常常会这样想:我爱你,我需要爱,你就必须同时也爱我,我一定要得到你的爱,我还想从你那里得到再多一点爱。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爱我的人,除了你再没有别人了。除了你,我对所有人都关闭了心门,我的心只向你敞开,所以我用我的方式去关心你、监视你。这是真的爱吗?你会发现,其实你爱得很累、很苦、很寂寞,只要你和恋人的关系一有波折,你就会感到无比的焦虑和痛苦。这种自私自利的爱其实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痛苦和冲突。

⊙、 只有真正的爱才能终结自私自利和痛苦。如果两个人相爱,那么这份爱并不代表你爱所有的人,而如果一个人爱全人类,那么他就不只是独爱其中特别的一个人。你说“我爱”的时候,爱其实并不存在,而当“我”被放下时,爱就真的来了。为什么我们会失去善良

⊙、 善良是爱的形式,只有爱才能带来善良的行为。人的善意往往能带来良性的关系互动、好的品性和幸福的生活。

⊙、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是什么扼杀了人们内心的善良?善良的障碍是什么?为什么人类无法彻底善良?如果懂得观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们创造了不同的宗教以及教条、信仰、仪式和派别。这些东西让我们有了好与坏之分,引导我们趋利避害,也就阻碍了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世界,阻碍了我们的善良。

⊙、 善良被扼杀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失去了爱。如果你的心中有善意,那么你无论做什么都会出于爱的本性,不带任何目的,没有任何动机,不求任何回报。这样,你做什么都是恰当的,包括你的关系、你的行为以及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热爱大自然,与自然界建立了和谐的联系,那么我们就不会为了满足食欲而去屠杀任何动物,不会去吃一条狗或一只猫的肉,也就永远不会为了私利而去活取熊的胆汁、去猎杀大象和海豹。如果商人能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所有的消费者,那么他们又怎么能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因此,我们说:“因为人们遗忘了爱,所以善良也不见了。”

⊙、 要重新找回善良的心,你就必须唤醒心灵的爱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你必须亲近自然,亲近河里的游鱼,亲近从水泥地下破土而出的小草和笼罩在城市上空的云朵。只有当每个人都真的变得善良时.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和谐的社会。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如果你的心中有善意,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是恰当的,包括你的关系、你的行为以及你的思考方式在内。”丽与和平。

⊙、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是什么扼杀了人们内心的善良?善良的障碍是什么?为什么人类无法彻底善良?如果懂得观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们创造了不同的宗教以及教条、信仰、仪式和派别。这些东西让我们有了好与坏之分,引导我们趋利避害,也就阻碍了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世界,阻碍了我们的善良。

⊙、 善良被扼杀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失去了爱。如果你的心中有善意,那么你无论做什么都会出于爱的本性,不带任何目的,没有任何动机,不求任何回报。这样,你做什么都是恰当的,包括你的关系、你的行为以及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热爱大自然,与自然界建立了和谐的联系,那么我们就不会为了满足食欲而去屠杀任何动物,不会去吃一条狗或一只猫的肉,也就永远不会为了私利而去活取熊的胆汁、去猎杀大象和海豹。如果商人能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所有的消费者,那么他们又怎么能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因此,我们说:“因为人们遗忘了爱,所以善良也不见了。”

⊙、 要重新找回善良的心,你就必须唤醒心灵的爱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你必须亲近自然,亲近河里的游鱼,亲近从水泥地下破土而出的小草和笼罩在城市上空的云朵。只有当每个人都真的变得善良时.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和谐的社会。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如果你的心中有善意,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是恰当的,包括你的关系、你的行为以及你的思考方式在内。”寂寞是自我封闭的行动

⊙、 “我”是空虚的始作俑者,“我”就是空虚,“我”就是自我封闭的过程,在这其中我们意识到了极大的寂寞。自我了解则是结束寂寞的开始。

⊙、 看破红尘易,忍受寂寞难。在克里希那穆提看来,寂寞是一种自我封闭的行动,它能使我们意识到自身是完全孤立的。虽然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情绪,但它们都是独立的、分裂的。我们习惯把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分成你的或我的,从而不断地去分离、分化我们自己。不管是身体上的活动还是心理上的活动,都变成了自我孤立的形式。当没有任何活动的时候,我们就会有空虚的感觉,而寂寞正是空虚的产物。

⊙、 寂寞是由空虚、虚无引起的恐惧,是迫于无奈的虚无,只有当我们的意识处于空虚时,寂寞才会存在。有时候,因为我们找不到朋友,而一个人又没有办法好好地独处,所以我们会表现出非常焦灼的样子。寂寞就是我们百无聊赖之时在自己的困室之中踱来踱去,想思考却头脑混乱,想看书却看不进去,想看电影也看不进去,想打游戏更没有心情的一种状态。我们就像一头困兽,想要逃离寂寞的樊笼,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那个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狂躁和愤怒,就像元曲里说的“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尽管羡慕林下高洁之名,却也难耐得住林下寂寞之实。即使淡于功名的人,也未必受得了长期与世隔绝的寂寞。

⊙、 寂寞之所以如此可怕,是因为寂寞让人想到死亡,想到人生中最悲惨的事情,它是最具杀伤力的一种情感。如果一个人喜欢与寂寞打交道,或者说寂寞已经在这个人的身体里占了相当大的一块地方,而且还在不断扩展,那么这个人的精神堡垒离倒塌就不远了。

⊙、 为了避免自己的精神堡垒倒塌,人们必须寻求各种排遣寂寞的办法,比如去会朋友、聊天、打牌、看电视等。如果更仔细地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愈来愈为外务分心,我们愈来愈世故以及世俗。各式各样的娱乐、数不清的书籍、报纸上整版的新闻和评论,很显然,这一切都代表着我们需要娱乐。因为我们的内心是空虚的、无聊的,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社会的改革作为逃避自我的方法。为了逃避寂寞,我们打扮自己,参加社交活动,看电视、上网、读书、听音乐等。

⊙、 难道这些不都是一种自我封闭吗?我们将自己封闭在自以为能驱赶空虚的喧哗当中,其实就是把自己隔离起来,这样我们的头脑就不会让我们去认识自己。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去观察一下自己的寂寞空虚呢?当我们真正静下来,全心全意、尽知尽能地去观察它们时,我们还能发现那个叫做寂寞的东西吗?

⊙、 觉察到空虚的心灵需要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只要我们不了解自我封闭的孤寂的状态,不敢去直面真实的自己,那么消除寂寞就困难重重。反之,当我们开始了解自我,停止孤立,靠内心的力量战胜寂寞时,我们就不再感到寂寞。孤独的象征

⊙、 我们对自己关注得越多,我们就越是孤独。自我意识的形成就是孤独产生的过程,自我中心构成了孤独的象征。

⊙、 孤独是一种真真切切的事实。人们都或深或浅地经历过孤独。我们可能会拥有财富,可能享受过种种快乐,也可能具有超强的能力并得到了上帝的福佑,但孤独的身影总是闪现其中。孤独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出现的?

⊙、 当深入孤独状态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办?有人会选择躲到人群中,与他人嬉戏欢笑,约朋友去看电影、去酒吧;有人会选择躲到文字中,看前人是怎么逃避孤独的……这时,孤独就变成了一种逃避。无论选择何种形式的逃避,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自我的活动。

⊙、 看到这里,我们可能已经明白:孤独是一种隔离的状态,当我们无法与任何事情相容,无法与集体相容,无法与国家、与妻子或丈夫、与孩子相容的时候,我们就切断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中,思维会停止对一切关系的思考,会开始封闭起来。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生活中,我们把能量消耗在自我中心的活动里,而这些自我中心的活动从根本上阻碍了所有能量的流动,这就是孤独。

⊙、 孤独对环境是没有必然的要求的。孤独者可以身处闹市,可以被人群包围着,甚至是和朋友们在一起。我们对自己关注得越多,我们越是孤独。自我意识的形成就是孤独产生的过程,自我中心构成了孤独的象征。

⊙、 为什么说自我中心构成了孤独的象征?因为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了不起的大人物,这使得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得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使得我们嫉妒心强、固执己见、痛恨批评,这些自我的情绪和行为往往阻碍了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也就将我们孤立起来,于是,孤独感油然而生。

⊙、 有人认为,孤独是由思想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气质。我们可以一眼就识别出周围的孤独者,因为他们身上被一种思想的光环笼罩着。孤独的产生不是人的本性,孤独也不是我们从父母那继承来的,这使我们感到疑惑:难道真的是我们的心智、我们的大脑带来的孤独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创造了孤立感吗?在生活中,为了成为一个既富有又尊贵的高层人士,我们的思想每天都在不停地运作,我们时刻都试图让自己更出众,即便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也不曾休息,反而在高速运转着,在思考种种关于工作、生活的问题。由此可见,我们要成为什么的欲望是造成我们孤独的重要原因。欲望是一种思想活动,这种思想活动带来了孤独。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灵,总是在使我们更出色、更伟大,可最后却不得不将我们引向孤独。

⊙、 孤独让人特别痛苦,所以我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去逃避它。我们去教堂,去从事社会工作,去和恋人结婚,去养育子女,去交一堆朋友,去吸毒……只要能够避开这巨大而绝望的孤独,我们可以去做任何事情。我们一刻都不能停止下来,因为我们害怕独处,让我们独自待一分钟都是一种酷刑。头脑经常不让我们独处,它变得局促不安,忙于找到种种出路,试图用已知的东西填补我们巨大的空虚。但最后我们发现,逃避没有任何用,孤独仍如影随形——内在的孤独,外在的孤独。

⊙、 要解除孤独,只有一个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停止“我”的思考,停止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思想活动。也就是说,当孤独来临时,我们不要想着逃避它,而要用心去感受它。这样,自我就会慢慢消失,孤独就会渐渐改变自己可怕的面目,从而成为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心灵深处的自我的最佳工具。超越孤独

⊙、 有一种单独的状态不是恐惧或寂寞的孤独感、孤立感,也不是记忆或知识,它不被头脑、语言、社会、传统接触,它是一种直接的观察,是我们必须经历并超越的感觉。

⊙、 孤独和单独是两个拥有不同内涵的词。那么孤独和单独有什么区别呢?克里希那穆提的理解是:当我们在自己周围建起一座拒绝的墙时,我们就是孤独的。我们拒绝所有的批评、所有新的思想,我们害怕,因为我们不想受伤,我们曾经被伤害过,受伤的记忆还在那里,所以我们就会抵抗。我们相信耶稣或者佛陀,或者相信其他什么,我们拒绝任何怀疑的意见以及对我们信仰的批评,因为在信仰里我们有安全感。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孤独,在孤独中我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开始用行动孤立自己。在孤独中,我们感觉不到同他人的联系,这是彻底绝望的孤独。而单独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状态。因为当我们独处时,这种单独的状态下,那种精神的自由会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自我。对于自我来说,独处是人生中必须体验的美好时光,因为独处是灵魂成长的必需。独处时,我们可以从外界的工作、教育和社交中抽出身来,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可以从与朋友一起高谈阔论的争辩中回归自我的思考,可以从成群结队的闲逛中离开,独自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那种娴静、充实和满足的独处就是我们追求的单独的境界,不仅使我们的身体处于单独的状态,而且还让我们找回心灵的自由即当你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你却丝毫不觉得空虚或者无聊,而只是感受到一种单独的体验。

⊙、 很少有人能够享受到单独的状态,因为现在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有真正单独过。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时间大部分是由父母支配的: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时间是属于大家的;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我们的时间是属于老师的;哪怕一个人上完一天的课或者下班回家后,我们也会很自然地打开电脑上的聊天工具,那时我们的时间是属于网络的;即使当我们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的时候,我们的时间也是属于书本的。或许你会说:我一个人出行的时候我就可以整理自己的思想了,可是,你看到公交车上、地铁上的移动电视了吗?其实它占用了我们的五官,剥夺了属于我们的唯一的一点时间。如果你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有时间来看自己、认识自己,你就不可能自如地生活,因此,我们格外需要独处。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云社区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