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社区|二十五史名句欣赏【7】…… – 阿里社区

阿里社区|二十五史名句欣赏【7】……

二十五史名句欣赏【7】

【1、】 臣哉邻哉,邻哉臣哉,君则亡逸于上,臣则履冰于下。

【注释】《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邻: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亡:通“无”,没有。逸:放纵,放荡。履:践踏,踩。

【解析】大臣就好比君王的邻居,而君王则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仪态举动。

上行下效,君王从自己臣下的举动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君王无道,则朝纲不整。如果君王没有任何荒淫放荡的举动,那当臣下的也会如履薄冰,尽心尽责。

【2、】 人生自应卑慎为道,行己用心,务思谨惜。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三》。

【解析】为人应谨慎行事,凡事要仔细考虑。吕端虽在小事上马马虎虎,但大事却谨严慎重,以至留下“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美誉。人生一世,命运坎坷多折,若能时刻提醒自己谦恭多思,就增加了几分安全感。南朝的生存环境是很险恶的,政治斗争风起云涌,生活其间的士人们整日提心吊胆,政权的频繁更替也让他们无所适从,所以他们以此作为警诫。

【3、】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注释】《梁书·武帝下》。

【解析】这里是在说明,君王所犯的错误,他们本身不一定察觉,但是那些接受统治的臣子百姓们必然能够清楚。这就要求臣子们应该敢于言事,匡正君王的错误,弥补他的不足,从而有益于国家的健康发展。

【4、】 人心离阻,攻之易克。

【注释】《魏书·太祖纪》。离阻:相离相阻,比喻有隔阂。克:攻克,占领?

【解析】人心齐,泰山移。率兵打仗,贵在上下一心,万夫一力,这样才能天下无敌。反之,纵有千军万马,亦如同散沙一般。

【5、】 今俱死,如以肉馁虎,何益?

【注释】《汉书·张耳陈馀传》。

【解析】秦国大将章邯与王离,兵临巨鹿城下。张耳与赵王张敖被围城中。

在巨鹿城北的陈馀虽有几万兵马,但害怕敌不过秦兵,就没有出兵解巨鹿之困。

张耳派人来责备陈馀按兵不动,坐观成败。陈馀认为,自己出兵只不过是一同去送死,如同把肉投给老虎一样,于事无补。巨鹿之围考验了张陈二人终日称道的刎颈之交,二人从此决裂,反目成仇。但陈馀不做无谓牺牲的做法也自有道理。

【6、】 取人以己,内恕及人。

【注释】《汉书·晁错传》。

【解析】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来推测别人的心愿,原谅自己的同时也要原谅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情之所欲,不以禁民;情之所恶,不以强人。君主只有推己及人,天下才会乐其政,归其德,望之若父母,从之若流水。且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和睦乐业,社稷才会永固。

【7、】 陨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没;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九·忠义》。如果为了正义事业而损害了名节.义士哪里会吝惜;如果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烈士是不会爱惜生命的。

【解析】岁暮才知松柏贞心,严风中才显松柏劲节。忠烈之士心如磐石坚定不移,并有松竹般高雅节操,骤临大难,视死如归,显其英雄本色。生命和真理不可兼得,舍生命而追求真理,必当留名青史,令后人仰止。

【8、】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注释】《史记·殷本纪》。不:通“否”。

【解析】人们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而观察民众的情况,听听民众的议论同样可以知道政治是否清明。英明的君主,坚持实践这一原则,以此进行深刻的自省。

这一道理由商汤发之,唐魏征把它阐发到极致,最终成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传世名言。

【9、】 应龙以屈伸为神,凤凰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

【注释】《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解析】吾桀为太守,召谢谭为官,谢谭称病推辞,吾桀劝诫他说:龙以能屈能伸为神明,凤凰以鸣声悦耳而显贵,大丈夫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呢?一个人有才能,要体现出来,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才实现了自身价值。否则,不能造福别人,造福社会,他的才能也是没有价值的。

【10、】 是日何时丧?予与汝皆亡!

【注释】《史记·殷本纪》。是:这个。日:太阳,这里借指夏桀。丧:灭亡。

予与汝皆亡:我愿与你同归于尽。语出《尚书大传》。

【解析】桀是夏朝最后一个暴君,他荒淫暴虐,对人民残酷地剥削压榨,人民对他十分怨恨,和他势不两立。夏桀无视民意,把自己比做不落的太阳。人民愤恨地诅咒他:“你这个太阳什么时候完蛋,我宁愿和你同归于尽!”一个统治者,落到人民不惜和他同归于尽的地步,他的末日也就到了。桀最终为商汤所败,出奔到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一说在今河南封丘县东)而死,夏朝随即灭亡。

【11、】 咎集骄满,福协贞信。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下·赞日》。

【解析】祸患起源于骄傲自满,幸福来自于忠贞信义。范晔在撰写完东汉历代皇后的事迹后,对皇后的福祸荣辱作总结性评论。他认为皇后的权势依附于皇权,皇后的品德容貌影响着皇帝的态度。皇后或以德进或以幸升,各有不同。但“咎集骄满,福协贞信”却是她们须共同引以为鉴的良言,具有普通意义。

【12、】 孝,德之本,何谓不多。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六》。

【解析】子舆五岁的时候读《孝经》,手不释卷。有人问他:“这本书字句不多,为什么还要劳苦自己呢?”子舆说:“孝,是仁德的根本,怎么能说不多?”这表明子舆以儒家传统孝道观念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历久不衰。

【13、】 举善从谏,在上之明规;进贤竭言,为臣之令范。

【注释】《陈书·宣帝》。

【解析】任用善士,接受进谏,这是为君的规范;举荐贤人,忠心进言,这是为臣的本职。这是孝宣帝在其诏书中提出的,意在吸引贤人,广纳才子,以促进国家的建设,增强国力,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

【14、】 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

【注释】《梁书·昭明太子》。

【解析】这是形容昭明太子的言词。他性格宽和而能够容人,常常喜怒不形于色。昭明太子也是梁朝有名的才子,由他编选的《昭明文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15、】 风化兴于哲王,教训表于至世。

【注释】《宋书·范泰传》。

【解析】良好的社会风气由圣明的君王振兴,而教育训导之方则应在至世中体现。这里说明,只有在君王英明、臣子贤达的治世中,才能出现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教育。

【16、】 弃燕雀之毛羽,慕鸿鹄以高翔。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一》。

【解析】古人常以燕雀喻无志的庸人,而以鸿鹄喻志向高远的贤人。陈胜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项羽本经》)陈伯之是梁武帝时的大将,临川王派丘迟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把握机会,实现宏伟大志。信中引用此言恰当地表达了临川王对陈伯之的劝诫。

【17、】 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使夫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

【注释】《汉书·晁错传》。

【解析】发表意见的人并不狂妄无知,而听取建议的人却不明事理。这就是国家灾难的根源。如果让不明事理的人去听取并非狂妄无知者的意见,那就会万听而万不当。狂夫遇明主,明主可以听其言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贤士谏昏君,昏君虽听而不纳,即使是万听也纯属徒劳。晁错以此向文帝刘恒说明进谏的人往往没有纳谏的人更为重要,进谏者可以是贤士,也可以是狂夫,但纳谏者必须是明辨是非、心胸宽广的人。这样才会使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比善戮力,报效国家。

【18、】 臣所可以报国家,唯余一死,但天下太平,恨无可死之地。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五》。

【解析】冯道根征伐从不谈论功绩多少,梁武帝喜欢他的为人。他到豫州之前,武帝带领朝臣设宴为他送别,并召画工给他画像。道根感激涕零,说:“我现在可以用来报效国家的,只剩下一死了,但天下太平,遗憾的是连死都无用武之地。”这句话表现出冯道根对武帝忠心耿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9、】 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六》。

【解析】杜弼与邢邵共同讨论名理的问题。杜弼持神不灭论的观点,而邢邵却认为,精神对于人的关系,如同烛光与蜡烛的关系,蜡烛燃尽了光也就没了,人死了精神也就灭了。这句话邢邵以蜡烛为喻,分析了他所持的神灭论观点。

【20、】 国以贤兴,以谄衰;君以忠安,以佞危。

【注释】《后汉书·王符传》。

【解析】国家因贤才兴盛,因谄臣衰败,君主因忠臣而安,因佞臣而危。此语出自王符的《实质篇》一文。精辟地指出了国家的兴衰、君主的安危与用人的重要关系,对历代统治者都有借鉴意义。

【21、】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注释】《史记·吴王濞列传》。

【解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因果报应之说充满了天命论的观点。

当吴王的军队被击败逃散时,汉孝文帝颁布制诏给将军们,说:“行善之人,上天以福报答他,作恶之人,上天用灾祸报偿他。”

【22、】 兰植中涂,必无经时之翠,桂生幽壑,终保弥年之丹。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兰花种植在道路中间,肯定不能长时间地保持翠绿;桂树生于幽谷之中,才能终年保持丹红。

【解析】兰桂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事物,屈原作品中经常以之为喻。兰桂带给人们的是纯洁高雅的审美感受,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它应该和人有一定审美距离。生于幽谷,则人们得以观赏;长在路中,则难免受到摧折。陆机、陆云本是芝兰之人,早年兰桂齐芳、流誉海内,终因过多干预政治而身亡,未能在文学上有更多成就。

【23、】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注释】《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解析】汉朝天下初定,陆贾时常向高祖进言称颂《诗》《书》。高祖骂道:“老子是骑在马上得天下的,哪里用得着《诗》《书》呢?”陆贾说:“骑在马上得天下,难道也可以骑在马上治天下吗?”夺天下和治天下,无论目标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陆贾以商汤、周武用武力夺天下,却文武并用治天下,使国家长治久安,吴王夫差、智伯穷兵黩武,国家败亡,秦严刑苛法失天下为例,来开导高祖。

【24、】 济一时之务,须一时之胜,何必德均古人,韵齐先达邪!

【注释】《晋书·列传第四十七·殷浩》。建立一时的功勋,只需一时的胜利,何必一定要在道德风范上赶超古人呢?

【解析】殷浩识度清远,却不肯来为官。汀东社稷托于庾、桓家族,不但不能长治久安,恐怕很快就要出乱子,庾翼劝殷浩担起重任。这句话夸奖了殷浩的才干,鼓励他建一时功业,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他修身养性却不济苍牛,这样危急的时刻,你想抱朴含贞、潜龙勿用也是难获平安的。

【25、】 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

【注释】《汉书·元帝纪》。

【解析】只有尊师重教的国家,才是最有希望富强的国家。国富民强需要人才辈出,人才辈出需要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尊师重教与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统治者也从教育中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大力提倡尊师之礼。汉元帝初元二年,下诏表彰了自己的老师萧望之,并给他加爵进禄,赐予特权,以谢八年传道授业之恩。本句正是出自这道诏书中的话,显示了汉元帝对于师道的重视。

【26、】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

【解析】善用兵的人用自己的长处攻击别人的短处,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在伐燕攻齐的问题上,广武君分析了韩信的长处——攻城拔寨,威震天下,民心顺从;也指出了韩信的短处——士兵疲敝,粮草尽竭,敌国坚守。因此他建议韩信采取“先声后实”战略:按兵不动休整士卒,摆出向北进攻的态势,而后派使者到燕国把自己的绝对优势显示给燕国看,这样燕国不敢不听,齐国也必然从风而服。韩信依计而行,果然顺利地征服两国。

【27、】 大直若诎,道固委蛇。

【注释】《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语本于《老子》。诎(qu):通“屈”,弯曲。委蛇(weiyi):同“逶迤”,曲曲折折的样子。意思是说:最正直的东西,看来像是弯的;万事万物的道理,本来就是曲曲折折的。

【解析】这是司马迁在论赞中称道叔孙通的话。叔孙通先做秦博士,后为项羽部属,最终归顺刘邦,阿世取容,似乎不合封建礼教中的“正”与“忠”。司马迁在这里却敢为叔孙通叫好,称赞他洞察时势变化,在曲折中求发展,为巩固西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28、】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注释】《汉书·武帝纪》。

【解析】仁者爱人,不避山高路远,义者施义,不畏困难重重。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九月,因江南暴发水灾,又时近严冬,百姓饥寒交迫,无以聊生。因此武帝下令,调巴蜀之粟到江南救灾,体现了一种惠泽天下、恩满九州的帝王风范。同时,仁不异远,义不辞难,成为武帝追求的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思想境界。

【29、】 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

【注释】《梁书·朱异传》。

【解析】这是《五经》博士明山宝在他的推荐表中对朱异的称赞。认为朱异博学多才,犹如没有开采的宝藏一样,有着无数的珍品奇玩,而且他用“金山”“玉海”作比,给人们以直观感受。因此他认为若使其“负重遥途,必有千里之用”。最后他得到了梁高祖的肯定,受到了重用。这也应了朱异外祖父在他年少时说的一句话:“此儿非常器,当成卿门户。”

【30、】 势得容奸,伯夷可疑,苟日无猜,盗跖可信。

【注释】《后汉书·冯绲传》。

【解析】如果客观形势可行奸邪,即使是伯夷这样的圣贤之人也值得怀疑。

如果心无猜忌,即使是盗跖这样的奸恶之人也可以信赖。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国家财政收入锐减。所以每次出兵打仗都得从公卿的俸禄中筹备军费。但是前线的将领与后方的宦官又经常克扣军资。于是诬告将帅挪用军费成为打击别人的方法,使皇帝难辨真伪。车骑将军冯绲为官廉洁清正,他出征武陵前为了防止别人诬告,便在给皇帝的信中说了“势得容奸……”的话,并请求皇帝派人监督军费开支,以免授人以柄。后来,尚书朱穆果真状告冯绲贪污军资,但由于冯绲有言在先,故桓帝未加怪罪。冯绲的话表明对别人的评价不能建立在主观好恶上,信与疑一定要建立在客观事实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上。

【31、】 自开辟以来,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以见容于阎世者而谁?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四·刘牢之》。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功高盖祖的人,立下君王无法赏赐的功劳之人,有谁能在政治昏暗的社会得以全身远祸呢?

【解析】桓玄作乱,朝廷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领兵征讨,这句话是桓玄用以劝说刘牢之反叛朝廷的话,颇有道理。刘牢之白以为握重兵,足以自保,对桓玄的话不以为意,后来结果真的不好。从来伴君如伴虎,与之同患难可以,同享富贵却很难。

【32、】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

【注释】《后汉书·崔驷传》。

【解析】交往很浅却倾吐知心的话,是愚蠢的行为;身为下贱却觍颜事贵是迷惑不明智的做法;本来不相信却当做忠言听取,这是诽谤的态度。崔驷学富五车,文章冠盖当时。因章帝的推荐,成为窦宪的座上客。窦太后执政后,窦宪把持着朝政大权,崔驷献书劝谏窦宪,本句就是文章开头一句。崔驷以此自谦,表明自己本来不具备上书的条件与资格,只是因为窦宪的宽宏大量才得以进言。指出自己与窦宪交情虽浅,但想说些知心话的心情,委婉而易于接受。

【33、】 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注释】《魏书·列传第七十八·校勘记》。

【解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丈夫胸怀磊落,心思澄静,坐拥书城,傲视天下,不为声名所累,不为权利所诱,四海之内,有几人矣?

【34、】 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下·论日》。

【解析】德高望重者享受大的名誉,德薄望轻者享受小的名誉。汉代皇后原无谥号,自东汉明帝开始建立光烈之号,如光烈郭皇后、光烈阴皇后等。后来便在帝号后配以“德”字为号,如明德马皇后、章德窦皇后等,都以德为号,使优劣良莠不分,无辨贤愚。至和帝以后才一改旧制,实行“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的制度,以说明加封谥号的真正意义在于褒善贬恶,名实相符。

【35、】 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

【注释】《三国志·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解析】楼玄刚直不阿,被人诬陷,华覆上疏为其求情:清廉的人心境平和而说话直爽,忠贞者只行正直之路。意即楼玄是个忠臣,性格耿直难免会得罪一些人,但不能因为直和真而惩罚他。这是许多忠臣都面临的问题.但一个国家、民族的兴盛需要忠贞不贰、敢作敢为的忠义之臣。

【36、】 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注释】《三国志·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解析】郭嘉跟随袁绍时,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睿智的人慎重地选择君主,所以他的进谏、策略才能被采纳,才能建立功名。”所谓“良将择主而侍,良驹择主而骑”,没有伯乐的赏识与重用,千里马无法发挥才能。郭嘉看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无法与之成就大业,于是归随曹操。

【37、】 是古非今,俗间之常情;爱远恶近,世中之恒事。

【注释】《魏书·列传第七十八·逸士》。

【解析】厚古薄今,爱远恶近,这种“复古主义”的思想倾向通常是大家所共有的,然而,并非一切习以为常的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对待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因为它毕竟不是出土文物,越久远越好。所以,纵观古今,需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正确地分析并加以评判,不要从个人的好恶出发。

【38、】 仁不以勇,义不以力。

【注释】《汉书·高帝纪上》。

【解析】仁义之师,绝不依仗勇猛之势;道义之师,绝不凭借力量强大。董公以此来向刘邦说明,战争最深厚的伟力在于赢得人心,而不只是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战争的性质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故为正义而战,战无不胜,即“顺德者昌”。

【39、】 是知婚姻之道,男女之别,实有国有家者之所慎也。

【注释】《周书·列传第一》。

【解析】《周书》中列传第一为“皇后传”。史家看到了后宫粉黛对国家政权侧面的影响,所以指出:“婚姻制度,男女的区别,的确是君王和大臣应慎重考虑的事情。”皇后的德行作为同时也反映了帝王的品行。史家对皇后的重视恰恰表明了封建时代帝王给皇后的显赫地位。此言告诫后代君王大臣应谨慎处理后宫之事。

【40、】 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原,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

【注释】《汉书·成帝纪》。

【解析】古人设立太学的目的是为了继承与传播先代君主的功绩,以此来感化天下的臣民。儒林设立的官职,是要探明万物源流和古今变化的承接关系。从而可以温故知新,认识国家的体制、政务。那些能通晓古今、遍识天下的人.被称为博士。此语出自汉成帝阳朔二年九月的诏书中,从中可见古代对“博士”的要求之高。他需要博古通今,以为时政服务。

【41、】 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

【注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鉴:照,引申为检验、考验的意思。对着水来看可以看到自己的面容,对照别人可以知道自己的凶吉。

【解析】这句话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廉耻”如出一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自省意识。蔡泽借此劝说范雎应适时退隐江湖,收得廉洁美名,否则商君、白起、大夫种的结局就会重演。

【42、】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注释】《汉书·楚元王传》。

【解析】《易》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作为君主,更应该居安思危,谦虚谨慎,如蹈虎尾、履春冰,时刻警惕。汉成帝刘骜年间,大兴土木,营造昌陵,国家政权也流入外戚王凤手中。刘向有鉴于此,上疏劝谏成帝要崇尚节俭,居安思危,不要奢侈成风,纵欲无度,从而保全身家性命与围运昌平。然而成帝对此充耳不闻,终于大权旁落,使汉走向衰亡。

【43、】 摧刚为柔。

【注释】《汉书·季布传》。

【解析】以柔克刚是季布处世的方式与特点。季布是项羽的旧臣,刘邦称帝后,悬赏捉拿季布。侠士朱家就让汝阴侯夏侯婴去说服刘邦,赦免季布。向刘邦说明季布为人德高望重,许多名士都推崇他,而且季布的优点是办事能以柔克刚,常收到预期外的效果。刘邦听了,就赦免了季布,并封他为郎中。以柔克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它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原理,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顽强拼搏、机智敏锐的美德。

【44、】 危非仁不扶,乱非智不救。

【注释】《后汉书·刘陶传》。

【解析】没有仁义之士,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没有智能之人,无法救泰山于将崩。桓帝时,大将军梁冀大权独揽,飞扬跋扈。灾异连年爆发,人民流离失所。而桓帝对此不闻不问。刘陶上疏陈述了时弊,指出国家危难之时更应选贤授能,这样才能救危扶亡。表明了刘陶的危机意识与用人思想。

【45、】 无德不报,无言不酬。

【注释】《后汉书·孝明帝纪》。

【解析】有恩德就要报答,提出金玉良言就应该给予酬报。此语出自《诗经·大雅》,劝导人们要知恩必报,有德须赏。孝明帝常常问事于三老:李躬、桓荣、五更。桓荣曾经给孝明帝讲过《尚书》,为了答谢师恩,孝明帝于永平二年重赏了桓荣与李躬。并在诏书中引用了《诗经·大雅》上的这句话,表明自己赏德报恩的作风。

【46、】 巧伪之人,竟湿谷以要利,制薄绢以充资。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七》。【解析】孔琳之引用钟繇此语抨击当时社会伪诈的现象。巧诈的商人,把谷物浸湿以获暴利,又制造很薄的绢赚取钱财。由此可知,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古已有之。在魏朝,即用严刑制止这种行为,却不能完全禁止。这对后世有很深的警示作用。

【47、】 丈夫立志,当死生以之耳。

【注释】《周书·列传第三十四》。

【解析】武陵王纪在蜀称制,任刘璠为中书侍郎,多次召他回来,使者往返八次,他才到。但刘瑶仍苦苦相求要回去,中记室韦登私下里对他说:“你如果不留下,会招致大祸。不如我们共同构筑大厦,使自身得到美誉。”刘瑶正色说:“我怎么能因宠辱安危改变心志。大丈夫立志,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大王对天下人施仁义,最终不会在我身上逞其私志。”

【48、】 老人去死近,何忍煎迫至此。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七》。

【解析】尉景的妻子常山君是齐神武帝的姐姐。尉景贪利,神武帝在大臣多次请求下,罢黜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神武拜访他时,他愤怒地躺着不动,说:“快杀了我吧!”常山君对神武帝说:“一个快死的老人,你又何必这样煎迫他呢?”又说:“我给你打水手都生出了老茧。”并给他看手掌。于是,神武帝拍着尉景,给他屈膝。

【49、】 征战之理,义在克胜。至于骨肉之战,愈胜愈酷,捷则非功,败则有丧,劳兵损义,亏失多矣。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三》。捷:胜利。

【解析】征战疆场,目的就在于克敌制胜,这是常理。但骨肉至亲的人相战,越胜利便越觉得残酷。战争胜利了没有什么功劳,战争失败了,便有丧亲之痛。使士兵劳苦还损害了仁义,这样做损失太大了。萧纶此言极有道理,指出了手足相残的恶果。

【50、】 孺子可教矣。

【注释】《汉书·张良传》。

【解析】“孺子可教”常用来赞扬有为的年轻人,表明此人前途无量,可成栋梁之才。张良在下邳时,曾遇一老者,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回。张良强忍愤怒,捡回鞋子,并给老者穿上。老者看张良很有耐心与修养就说:“孺子可教矣。”并给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从此研习,终成大器,辅佐刘邦建立了帝业。

【51、】 立子以嫡不以长,礼经明义。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七》。嫡(di):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正妻所生的儿子。

【解析】周太祖欲立太子,当时明帝是长子,已经有成人之德,孝闵帝是嫡子,年龄比较小。他召集群臣商议,大家都沉默不语,没有敢说话的。李远说:“立太子应立嫡子,而不看谁年长,礼经说得很明白。”于是太祖立孝闵帝为太子。

【52、】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此句不见今传之《诗》,大概是逸诗。得人心者兴旺发达,失人心者土崩瓦解。

【解析】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百试皆灵的“试金石”。商鞅出行必得车骑簇拥,随从个个手持矛戟,否则绝不出行。赵良认为这是有失民心的事,给商鞅以劝谏。

【53、】 理有一准,则民无觊觎;法启二门,则吏多威福。

【注释】《魏书·废出三帝纪》。觊觎(jiyu):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解析】制定和执行法律制度,关键应该平等,无论身份地位,对犯法者应一视同仁。只有平等才能使百姓信服,民无怨言。而在封建社会中,往往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就是“刑不上大夫”。这样就纵容了一些贪官污吏,借手中职权而大肆搜刮百姓,进而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

【54、】 礼者身之舆,敬者行之本。

【注释】《魏书·李顺列传》。

【解析】对于一个人来说,礼、敬是他为人处世的根本。儒家强调以仁礼服天下,这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吾以礼待人,人终以礼还我。没有对他人不礼不敬而能够长久享受福禄的。

【55、】 政以均平为首,化以仁惠为本。

【注释】《晋书·载记第六·石季龙上》。治理政事以均衡平等为最重要,教化百姓以仁惠为根本。

【解析】石季龙虽然昏聩残暴,但是喜好经学,这句话是他对古代明君治理天下的方法的总结,他认为正是这样才使得百姓团结一致,天地万物和谐安乐。

他自己作为国君德行不足,时刻怀有忧患意识,总是若有所失,也想创建古人一样的功绩,他轻徭役,与民休息,下对百姓仁爱,上受上天谕示。

【56、】 道之斯美,以和为贵,况天时地利不及人和。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三》。

【解析】古人讲究“中和”之美。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俗语也道:“家和万事兴。”甚至连古代的建筑也依据“和”的观念布局。

“和”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美学原则,军事上经常运用。天时地利在战争中是客观因素,而人和在战争中是主观因素。士兵与将领只有和睦相处,上下一致,才能同仇乱忾,共同奋战。

【57、】 义使士死,敢惮摧折。

【注释】《后汉书·杨震传》。

【解析】汉桓帝在一次私自出游中适逢大风拔木,群臣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杨秉上书指出,王者至尊,出入须有规矩,不可因一时兴起而乱了尊卑等级的次序,如有意外,追悔莫及。杨秉以“义使士死,敢惮摧折”说明自己冒死力谏的决心与赤诚,表达了忠臣义士不计个人安危、奋力为国的豪迈情怀。

【58、】 义重于生,空传前诰,投躯徇主,罕遇其人。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六》。诰(ga。):用于告诫、劝勉的一种文体。

徇:同“殉”,为某种目的而死。

【解析】南朝一代,把义看得重于生,并投身殉主的人太少了。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袁氏家族实践了这一理想,袁粲仁勇,袁昂独不改臣节。因而袁门以忠义著称,犹岁寒之松柏,疾风中之劲草。古人的这种节烈观念,有其局限性,不能全盘吸收。

【59、】 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愿也。

【注释】《梁书·马仙埤传》。

【解析】马仙埤本侍奉齐明帝,后因战败,建康失陷,于是解兵归罪于梁高祖,然而梁高祖没有怪罪他,反而劝慰他,并待之以礼,遇之甚厚。因此马仙埤认为“蒙大造之恩”,受到梁高祖的赏识,虽屡建战功,但未尝言功,当别人问他时,他才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确实,一个人如能真正被了解,被赏识,是很不易的,而他能知恩善报也尤为可贵。这里也体现了古人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

【60、】 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

【注释】《汉书·枚乘传》。

【解析】枚乘上书力谏刘濞切勿反叛,刘濞充耳不闻,视同儿戏。枚乘就又晓以利害,指出与中央政权抗衡就好比牛蝇附群牛,腐肉挡利剑,可谓螳臂挡车,白不量力。二者力量悬殊,结局不言自明。随着事态的发展,枚乘的话得到了验证。

【61、】 民劳既久,未获宁息,不可频动,以增劳悴。

【注释】《魏书·李顺列传》。悴:劳苦。

【解析】百姓辛劳已久,未曾获得休息,不可以频繁役使百姓,徒增他们的痛苦。劳役在古代一直是人民的一项重要负担,百姓不但要交纳各种赋税,还要服兵役、劳役。沉重的劳役往往是一个朝代灭亡的重要原因。因而与民休息不给人民增添额外的负担,是一个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62、】 智者睹危思变,贤者泥而不滓。

【注释】《后汉书·隗嚣传》。

【解析】智慧之人看到形势危急就能想到改变这种处境;贤明的人身在污浊之中而不为所染。隗嚣的大将王遵投降刘秀后,就劝他的朋友牛邯也归服刘秀。王尊知道牛邯早有降刘之意,但不敢轻举妄动,于是王尊就致信牛邯,讲明利害,劝他效法管仲与黥布归降明主,去愚就贤。并用“智者睹危思变”的话语来消除牛邯的心理障碍。

【63、】 功全则誉显,业谢则衅生。

【注释】《后汉书·隗嚣传·论日》。

【解析】功成名就就会声名鹊起,功凋业谢就会是非百出。隗嚣在陇西拥兵自重,曾创下一番事业,但后来由于与刘秀对抗,归于失败。范晔在评价他一生事业时认为,隗嚣如果在与刘秀的斗争中获胜,绝不会留下今天这样的笑柄。

但是隗嚣失败了,于是毁谤就接踵而至。是为胜者无过,败者有咎。范晔以此来为失败的英雄隗嚣鸣不平。

【64、】 编户之家,困于冻馁;豪富之门,日有兼积。

【注释】《魏书·高宗纪》。编户:指编入户口的平民。馁(nei),饥饿。积:积蓄,积累。

【解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富差距,无论在盛唐还是在北魏都是普遍存在的。北魏兴光二年春,针对官吏富商利用高利贷盘剥百姓的严重状况,魏高宗下诏取缔这一行为,并作出“犯者十疋以上皆死”的决定。

【65、】 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二》。

【解析】每篇文章没有固定的体式,但天下文章却有各种不同的体式。文学艺术讲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若文章都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就没有什么可读性了。因而,人们在创作艺术作品时,追求新意,推陈出新,融人了个人的独创意识。

【66、】 昔之君子,同名爵于香饵,故倾危不及;思忧患而豫防,则针石无用。

【注释】《宋书·列传第三》。

【解析】往昔的君子们认为名誉和爵位同香喷喷的诱饵一般,会引诱他们步入危险之境,因此他们躲避它,使得倾危不能及身;经常思及忧患并加以预防,这样针石对他们也无用武之地。这也是傅亮在其《演慎》中提到的,以此来说明君子由于能远离诱惑,常思忧患,故能获得自身的安全,赢得人们的尊敬。

【67、】 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想要端正末梢要先端正根本,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谨慎行事。

【解析】晋武帝曾亲自耕种,潘岳作赋赞美这件事,这句话即是说治理天下要先抓好农业。上层建筑要以经济为基础,国家安定、百姓生存以农业为基础,历代朝廷都把土地视为上天授权的象征。国家应该有足够的物资储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灾害,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年粮食充足。如果朝臣不识农耕,百姓面有饥色,国家的根本也就动摇了。

【68、】 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未者须端其本。

【注释】《隋书·列传第二十三》。

【解析】炀帝执政后期,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吏治黑暗混乱。李文博面对这种情况,感慨道:洁源才能清流,端本才能正末,今虽日免十贪郡守,又有何用!意即欲整顿国家,皇帝应洁身自好,朝廷应廉洁无私,这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所以,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从关键做起。

【69、】 士无贤不肖,在朝见嫉;女无美恶,入宫见妒。

【注释】《梁书·王僧孺》。

【解析】士无论是贤还是不肖,在朝堂为官就会遭人嫉妒;女子无论美丑,只要她人宫就会遭人嫉妒。这里反映了一些积淀在人们心里的恶习。有些人,他们并不考虑别人是如何获得某一位置,而是注重别人是否拥有这一位置,一旦别人获得,而自己没有,便会妒火中烧。这种心态是极不正常的。

【70、】 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

【注释】《三国志·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解析】刘馥之子刘靖上疏说:有学问的人,是治世和乱世的法度,是圣人教化的结果。当时连年兵荒马乱,读书人失去了做学问的环境,并且国家重视武道,经学疏弛,社会风气败坏。所以,无论何时也不能忽视教育,忽视知识分子。

【71、】 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临难铸兵,岂及马腹。

【注释】《梁书·韦睿传》。

【解析】意思是事情很危急了,再去求取救兵,必然很难奏效,所谓远水不解近渴。

【72、】 夫赋敛烦则民财匮,课调轻则用不足。

【注释】《魏书·显祖纪》。烦:多。匮:缺乏。课:征收。调:征调。

【解析】税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问题。赋税繁重则百姓贫穷,赋税过轻则国家的开支就会不足。因而税收要适当,既要能让百姓有所收获,又要能支付国家开支。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得到稳步的发展。

【73、】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释】《史记·吴太伯世家》。倍:通“背”,背弃。

【解析】博学多才的吴国公子季札,受吴王派遣到中原各国访问。开始出使时,北上途中拜见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佩带的宝剑,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季札明白他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中原诸国,没能把宝剑赠给他。

出使归来,徐君却去世了,季札便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旁的树上。随从的人说:“徐君已经死了,你还送给他干什么?”季札说:“不能这样说。当初我心里已经决定送给他,怎能因为他死了而违背我的初衷呢?”看重自己的良知,郑重实践“心许”的诺言,不做违背初衷的事,这是良好修养的一个方面。

【74、】 奇货可居。

【注释】《史记,吕不韦列传》。奇货:稀有的物品。可居:可以囤居,积存。

【解析】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一位大投机商,他周游列国,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洞察时势。当时秦孝王(安国君)排行中间的儿子子楚在赵国做人质,极不得意,吕不韦却在子楚身上寻到了机缘,他看出子楚是“可以囤居的稀有的物品”,于是说动子楚,并出资让子楚西人咸阳,游说安国君宠爱的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在吕不韦的努力下,子楚终于归秦嗣位,做庄襄王,庄襄王即位,任吕不韦为秦相国。从此吕不韦开始在政治上一试身手,为秦的统一事业立下了大功。吕不韦不愧为一位洞察力很深的杰出政治家、冒险家、投机家。

【75、】 故量己者,令终而义全;昧利者,身陷而名灭。

【注释】《魏书·太祖纪》。量:衡量。义:适宜的道德、行为。昧:贪图。

【解析】做人应该遵守原则。不是我的东西,纵使金山亦视之无物。只有能够正确衡量自己,约束自己的人,才能够保全清誉。贪得无厌者,只会落得身败名裂,呜呼哀哉。

【7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释】《史记·李将军列传》。

【解析】作为领导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导者身为表率,方能令行禁止。否则,虽有法令,不能推行。

【77、】 听览政事,莫不从善如流。

【注释】《魏书·高祖纪》。

【解析】善于纳谏,是衡量一个帝王是否英明的重要标准。好的君主能够主动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78、】 恶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之水,无容误饮。

【注释】《周书·列传第二十九》。

【解析】寇?性情廉恕,不把钱财利益放在心上。一次,家里人把东西卖给别人,遗落了五匹绢没有拿。寇?回来后知道这件事说:“恶木的阴凉,不可暂时停歇;盗泉的水,容不得误饮。得财物而失品行的事,我不做。”于是察访绢的主人,把它还了回去。这句话体现了寇?不贪人财物的高尚品德。

【79、】 明王在上,忠贤布职,则群生和乐,方外蒙泽。

【注释】《汉书·元帝纪》。

【解析】国有明主贤君,臣下就会恪守己职,戮力为国,天下苍生也能安居乐业,就连境外的民族,也能受到恩泽。汉元帝继位以来,政绩一直不佳,又加上灾异连年,国家始终不能振兴,相反,汉朝由盛而衰,渐趋式微。汉元帝深刻感受到了这种趋势,因而感叹万千。这种“忠贤布职,群生和乐,方外蒙泽”的局面成为他的政治理想。但是,由于他本人既非明君,又乏“忠贤”,终未能挽狂澜于既倒,使汉朝复兴。

【80、】 暂劳永逸,长久之利,时不可失。

【注释】《魏书·崔浩列传》。逸:安逸。

【解析】暂时劳苦,就可以得到长久的安逸,这种机会是不能轻易失掉的。

在与敌作战中,不仅要讲实力,而且要善于把握住机遇。用短暂的辛苦换来长久的利益,这才是一名优秀将领的过人之处。

【81、】 凡救蚀者,皆著赤帻,以助阳也。日将蚀,天子素服避正殿,内外严警,太史登灵台-伺候日变。更伐鼓于门,闻鼓音,侍臣皆赤帻,带剑入侍。三台令史以上,皆各持剑立其户前。卫尉卿驰绕宫,伺察守备,周而复始。日复常,乃皆罢。

【注释】《宋书·礼一》。

【解析】这是古代封建王朝日食的礼仪。这种伐鼓救蚀的办法与上古神话中的敲锣救蚀的方法是一致的。因为当时人们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对日食和月食现象有一种恐惧感,认为这是一种坏的征兆,会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于是通过敲鼓或打锣以通知上天,免除对他们的惩罚,或者希望通过制造大的声音来惊走吞噬日月的恶兽。尽管他们的方式是那么的幼稚,但也体现出他们对上天的不解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82、】 不爱其亲,岂能及物。

【注释】《陈书·虞荔》。

【解析】这是虞荔之弟虞寄劝谏明将军的言辞,可谓言至意切。他列举各种举事的不利条件,并说,一个连父母双亲都不爱惜的人,怎么能爱惜他物呢?

【83、】 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

【注释】《汉书·贾谊传》。

【解析】以德育来引导教化百姓,则德泽广布,民风和乐;用法令来强制百姓就范,虽然用尽机关,但民风哀惧。贾谊认为,商汤、周武“广大其德行”,所以他们的王朝也“六七百岁弗失”;而秦王却“十余岁则大败”。关键在于他们对于礼与刑、德与法的取舍不同。一个王朝如果在刑法上殚精竭虑,用尽机关,那它一定会引起反抗,最终衰败。

【84、】 盖闻上古之治,君臣同心,举措曲直,各得其所。是以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其德弗可及也。

【注释】《汉书·宣帝纪》。

【解析】圣贤之君治理天下,君臣能够戮力同心,政令都能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因此才有上下和睦融洽,国泰民安,这种以德治国的境界是很难企及的。

此句出自汉宣帝刘洵黄龙元年的诏书之中,体现了他以德治国的主张,以及他对于“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局面的向往。

【85、】 明者防于无形,治者制其未乱。

【注释】《隋书·列传第四》。

【解析】于义之子宣敏任都尉后,上疏文帝:明达的人防患于未然,有为的人不等到国家混乱才治理。意即有深谋远虑的人能居安思危,而不等到木已成舟,悔时已晚。我们也需要这种忧患意识,思想要在行动之前,否则只能亡羊补牢。

【86、】 兵有奇变,不在众寡。

【注释】《后汉书·皇甫嵩传》。

【解析】行军布阵在于出奇制胜,而不在于军队人数的多少。黄巾大起义爆发后,朝廷命皇甫嵩带兵镇压。在鏖战中黄甫嵩退至长社县城,农民军包围了长社。皇甫嵩力薄势单,军心大乱。他为了稳定军心,就对部下说,兵不在多,贵在善于出奇制胜。后来皇甫嵩果真用火攻大获全胜,解了兵临城下之围。

【87、】 愆鄙内作,兆自宫闱,虽为害未远,而足倾社稷。

【注释】《南史·齐本纪》。愆(qian):过失。倾:倾覆。宫闱:皇后和妃子住的地方。

【解析】孔子在《论语》中就指出了季氏祸在萧墙之内的问题,这是有远见卓识的。宫闱之内的祸乱,虽然是小事,表面看来无碍社稷,但正因为它为害未远,得不到重视,而可能发展成为大的祸患,以至倾覆国家。这对后人是有警示作用的。

【88、】 五运攸革,三微数尽,犹高秋凋候,理之自然。观其摇落,人有为之流涟者也。

【注释】《晋书-帝纪第十·恭帝》。攸: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命运改变,气数衰微,就像秋天来了,草木凋落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情。看到草木摇落,有的人会为之叹息、洒泪。

【解析】安帝即位后,会稽王道子及其世子元显先后把持朝政,君主昏庸,臣子乱政。于是桓玄、孙恩起兵反叛,晋朝大势已去,不能控制局面。最终刘裕强大起来,平定叛军后,建立刘宋政权。盛极而衰,朝代更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89、】 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千钟委于富僧,欢意畅于容发。

【注释】《梁书·儒林传》。

【解析】送穷朋友一把米,吝惜的情绪就流露在脸上;捐赠富有的和尚上千石的粮食,反而从内心到汗毛都感到欢畅。范缜尖锐地批判了那些虔诚的佛教徒。正是由于在佛教迷信的宣传影响下,人们宁可倾家荡产去求僧拜佛,却不肯照顾亲戚,不怜惜穷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太愚昧,他们的心愿寄托在来世,也相信那些佛教徒虚无缥缈的谎言。

【90、】 古之帝王之所以能辅世长民者,莫不远得百姓之欢心,近尽群臣之智力。

【注释】《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解析】杜恕上疏说:古代帝王使国家安定、人民长寿没有不是得到百姓的拥护,并且使群臣效忠竭力的。帝王要坐稳江山,一方面要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使仁臣献计献策,另一方面还要取悦于民,因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杜恕是希望曹操把两方面有机结合,得到自上而下为一体的官民衷心拥护,以达到国家长治久安,辅世长民。

【91、】 国乱而立长君。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五·苻登》。国家形势混乱时应该立长子为君。

【解析】苻登军中缺粮,每战后令兵士食人肉,大败姚苌。苻丕败亡,两个儿子懿、昶投奔苻登,苻登为丕发丧后,想立懿为主。众将都说二子年幼,不能担当重任,按《春秋》中做法,该立长君,劝苻登自立。此时应该以宗庙社稷为先,不能学曹臧、季札一味推让,苻登自立则使秦有了中兴机会。

【92、】 兰薰而摧,玉贞则折。物忌坚芳,人讳明洁。

【注释】《宋书·颜延之传》。

【解析】这是颜延之途经泪潭时,慨叹屈原之死而作的祭文中的话。他以兰、玉作比,说明美好的事物总受到无情的摧残,光明正大的人总受到人们的排挤和迫害。他以当年的屈原为楚国强盛四处奔波,而遭到旧贵族诬陷打击,后被楚王疏远放逐的遭遇来隐喻自身,他在赞颂屈原高尚情操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情,发出无奈的慨叹。

【93、】 猛兽之处山林,藜藿为之不采,正臣之立朝廷,奸邪为之折谋。

【注释】《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解析】猛兽居于山林之中,藜藿这样的植物也因此不被摘取,正直之臣立足于朝廷,奸邪不正之人也因此无藏身之处。意即邪不压正,正气对于邪恶有一种天然的威严,如柳或处于宪台,奸邪自肃。如果朝廷中正义之臣居多数,奸邪小人必心有顾虑,不敢肆无忌惮。只有这样,社会风气才是健康向上的。

【94、】 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

【注释】《三国志·吴主传第二》。

【解析】赤壁之战后,天下成三足鼎立之势。吴王孙权对诸将说:居安思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教诲,今虽天下稍安,但将士们也不可放松警惕,有懈怠之意,我们更要注重国家的防御。这种忧患意识,尤其是和平年代所必备的,切不可以以为天下太平,万事大吉。

【95、】 树文德于庭户,立操学于衡门。

【注释】《宋书·列传第四》。衡门:指横木为门,比喻一种简陋的房屋。

【解析】在庭户内修身养性,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在简陋的屋子内刻苦攻读,提高自己的学识。这是谢晦被押赴京师,在路途上作的《悲人道》中的词句。他一开始慨叹“人道”的艰难,“悲人道兮,悲人道之灾难”。随后想象那种清闲淡雅的生活,既可修身养性、陶情娱性,同时也可增加学识,然而这一切都已随风而去,“何小子之凶放,实招祸而作愆”。那种悔恨之情跃然纸上。

【96、】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注释】《后汉书·张霸传》。

【解析】太阳当空,不久就会偏移。月亮圆满,迟早会亏缺。和帝永元年间,会稽太守兼颍川太守张霸治政有方,他擢用贤才,教化百姓,发展生产,使自己统治的地方富甲一方,士民殷实。老百姓也衷心拥戴张霸,当时颇为流行的“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的民谣,就表明了张霸的政绩卓著。张霸为政三年,功成后称病辞官,归家养老。因为他认为事物发展到巅峰就会走下坡路,与其坐观式微,不如见好就收。体现了张霸谦虚谨慎的性格。

【97、】 酒虽会性,亦所以伤生。

【注释】《宋书·范泰传》。

【解析】这是范泰劝说荆州刺史王忱的话。当时“(王忱)嗜酒,醉则累旬,及醒,则俨然端肃”。酒是人们喜庆吉日、宴宾会客时不可或缺的东西,它确实有助于增加人们的兴致,活跃气氛。但饮酒也会伤身,尤其过度饮酒,会使人神志不清,反应迟钝,影响正常生活,同时古人也认为“酒”与“色、财、气”并称为“四大祸害”。可见,“酒”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98、】 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注释】《史记·曹相国世家》。为法:制定章理法令。颟若画一:顜(jiang),明白。画一,整齐。载:行。宁一:安宁不乱。

【解析】西汉建立之初,除外忧,平内患,国力日益强大,萧何、曹参两位相国功不可没。萧何在汉初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曹参完全奉行,举事无所更改,人称“萧规曹随”。这保证了汉初无为之治的连续性,对西汉的经济恢复有重大意义。司马迁衷心地称赞这两位贤相,并引用当时民间歌谣进行歌颂:萧何定法令,明白又整齐,曹参接替他,遵守不偏离。执行贵清静,百姓安宁又欢喜。

【99、】 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注释】《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佥(qian):全、都。

【解析】张裔称赞诸葛亮:他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赏罚分明,使贤者愚人都忘记了他们的身份。廉洁、公平应该是一切优秀政治家的标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当我们赞扬某人公正无私时也可以引用此句。

【100、】 言附正直,迹在恭敬,悦目会心,无施不可。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三》。

【解析】李延寿虽认为谗佞的人很伪巧,但却还是相信正直恭敬的巨大力量。他指出,言辞正直,行为恭敬,心领神会,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这句话是著史者纵观历史长河、目睹生死沉浮而得出的结论。萧氏诸王的生平所历验证了这一结论。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云社区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