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社区|睿语教育—名言名句—…… – 阿里社区

阿里社区|睿语教育—名言名句—……

睿语教育_名言名句_

1、 【要成大器需大气】 “大器”,指的是能够担当大事的人。“大气”则是指拥有高水平的才识和品德,拥有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也即平常所说的宽广的胸襟、气度。它除了有性格的因素在内,更多的是涵养和历练的体现。一个人要想成大器必须要大气。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将来能担当大事的人;那么作为教师更应具备大气,才能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

2、 【有所得须竭尽全力】 一个人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如果不尽最大的努力,就不会有“会当凌绝顶”后“一览众山小”的巅峰时刻。因此,要有所得,必须竭尽全力。

3、 【激情的力量】 一堂课拥有了激情,教育将获得刻骨铭心的力量;一个教师拥有了激情,生命将因此而灿烂。

4、 【要做高质量的教师】 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5、 虽然学校必须永远在亲切友爱和社会服务的传统中形成学生的个性,同时必须认识到,真正的社会服务的训练,是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的,而最高的社会形式将是这样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从共同的生活条件中吸取他的天性所需要的东西,并且用他最特长的东西去丰富这个共同的生活条件。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

6、 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育、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55页。

7、 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6页。

8、 一个人为他自己的好处起见,他不独要有学问,而且也要有德行。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53页。

9、 教育领导的秘密之一,就在于激发起教师的探索的兴趣和分析本身工作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3页。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10、 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见《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

11、 教育是一种包括科学在内的活动。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又反映到教育过程中去,进一步改变教育的过程,因此又要求更多的思想,更多的科学,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5页。

12、 【微笑的无穷魅力】 如果说微笑是一缕春风,那么它会吹散郁积在心头的阴霾;如果说微笑是一抹阳光,那么它能温暖受伤苦闷的心;如果说微笑是一剂良药,那么它能治愈学生,使其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微笑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老师灿烂的笑容,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更能赢得学生的爱戴,而且时常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给学生留下持久的影响。

13、 教育不仅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习惯,因为认真严肃的劳动经常是艰苦的。乌中斯基:《劳动的心理和教育意义》,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76页。

14、 论人物者,所以为内自讼之地,而非好学之深,则不能见己之过,虽欲改不善以迁于善,而其道无从也。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

15、 对于自我的愤怒—一这是羞耻心这种崇高情感的源泉,是善心的忠实的保卫者,羞耻心——这是对于卑鄙可耻的事物的一种强有力的抗毒剂,是义务感和责任心的道德情绪的支柱。从厌恶坏事到有羞耻心,从有羞耻心到坚决抵制任何小兄弟的怂恿和教唆,就可以避免不道德的违法的犯罪的行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6页。

16、 应当这样来安排学习,使学习本身就能培养有高尚道德的人。赞科夫:《教学论与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17、 在这种没有成熟的年岁时所能做到的,就是我曾经说过的,要使他们习于真实,习于诚笃,服从理智和尽量反省他们自己的行为。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24页。

18、 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并行不悖。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页。

19、 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内在独立和个性,在于促进其成长与完善。弗罗姆:《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63页。

20、 我们称之为个人意志力的东西,就是在积极的内心活动中千百次表现出来的自尊感,这种内心活动的目的在于确立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在于巩固真诚、坦率的友好关系,在于巩固集体的精神财富和同志式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在于树立对邪恶的毫不妥协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页。

21、 社会的社会性进步和道德进步取决于组成这个社会的人们如何对待劳动,把劳动看作什么——仅仅是获取物质和精神福利的手段,还是有充分价值和丰富内容而又有趣的精神生活的条件。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把这样一条原则作为我们所做教育工作的基础,这就是:孩子应当从劳动中,在充实自己的知识中,在为人、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中体验快乐。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22、 今天很多男孩大都在青年期的集体游戏中发现和建立起他的道德的和社会的自我。这种说法也日益适用于女孩。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23、 用书本或阅读代替经验是有害的,而用它们阐明经验、发展经验则是至关重要的。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24、 教师本身对学生来说,也是经验的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是直接的,同样也是丰富的;是的,在教学的时间中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交际。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69页。

25、 儿童(不,成人也一样)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我们都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的;可见孩子们的耳闻不如目见,原是不足为怪的。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7页。

26、 我想建议所有的教师们: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只有当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请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27、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看这两句话有因果的关系,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3页。

28、 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其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可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见《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008页。

29、 美的要求奠定道德的美,使人对一切卑鄙和丑陋的东西持毫不调和和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9页。

30、 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决定于教和学的主要目的的一致性,决定于教学的两个组成要素的世界观基础以及认识论基础的一致性。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31、 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1页。

32、 同志们,让我们接受这个定额——在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不合格的都不能有。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67页。

33、 让人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鼓舞,在我们看来,这是教育素养的入门,同时也是教育素养的高超技艺。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页。

34、 一个教师如不经常置身于书的世界,他的使命是不可想象的。每周都得到充实的教师藏书是思想和精神力量的源泉。书本知识是教师的财富和智慧。一个真正的教师才能感受到知识是个人研究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一种欢乐。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09页。

35、 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斯宾塞:《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112页。

36、 内在纪律和自持能力可以培养人的沉着镇静的品质。如果学校不去培养这种品质,那么学校里就可能播下随意对待两性关系的种子。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书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页。

(yipinjuzi.com整理)

37、 为了选择少量非常重要而又互相一致的目标,我们必须对已经获得的大量庞杂的目标进行筛选,以便剔除那些不重要的和互相矛盾的目标。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的哲学可用作第一个筛子。人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哲学陈述的或隐含的价值观,对最初列出的教育目标加以鉴别,确定那些具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38、 【教育引导生命进入新天地】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也是生命自主、能动发展的过程。从这一高度出发,教育就是要保护人的天赋,保护人的自主意识,保护人的创造个性,保护人的完整人格。就是说,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使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人的生命进入实践、创造、发展的新天地。

39、 格物穷理,非是要尽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程颐:《程氏遗书》第十五卷。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三《勉学》。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40、 就增强人的理解力而言教育本身必须最终是公平的。加德纳,引自乔伊-帕尔默主编:《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9页。

41、 我们必须寻找儿童每种任性背后的原因,这完全是因为这些原因就是我们尚未知道的东西。一旦找到这些原因,就能使我们深入到儿童心灵的神秘幽深处,并为我们理解儿童以及跟儿童和谐相处提供了基础。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1页。

42、 当一个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任何(不太大的)障碍都有助于激发出更大的能量和努力。不但当时人的内部资质被更大地发挥出来,而且在这种环境下获得的成功一旦到来便更加让人感到喜悦。障碍增强了注意力,成功产生了更大的满意感。二者均加深了学习。您是对的。适度的困难会增强可能的整体教育效果。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43、 “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这是很对的。因为如果你从磨坊取去了水,磨坊便会停止,同样,如果你给学校去掉了纪律,你便算是去掉了它的发动的力量。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209-210页。

44、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通过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50页。

45、 不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我在学校工作三十年的经验使我坚信:要根据儿童的健康状况,不仅对每个学生要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而且要采取一系列不同的保护、爱护和增强健康的措施。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46、 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58页。

47、 在道德教育方面不能仅仅依赖固定规则,依赖一套做什么与不做什么的规则。我们诚然需要一些极为具体的习惯,但我们也希望尽可能把自觉的无私培养为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页。

48、 儿童的年纪越小,越是应当向他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也就是说,越是不应当教训他,而应当使他习惯于良好的感情、嗜好与品行,其基础大都建筑在习惯上,而不是建筑在观念的、过早的,因而也就是不自然的发展上。别林斯基,引自波兹南斯基:《别林斯基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第82页。

49、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1页。

50、 我敢向校长先生提供两句话:“治事如治学,治学如治事。”原来治事和治学,对象只是一个,都是环境的现象。只是用处理的态度、行的态度去应付它,便是事。而用认识的态度去应付它,便是学。要处理它,必须认识它,所以说“知为行始”,处理得妥当,才认识得更清楚,所以说“行为知成”。林砺儒:《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页。

51、 应该要求教师确信自己的公正无私。如果你们相信你们能够把要求贯彻到底,那么儿童就会永远去做需要做的一切事情。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450页。

52、 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人的最高的善是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576页。

53、 至于谈到道德箴言,那么对处在我们这里所谈的年龄阶段的儿童采用道德说教的手段其效果甚至比惩罚手段更坏。这是由于你们要让儿童习惯于聆听关于道德的那些高尚的言词;但对于这些言词的涵义,儿童却还不懂得。而且更主要的是,他们还感受不到。这样看来,你们实际上就是在培养伪善者。这样的人更容易染上恶习,因为他们有了你们所给予的挡箭牌来掩盖这些恶习。乌申斯基:《论课堂纪律》,见《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页。

54、 有经验的教师教课时,学生对规则和结论不是通过专门背熟而记住的,因为,不断地理解实例的同时也就把结论逐渐记住了。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学得越自觉,学生也就越会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把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如何,一般来说,取决于学生怎样或用什么办法来记忆知识。如果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理解和分析事实和现象来记熟的,他就不会运用知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

55、 在教学中不要不受学生的批评,要好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又应在实际经验中求得学问……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4页。

56、 自社会生活方式采分工制,求工作效能的增进,与工作者天性天才的认识与浚发,进而与其工作适合,于是乎有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艺术汇论》,见《社史资料选辑》(第三辑》中华职业教育社1982年版,第202页。

57、 对于儿童教育来说,其所要求的第一件事情是给儿童提供一个能使大自然赋予他力量得到发展的环境。这并不是指一味取悦儿童和只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是指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配合大自然工作,遵循大自然的法则,即发展来自于环境经验的法则。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著作精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1页。

58、 学校,也只有学校,能为极大多数男孩和女孩提供一种手段,使升华作用得以平安地完成,使青年期的冲突能产生一个和睦并完全控制着它的潜力的性格。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8页。

59、 学校者,国之教也,士之所步趋而进退也。王夫之:《黄书》第六。立人达人全在讲学,移风易俗全在讲学,拨乱反正全在讲学,旋乾转坤全在讲学。……此人生之命脉,宇宙之元气,不可一日息焉者也。李颐:《二曲全集》卷十二《匡时要务》。

60、 如果教养的“骨架”(即学生必须永远牢记的知识和技能)是稳固的,那么学校的整个“楼房”也是稳固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4页。

61、 【要教会孩子从容面对灾难】 我们遭受的灾难并不少,但我们接受的关于灾难的教育却少之又少!所以不光要教会我们的孩子从容面对灾难,全社会都应该接受关于灾难的教育。

62、 学校领导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既作为教师又作为教育者的技艺,才能充当教师和学生的优秀而有威信的指导者。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组织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师,不仅对上自己的课的孩子来说,而且对全校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应如此。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63、 摧毁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幻想,会使生活变得平淡无味。任何创作都必须先有幻想。在第一块砖还未砌好时,雷恩的幻想已经创造了圣保罗大教堂。尼尔:《夏山学校》,海南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10页。

64、 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陆九渊:《象山全集》三十四卷《语录》。

65、 我们不能从使每个人具有诗人的气质的观点来制订我们的教育,但是有些特性是普遍需要的,它们共同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这就是:活力、勇气、敏感、智慧。罗素:《教育与美好的生活》,见《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06页。

66、 然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夫人之生也,为动作也,非为知识也。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见《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009页。

67、 【播种真善美,才能生长真善美】 心灵是田地,良知是种子,信仰是阳光,美德是花朵,善行是果实。种花得花,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播种真善美,才能生长真善美。

68、 学习无处不在,生活中无处不闪现智慧的光辉。一个想获得智慧的人,并不是非要一个名师教导不可,也无须研读高深莫测的书籍,只要留心找到学习的方法,只要思想不蒙上过多世俗的灰尘。伊里奇:《哈佛的教育智慧》,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页。

69、 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是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的素养,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末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70、 【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目标怎么宏远,或者如何踌躇满志,而是善用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并且有最佳的发挥。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并且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71、 【投身大自然缓解压力】 大自然是慷慨的,去摸一摸草的温柔,嗅一嗅花的芳香,闻一闻鸟的心语,看一看夕阳的余晖,即便是看一看小小蚂蚁的无休止地劳作,也可让你感觉轻松无比,生活中的烦恼、工作中的沮丧何足挂齿。投身自然怀抱,饱览无限美景,享受心灵的净化,启发创造的灵魂。

72、 我们作教师的应当在自己的集体里发扬我们的教育道德,应当把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人道主义原则视为每个教师教育素养的最重要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3页。

73、 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页。

74、 持久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集中在严格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要使用心智,也使心智获得酬报。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75、 思维的目的要相当适当,才能够转化成手段,使手段体现适当的目的,或者,通过对目的的认识,又激发了为此目的服务的手段。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76、 对于最大限度地依靠认识机能和随意机能的学科,学龄期是教学的最佳时期,或者是敏感期。这些科目的教学也保证了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最优条件。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77、 兴趣如同锋利的器具,对不会使用者有危险。但是没有兴趣,只能做出拙劣的工作,不可能有教学的杰作。判断兴趣好坏的标准总是看是否使儿童卓有成效地成长。练习某一兴趣而无助于成长是放纵。为了最有利于成长应具备三个条件:经久不衰的兴趣;来自环境的需要调动内部最大努力的挑战;最终的成功。成长来自这三者。要使儿童沿最佳方向成长,需要社会环境和明智的引导。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78、 为了使集体受到教师的和谐一致的理想、信念、兴趣、趣味、好恶等崇高精神的鼓舞,需要些什么呢?首先需要教师具有高深的学问。用列宁的话说,要具有真正的学问。我们的教师必须深刻而又严肃地认识到我们是在用思想和知识教育人的这一真理。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08页。

79、 【教育工作是美丽的】 如果教师将工作当成苦役,没有体验到美感和幸福,没有体验到成功和喜悦,那么他不会有所成就,也不会得到学生的感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财富的最大化是不大可能的,但追求幸福的最大化却是可能的。教师的幸福是学生成长的迁移,是一串成熟的教育果实。

80、 劳动与智力生活的结合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发扬创造精神,进行钻研,开展试验活动,根据科学技术成就改进劳动——这是学校集体精神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孩子在干中思考,也在思考中干。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创造思考乃是能热爱劳动的源泉之一。我校全体教师认为,极为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让从学校投入生活的人都具有较高的劳动素养,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而且也会革新劳动。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81、 为儿童发展进一步学习的探索方法,看来是必要的——这个探,索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更为有效,不但容许儿童学习学校环境所提供的材料,而且要求儿童按他在解题中使用信息的方式来学习这些材料。“你怎样教儿童,教点什么?”依我看来,这是个紧要的问题。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40页。

82、 【真正的幸福在所求的少】 生命离不开水,欲望也可谓人皆有之;欲而有节,犹如清茶一杯,其味虽淡,却能滋润心田、滋养生命;而过度的贪欲则是一杯咸水,其味虽浓,却只会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即使给你一个太平洋,也无法消解那心头之渴。人生在世,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也要明白自己不需要什么;世间值得喜爱的东西实在太多,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本能,而明白自己不需要什么才是人生的智慧……幸福就常驻在一颗常常感恩、时时惜福的心境里。

83、 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学生应该首先尊重自身,没有这种尊重,没有对自身的美的热爱,人的文明就不可思议……是的,不应当害怕“对自身的爱”这几个字——它们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自豪感,是对于自身的良好开端的纯洁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84、 教育者必须具备感情移人他人心灵之中的能力,而且这种感情移人又必须进入教育对象届时的自我境地的心灵深处。除此之外,他还必须同时具备对青年生活的各个可能方面的灵敏性。这种灵敏性必须显示出那种得体的教育举止,即以对所观察的事物作出较有把握的反映的方式,得出对所影响的现象作出的适时的正确评价。凯兴斯泰纳:《教育者的灵魂与教师培训的问题》,见《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85、 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有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只有把劳动作为总的体系的一部分时,劳动才可能成为教育的手段。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版,第236页。

86、 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而且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15页。

87、 和问题教师打交道时,不要陷入木工活似的慢功夫,要直接果断地对质他们。迈克万:《卓越校长的7个习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88、 学会过好生活的唯一办法是实践过好生活。克伯屈:《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3页。

89、 教师应当密切注视每一个学生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技巧的情况,清楚地知道他对教材的哪些章节掌握得较好,哪些章节掌握得较差。但是这还不够。要知道,在学生的学习中可能发生变化,有时变好,有时变坏;这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忧愁、不良情绪、身体不好,等等)而发生波动。如果教师经常地、细心地观察自己的学生,就可能把知识评定上的错误降到最低限度。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3页。

90、 【总有一扇窗为你打开】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怎样肆虐,春风总会缓缓吹拂。当挫折接连不断,失败如影随形,当命运之门一扇接一扇地关闭,我们永远也不要怀疑,因为总有一扇窗会为你打开。

91、 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王夫之:《四书训义》卷五。

92、 注意儿童的环境是教师的第一职责,也是她的最重要的职责。虽然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如果教师不很好地注意环境的话,就不会对儿童的身体、智力和精神产生有力的和持久的效果。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著作精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1页。

93、 儿童有他特有的认识、思考和感情方式;再也没有比用我们的方式去代替他们的方式更为愚蠢的事情了。卢梭:《爱弥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

94、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学校学习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学生精神涣散的问题也更少。布卢姆,见《掌握学习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50-51页。

95、 在我们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的健全发展应当合而为一。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质。一个共产主义新人,并非所有良好特点和品质的机械堆积,而是他们和谐结合的统一体。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96、 【老师要勇于承认不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不足,这本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我们的老师总是以一副先知先觉的圣人模样,在学生面前故作高深,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牢固地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似乎自己就是知识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导致我们不敢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探讨、合作、互助、学习……不敢直面自己的不足,不仅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危机,老师的人格也会受到怀疑,而且老师固守着自己的面子,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要成为落伍者。

97、 家庭教育要则由父母躬亲施教,或者,倘若父母这方面没有时间,天资,或者意向,要则由父母延聘他人来协助施教。可是在由这些助手施行的教育中,一个很大的苦难随之而来——就是在家长和教师之间,权威性分割开来了。儿童一面要服从教师的规定,一面又得听从家长的心血来潮。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家长放弃全部的权威而托付给塾师。康德:《论教育》,引自杨自伍编:《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论人文与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98、 【赏识,别过了头】 禾苗干枯了,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不能太足,充得太足了就会爆胎。生命短暂,需要关爱,爱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教育固然需要慈母般的温存,也应当来点严父的“狠心”。温室中的幼苗鲜嫩可爱,烈日下的万物更加茁壮。赏识,来点理性吧,千万别过了头。

99、 儿童感到有兴趣的问题往往超出教学大纲或教科书的范围,但教师不要拒绝这类问题,当然,学生无力解决的事情除外。开展交谈可使知识深化,可发展学生的探索性思考,可对科学的巨大力量提高信念,可增强不断前进,不断加深认识的意向。赞科夫:《教学论与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页。

100、 我们劳动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每一个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地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E^1l『一我们认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者才是完成了自己的崇高使命,就是真真正正地使每一个少年、青年都在书籍和思想的世界里过着他个人的充满激情和欢乐的丰富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迷恋于一种艰巨而激动人心的脑力劳动,——而劳动教育的最深的根源也正在于此。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7页。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云社区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