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社区|二十五史名句欣赏【19】…… – 阿里社区

阿里社区|二十五史名句欣赏【19】……

二十五史名句欣赏【19】

1、 仁义岂有常哉,行之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

【注释】《周书·列传第八》。

【解析】贺拔岳被侯莫陈悦害死后,将领、官吏都四散奔逃,没有守着的。

赵贵对他的部下说:“仁义哪有永远不变的,行仁义就是君子,违背仁义就是小人。贺拔公以国士的待遇对待我们,我们又怎么能像众人四散逃窜呢?”于是,赵贵带部下收贺拔岳的尸首,纠合寇洛的军队到平凉,共同抗击侯莫陈悦。

2、 声有清浊,故协以宫商;形有长短,故检以丈尺;器有大小,故定以斛斗;质有轻重,故平以钧石。

【注释】《宋书·律历上》。

【解析】声音既有清亮,又有低沉,因而以宫商使它们得以区分;形体有长有短,所以用尺寸使它们得以度量;器皿有大有小,因此用斛斗使它们得以称量;物体有轻有重,所以用钧石来使它们得以衡定。由此我们知道制定律历,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把握。

3、 立非常之事,必俟非常之人。

【注释】《周书·列传第六》。

【解析】魏室丧乱氽朱荣与元天穆谋划攻入朝廷,讨伐叛臣,他征求贺拔岳的意见说:“现在国内盗贼蜂拥而起,王师屡战屡败。我想亲自率兵,赶到京师,清除君侧逆臣,平定外部叛乱,怎么才能取胜?”贺拔岳说:“办不同寻常的事,就要等待不同寻常的人。您的军马精良,如果首先举起义旗,定能克敌制胜。”此言鼓励支持氽朱荣的行动,表明贺拔岳的耿耿忠心。

4、 兵务神速,事贵合机。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七》。

【解析】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请求归附周太祖,太祖认为北豫州太远,难以接应,诸将没人敢去。李远说:“北豫州远在敌境之内,又有高欢屯兵河阳,按常理,实在很难救援。但军事行动贵在神速,事情贵在时机恰当。不入虎穴,又怎能得到虎子?我们若用奇兵出其不意,也许能成功。”此言表明李远熟知兵法,洞悉双方战况,能恰当把握战机。

5、 势得容奸,伯夷可疑,苟日无猜,盗跖可信。

【注释】《后汉书·冯绲传》。

【解析】如果客观形势可行奸邪,即使是伯夷这样的圣贤之人也值得怀疑。

如果心无猜忌,即使是盗跖这样的奸恶之人也可以信赖。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国家财政收入锐减。所以每次出兵打仗都得从公卿的俸禄中筹备军费。但是前线的将领与后方的宦官又经常克扣军资。于是诬告将帅挪用军费成为打击别人的方法,使皇帝难辨真伪。车骑将军冯绲为官廉洁清正,他出征武陵前为了防止别人诬告,便在给皇帝的信中说了“势得容奸……”的话,并请求皇帝派人监督军费开支,以免授人以柄。后来,尚书朱穆果真状告冯绲贪污军资,但由于冯绲有言在先,故桓帝未加怪罪。冯绲的话表明对别人的评价不能建立在主观好恶上,信与疑一定要建立在客观事实与理性思考的基础上。

6、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注释】《后汉书·马援传》。

【解析】大丈夫立志,当成高远之势,穷更坚毅,老更雄壮。宁知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马援在任郡督邮时,曾押送犯人到洛阳,马援同情那些死[犯,就都放跑了他们,自己也逃亡至北地郡。后来皇帝大赦天下才免除了马援的罪行。马援就在当地放牧,先后有数百家宾客归附他。马援带领他们游牧于陇汉之间,时常用这句话来激励宾客们,以图共勉。

7、 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

【注释】《后汉书·张宗传》。

【解析】一个人竭力拼搏,一百个人抵挡不住;一万人冒死奋战,可以横行天下。邓禹的大军在攻打枸邑城之前,为了防止农民义军的追赶,打算派一员大将断后,但是没有一员大将愿意断后。张宗得知后毛遂自荐,主动要求断后拒敌。邓禹对张宗说:“将军军中也有自己的亲属与伤病人员,怎么不为他们着想呢?”张宗就说了上面的话,他认为只要大家戮力同心,拼死拒敌,一定会打败敌人。最后,张宗率众断后,终于出色地完成了拒敌任务。张宗的言行体现了他辞易就难、勇冠三军的大将风范。

8、 有国必依山川而为固,山川作变,不亡何待?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

【解析】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国家依靠山川险要而坚固,山崩川竭了,不灭亡还等待什么?僧绍认为天地之气,有其阴阳的顺序,顺序改变了,就会出现山崩川竭的现象。他举了夏、殷、周、汉灭亡的例子,并预言刘宋王朝不久也将灭亡。这种观点依天时论人事有一定的局限性。

9、 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

【注释】《汉书·韩信传》。

【解析】兵法上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境而后存。这是因为破釜沉舟、背水而战更能激发士兵们求生的愿望,从而奋勇杀敌,一举下敌。韩信背水列阵,从表面上看犯了兵家大忌。但是,韩信深知汉军大部分是收编俘虏的乌合之众,对于这样的军队,如果不置之死地,激发他们为生存而战,他们就会畏缩不前,甚至临阵逃脱。故须对症下药,灵活运用,才能驱市人而战,取得胜利。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一】

10、 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

【注释】《后汉书·刘陶传》。

【解析】如果爱好不同,即使是与富贵者相交也不愿意同流合污;如果志趣相投,即使与贫贱者相交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意愿。刘陶为人耿直,不拘于小节,交友唯求志同道合之人,深恶阿谀奉承之辈,不喜随波逐流,只好特立独行。这种“富贵不求合,贫贱不易意”的做法,正体现了他的交友与做人准则。

11、 为法者施而观之,不便则改。

【注释】《魏书·献文六王列传》。

【解析】无论是什么法律制度,在刚刚制定的时候都是不完备的,都有待于完善。英明君主在法律实施初期往往边实施边观察,发现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立即改掉。这样经过不断地完善修改,才能使一项法律更好地发挥出它的效力。

12、 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注释】《史记·货殖列传》。

【解析】这里讲贫富的法则是天然存在的,不是别人可以赐予或可以剥夺的。巧慧聪明的人财富有余,笨拙愚昧的人衣食不足。为了证明这个道理,司马迁举太公望吕尚的例子。太公望被封在营丘(今山东淄博),那里本来土地盐碱、人烟稀少,但太公鼓励当地妇女从事纺织、刺绣,并使技巧达到精妙;又组织人们贩运渔产和海盐,结果齐国很快富裕和发展起来。

13、 士之为行,在家必孝,处朝必忠,然后身荣于时,名扬后世矣。

【注释】《魏书·世祖纪》。

【解析】这是封建社会世大夫处世立身的普遍原则:讲究至孝至忠,生时荣华富贵,死后万世流芳。因此帝王往往也以此来评判和笼络臣下。

14、 天地之所贵者生也,万物之所尊者人也,役智穷神,无幽不察,是以动作云为,皆应天地之象。

【注释】《宋书·律历中》。

【解析】天地中最为宝贵的是生物,而万物中最应尊崇的则是人。人们运用智慧,殚思竭虑,没有不能体察到的,因此各种动作行为,都是与天地出现的征象一致的。当时的人们认为,尽管人是万物之灵,但他们的行为是上天的旨意,与上天表现的征兆是一致的。正是由于阴阳二气陶育了万物,使得万物得以发展、壮大,同样也陶育了人们的行为。

15、 兄弟缉穆,则贻厥万世。若内自相图,则祸不旋踵。

【注释】《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光》。缉(jf):通“辑”,和睦。兄弟和睦相处,则可以使基业延续万代;如果内部互相图谋,那么祸乱马上就会出现。

【解析】吕光病重,立太子绍为天王,吕纂为太尉,吕弘为司徒。召见纂、弘,说太子没有治理混乱局面的才能,不过他是嫡出,按常规应该立他。周边有强敌,人心不定,希望他们能和衷共济。绍依靠两位兄长,完全信任他们,说即使他们图谋害我,我也不会反抗。终于吕弘挑拨,吕纂害绍。吕光让有势力的儿子为将,无能的儿子为主,是多么错误。

16、 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注释】《汉书·张良传》。

【解析】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加封功臣。功臣中大多是跟随刘邦出生入死、驰骋疆场的战将,而张良独以其奇策妙计被封为留侯。众将都认为张良没有战功却位及侯是不合理的。刘邦就说,张良虽未冲锋陷阵,但照样功高盖世,因为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他的指挥下,汉军能够出奇制胜,一举下敌。单从刘邦对张良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张良杰出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是汉家天下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

17、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注释】《史记·项羽本纪》。大行:指干大事。行:行为,作为。细谨:细枝末节、小节。辞:拒绝。让:责备。做大事不拘小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解析】樊哙虽然是个杀狗卖肉之徒,却很有见识。刘邦在鸿门宴上害怕被项羽手下谋杀,于是借上厕所的机会准备逃走,但他又担心没有向项羽告辞,有失礼仪。樊哙以此言相劝,意思是说,如果要干大事业,就不能婆婆妈妈去顾及许多细枝末节。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怎么顾得上礼貌呢?刘邦如果真的为了礼貌而回帐中告辞,恐怕早就被项羽杀掉了,那么也就不会有汉家的天下了。

18、 在上则引其类,在下则推其类。

【注释】《汉书·楚元王传》。

【解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与小人都有自己的同伴。但君子绝不结党营私,他们发达时就寻找同类的贤能之人共图大业,潦倒时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勉励,共同上进。刘向认为,贤德之人,戮力上国,毫无邪心,故不结朋党,讲团结但不勾结;而小人恰恰相反。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道理。

19、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注释】《史记·韩长孺列传》。鲁缟(ga。):鲁国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十分轻薄。冲风:猛烈的风。漂:通“飘”,飘扬,吹动。

【解析】在对待匈奴问题上,韩长孺力主和亲。他指出,汉军深入匈奴腹地作战,劳师远征,定会人疲马乏,这就如同强弩发射的箭飞到末程,连鲁国的白绢也射不穿;猛烈的风吹到最后,连飘起鸿毛的力量都没有了。这形象地指出了出兵匈奴劳师远征的不利因素。

20、 违义怒邻,取亡之道。

【注释】《晋书·载记第二十五·冯跋》。违背道义和惹怒邻国,都是自取灭亡。

【解析】冯跋、高云杀慕容熙,云死跋立,仍称燕国。北魏遣使到燕,冯跋不向魏称臣,怒而不见使者,又听从冯懿意见扣留使者。适值赤气升腾,太史令张穆说这是兵气,北魏势力强大,我们与它断绝关系不对。从来没有不与邻国交好的国家。我们应放还使者,与北魏修好结盟。跋还在考虑,北魏已经打过来了。居家说“远亲不如近邻”“千金买屋,万金买邻”,建国更应注意睦邻友好。

21、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意非言不宣,言非笔不尽。

【注释】《梁书·侯景传》。

【解析】意思是,书写创作不能充分表达言语的意思,而言语又不能充分表达人的思想。然而,人们的思想,如果没有语言就得不到表达,而语言不通过写作也不能呈现。这里阐述了“言”与“意”之间的矛盾性。确实,人们在想象某些事物的时候,可谓才思泉涌,但若下笔去描述时,就显得捉襟见肘,往往不能尽其一二。然而明知有这样的弊端,人们仍然不得不依靠“言”和“笔”来表达思想。只有这样,人们之间的思想才能得以交流。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22、 应龙以屈伸为神,凤凰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

【注释】《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解析】吾桀为太守,召谢谭为官,谢谭称病推辞,吾桀劝诫他说:龙以能屈能伸为神明,凤凰以鸣声悦耳而显贵,大丈夫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呢?一个人有才能,要体现出来,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才实现了自身价值。否则,不能造福别人,造福社会,他的才能也是没有价值的。

23、 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

【注释】《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蹈:遵循、实行。背:违反,违背。

【解析】袁绍攻城围臧洪,臧洪失败,其邑人陈容钦佩臧洪,在臧洪被杀之际,陈容对袁绍说:仁义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定义,遵循它就是君子,违背它就是小人。我愿意与臧洪同死,也不愿与你共生。陈容把仁义和大丈夫诠释到了极致,也正因为仁义的“无常”,才显出君子的高尚情操和可贵品质。

24、 爱而不教,终至凶戾。

【注释】《后汉书·何敞传》。

【解析】对于子女,父母如果只一味溺爱而不教诲,最终将陷子女于灾难之中。汉和帝时,窦宪专权,尚书何敞上书窦太后,请求抑制窦氏兄弟的气焰,并以郑武公溺爱少子叔段、卫庄公溺爱庶子州吁的事例,说明“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的道理。但何敞的建议未被采纳,反招致窦宪的报复。但最终事实证明了何敞的正确性,窦宪兄弟的嚣张气焰最终被刘姓所灭。

25、 千金可失,贵在人心。

【注释】《南齐书·胡谐之传》。

【解析】这是史官对胡谐之的评价。胡谐之,豫章南昌人。善于处世,曾为高帝之子萧赜所重,出任北中郎征虏司马,扶风太守。武帝继位,永明六年,欲选谐之为都官尚书,但谐之荐王俭,遂被任为太子中庶子。谐之善于处世,武帝又以旧遇相待,所以朝士多与交往。因此史臣评论他的成功之道是“千金可失,贵在人心”。

26、 但务吹毛求疵,擘肌分理,运挈瓶之智,徼分外之求,以深刻为能,以绳逐为务,迹虽似于奉公,事更成其威福。

【注释】《梁书、贺琛传》。吹毛求疵:喻故意挑剔。擘肌分理:擘(b。),指剖析。比喻剖析精细。

【解析】这也是贺琛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提到的弊端之一。他指出当时的皇帝可谓废寝忘食,日理万机,然而却由此给下官以可乘之机。当时的一些官员乘机兴风作浪,借执行公务之名,来排除异己,打击同类,虽然他们能尽心尽力,剖析精细,但却给下层人民造成了无尽的灾难,也由此而树立了他们的淫威。

针对这些丑恶现象,贺琛认为应“责其公平之效,黜其残余之心”,这样才能使官员恪尽职守,而无“侥幸之患”。

27、 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

【注释】《汉书·景帝纪》。

【解析】此语出自汉景帝后元二年的诏书中。景帝刘启针对当时农业欠收、百姓贫病、官吏贪暴的现实,提出了自己的施政理想,设计了一个强不凌弱、众不欺寡、老有善终、幼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并希望通过治理达到这一目标。

但是这种纯粹乌托邦式的社会根本无法在封建社会中得以实现。

28、 众怒如水火焉。

【注释】《魏书·李崇崔亮列传》。

【解析】民众在被激怒的时候,就如同水火一样势不可挡。以此来比喻民众力量的强大。古人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道之君都能重视民众的力量,认识到“民为贵,君为轻”的道理。

29、 礼所以安上治民,弘风训俗,经国家,利后嗣者也。

【注释】《梁书·徐勉传》。

【解析】这里说明了“礼”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安定社会,弘扬风范,训导习俗,同时还有治理国家、造福后代的功效。确实“礼”具有其他任何制度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唐虞三代,咸必由之”。然而,“礼”的有效实施,也必须建立在人们的生活安定、无饥馁之忧的基础上,所谓“仓瘭实然后知礼节”。

30、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注释】《史记·魏世家》。

【解析】这是中山相李克教导魏文侯所说的话。家境贫寒就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渴望有才能的宰相。这表明国家也如同小家庭一样,急风暴雨之时,最需要的是能够默默掌握风雨飘摇中的小舟的舵手。

31、 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注释】《汉书·项籍传》。

【解析】项羽攻入咸阳后,韩生劝他定都咸阳,以图霸业,而项羽却坚持衣锦还乡。项羽的浅薄短见使韩生大失所望,所以他气愤地说楚人是玩把戏中的猴子,虽然戴着人的帽子,但毕竟是猴子。韩生以“沐猴而冠”来讥讽项羽胸无大志,不可理喻。项羽听了大怒,把韩生杀掉了。但韩生预言的项羽的结局却完全应验了。

32、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注释】《晋书。列传第六·卫罐》。愠(yun):怨恨。生气。别人的才能不如自己,情感上完全可以宽恕他;别人无意中有所冒犯,能够理智地排遣不满情绪,所以终生没有欢喜或者愠怒的表情。

【解析】卫玢风神秀异,人们誉之为“明珠”。好谈玄理,但体弱多病,母亲不许他多说话,亲友相聚,发言令人叹服。长史谢鲲雅重卫玠,王敦一见即十分欣喜,与之言论终日。玠知王敦不忠,便不愿依附于他。上面这句话说的是他的处世态度,正与此相合。

33、 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注释】《三国志·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解析】郭嘉跟随袁绍时,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睿智的人慎重地选择君主,所以他的进谏、策略才能被采纳,才能建立功名。”所谓“良将择主而侍,良驹择主而骑”,没有伯乐的赏识与重用,千里马无法发挥才能。郭嘉看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无法与之成就大业,于是归随曹操。

34、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虽然没有丝竹乐、管弦乐齐奏的盛况,但喝一觞酒,吟咏一首诗,也足以畅叙深沉的情怀。

【解析】永和九年,汀左名士在会稽山阴县兰亭宴饮,群贤毕至,少长成集,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抒写了这次宴饮的感遇。这句话写出了江左名士别致的情怀,亭巾设宴,聆听山水清音,反映了他们新的审美取向。不同于豪门张灯结彩,花天酒地,简单的形式带给人更丰富的心理感受。

35、 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愿也。

【注释】《梁书·马仙埤传》。

【解析】马仙埤本侍奉齐明帝,后因战败,建康失陷,于是解兵归罪于梁高祖,然而梁高祖没有怪罪他,反而劝慰他,并待之以礼,遇之甚厚。因此马仙埤认为“蒙大造之恩”,受到梁高祖的赏识,虽屡建战功,但未尝言功,当别人问他时,他才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确实,一个人如能真正被了解,被赏识,是很不易的,而他能知恩善报也尤为可贵。这里也体现了古人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

36、 君不授骥以重任,骥亦俯首裹足而去耳。

【注释】《后汉书·郅恽传》。

【解析】君主不重用有才能的臣下,臣下肯定会另觅明主,抱才而去。汉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有志之士希图投奔明主,建功立业,一展雄才大略。

郅恽去投奔逯并,但逯并只封了他很小一个官。郅恽就以千里马为喻说明奇才须明主重用,才能脱颖而出,为国之栋梁的道理。

37、 渭以泾浊,玉以砾贞。

【注释】《后汉书·党锢列传》。

【解析】渭河由于泾水的污浊才显出它的清澈;美玉与砾石相比才更显其纯贞。范晔以此来说明以李膺为代表的党人,与宦官等邪恶势力相比,才更显其忠直高洁。

38、 古人能以寡制众者,皆由预睹成败,决必然之策耳。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一》。睹:察看。

【解析】东魏派尧雄等人攻打颍州,颍州史贺若统占据颍川向宇文贵投降,宇文贵从洛阳率二千兵马援助他。此时,东魏又派任祥带四万军队与尧雄的两万人合并,宇文贵的部下都认为敌众我寡,不应该战。但宇文贵说:“古代能以少胜多的人,都是由于预见到事情的成败,并做出果断的决定。”这句话反映出宇文贵看到了隐伏的战机,所以灵活行动,随机应变。

39、 礼者身之舆,敬者行之本。

【注释】《魏书·李顺列传》。

【解析】对于一个人来说,礼、敬是他为人处世的根本。儒家强调以仁礼服天下,这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吾以礼待人,人终以礼还我。没有对他人不礼不敬而能够长久享受福禄的。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二】

40、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注释】《汉书·枚乘传》。

【解析】要想人不闻,不如己勿言;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劝谏吴王,赶快放弃谋反的念头和计划,否则,只要有谋反的言行,就会被别人知道,从而败露阴谋。这一句名言具有普通意义。

41、 人情挫辱,则义节之风损;法防繁多,则苟免之行兴。

【注释】《后汉书·杜林传》。

【解析】人情受到挫折与侮辱,讲正义、重气节的风气就会受到损害;法律条文太多,那种企图侥幸逃避惩罚的行为就会泛滥。光武帝年间,大臣们曾向刘秀建议严罚峻典,以震慑作奸犯科之人。大臣杜林极力反对,他认为因为很小的过错而重罚于人,就会伤害人民的感情,使忠义之风衰退,因此现行法律不能轻易变动。杜林的言论阐明了人情与义节、行为与法律的辩证关系,不能偏向任何一面,要有一个适当的度。

42、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注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刚洗过头的人必定要弹一弹帽子再戴,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抖一抖衣服再穿。

【解析】这句话极形象地表现了屈原不与污浊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高洁的品质。当屈原独自徘徊江边,一位渔翁对他说:“圣人不拘泥于事物,应能随世道转变。世道混浊,你又何不推波助澜?众人皆醉,你又何不一同沉醉?为什么要守身如玉而弄得被放逐?”屈原以此语回答,表示自己宁愿投身长流的江水,也不愿让自己高洁的品质蒙辱。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体现了屈原的人格魅力。

43、 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

【解析】针对韩信表达的忠于汉王之情,蒯通指出,当初张耳、陈余还是百姓的时候,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后来因救钜鹿之围等事发生争执,两人结下怨仇。张耳背叛项王,提项婴的头逃跑,降了汉王,汉王借了他的军队杀死陈余。

这两人的交情可谓深厚,为何反目成仇?祸患产生于两人争夺权势时贪得无厌,而又各怀鬼胎。他暗示韩信拜立为齐王,是自己贪功重名之心作祟,终会引起汉王的不满,威胁自己的地位。

44、 忠臣不必亲,亲臣不必忠。

【注释】《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解析】杜恕说:忠臣不一定亲近你,而亲近你的人不一定是忠臣。忠臣大多性格耿直,不会阿谀奉承,而终日投其所好的人必有私欲,只想着为自己谋利益。杜恕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忠”与“亲”的对立关系。所以,作为君主,要有一双慧眼能识别忠臣与小人,不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45、 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

【注释】《史记,殷本纪》。君国:作国家的君主。子民:以民为子,爱护百姓。君、子都是名词当做动词用。王官:在朝廷做官。

【解析】古代圣贤,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特别关注。这是伊尹对商汤说的两句话,意思是:作为国家的君主,治理国家要爱护百姓,视民如子,这样为善的人就会来朝廷做官了。它特别强调当政者的垂范作用。

46、 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九·嵇康》。气息平静精神虚空的人,不留心于世俗之崇尚;明白聪慧心怀宽阔的人,情感不受欲望所支配。

【解析】嵇康飘逸俊迈、卓尔不群,然而恬淡寡欲,以形骸为土木。他著《养生论》,这句话表明了他的精神追求。不与世俗苟同,才能挣脱名教束缚,回归自然本性;不受欲望支配,才能真正辨明贵贱,弄通事物情理。之后可以达到不违背天道、无所谓是非的境界。

47、 人各有能,兹言乃信。

【注释】《南史·列传第九》。

【解析】《南史》作者李延寿纵观谢氏家族的兴衰败亡,感慨万分,发出了如上感叹。常言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技能,这是确实的。谢灵运以诗闻名,谢裕以德行传美誉,而景先又以节义称美名。

48、 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

【注释】《汉书·文帝纪》。

【解析】古代圣贤之君治理天下,都喜闻己过,虚心纳谏。尧在朝中设进善之旌,舜在朝中立诽谤之木,所以能够听到大臣们的真实汇报,从而国泰民安。

汉文帝刘恒称帝后,废除了先帝留下的“诽谤妖言”之罪,鼓励大臣与民间人士大胆进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认为古人尚能虚心纳谏,而称帝却设“诽谤妖言”罪,这使得贤良之士不敢直言,皇帝无从知道自己的过失,从而给国家带来祸患。刘恒的这种观点与举措,在中国封建君主中是极为难得的,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风范。

49、 圣王乐闻其缺,故有箴规之道;忠臣愿竭其节,故有匪躬之义也。

【注释】《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箴:规劝。

【解析】高堂隆进谏曹操说:圣明的君主乐于知道他的缺点,所以才有规劝之道。忠臣愿意殚精竭虑,所以有呕心沥血之义。凡事都有两方面,君明则臣直。这样的君臣关系才能有益于国家。高堂隆是希望曹操虚怀若谷,广开言路,使臣尽其言,竭其节。

50、 故厉已温习,非欲诋诃古人之得失也。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七》。诋(dT):毁谤。

【解析】张耀喜欢读《春秋》,每个月读一遍,当时的人把他比做贾梁道。赵颜深曾经对他说:“你研读《左氏》,难道是求服虔、杜预的批谬吗?”张耀说:“只是为了那样吗?左氏春秋,完备地叙述了当时的事情,坏人可以以此自戒,好人可以自勉。所以我一遍遍地温习,并不是想指斥古人的得失。”这句话表明张耀刻苦研读,提高自身修养的精神。

51、 迷而知反,得道未远。

【注释】《魏书·宋翻列传》。反:返。

【解析】走错了路而知道改正,那么离走上正确的道路就不远了。一个人生在世上,难免会犯错误,会做错事、说错话或走错路。然而错了不怕,只要能及时改正,悬崖勒马,迷途知返,那么一切都还来得及。“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怕的是一错再错,不懂自省,直至败亡。

52、 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注释】《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王导》。悠悠:众多的样子。随随便便,不负责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智者之口。【解析】庾亮拥兵镇外,有人说他会起兵反叛,劝王导提防他。王导虽对庾亮的地位心有不平,但还是说了这句话来平息流言。早在过江之初,诸君新亭对泣,王导就愀然变色,呼吁群臣戮力同心,辅佐王室光复神州,批评他们像楚囚一样对泣,不满他们伤感于景物变化的“悠悠之谈”。

53、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注释】《汉书·元帝纪》。

【解析】百姓乐于在故土安居,不轻易迁移,这是他们的本性;骨肉亲情相依为命,这是人民的愿望与要求。此句出自汉元帝永光四年的诏书中,阐明了他对农民安土重迁与国家治理关系的认识。在封建宗法制社会中,农业占主导地位,因此,农民十分看重能否在故土安居乐业,而害怕流离失所。对于统治者来说,农民离开故土流浪,会给农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会影响社会治安,增加不稳定因素。汉元帝正是出于这种初衷而颁布此诏的。

54、 虚己以求过,明恕以思咎。

【注释】《魏书·高祖纪》。虚:虚心。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咎:过失。

【解析】虚己以听,谦虚求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做君主的立身之术。

人无完人,君主亦然,能够容纳不同意见,勤于自省方能成就大业。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55、 器有要用,则贵贱同资;物有适宜,则家国共急。

【注释】《宋书·范泰传》。

【解析】器皿只要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无论是贵重的还是低贱的,都会有同样的价格;东西如果有用,那么家和国都会把它当做急需的。这里也体现了范泰的一种观点,那就是无论事物高低贵贱,只要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急切需要,那么它也就是珍贵的。这也是一种实用的观点。如若体现在用人上,那就是不管你的地位、出身如何,只要你有才学,同样是国家的栋梁,是精金美玉。

56、 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注释】《后汉书·班超传》。

【解析】水至清则无大鱼,政至察则下不和。为政之道,理当平易近人,宽恕小的过失,把握大的原则。任尚接替了班超的职位后,就治理西域一事向班超请教方法。班超认为,塞外诸国,常怀二心,在处理与他们的关系时,不可过于苛刻认真,应当宽简疏荡,恕小过而总大纲。任尚不以为然,后来,在他治理西域时因为政无方导致西域诸国降而叛乱。等再想起班超的话,为时已晚。班超的话说明,统治者为政应当总揽大局,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这样才能纲举目张,游刃有余。

57、 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注释】《三国志·后妃传第五》。

【解析】这是曹操赞赏卞皇后的话:怒不形于色,喜时做事不失分寸,所以这是最难的。确实,遇事不惊、处变不乱、镇定自如、从容大度不仅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涵养和能力。然而这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所以曹操特别欣赏卞皇后。

58、 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注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解析】这句话谈古人的名节观。君子为正义而殉难,视死如归,活着受侮辱,不如赴死更光荣。古人把名节看得重于生命。这种认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造就了中国古代许多仁人志士。

59、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注释】《梁书·文学下》。

【解析】唯有文章的作用,可谓经典著作的分枝,五种礼仪要凭借它来完成,六种法典要靠它来发挥作用。朝廷君臣的功业之所以能够显赫于世,国家军政大事之所以能够天下晓明,翔实地追溯其本源,全部是从经典著作中衍化而来的。这是刘勰在其《文心雕龙·序志》中提出的,他认为文章是经典的枝条,对于军国之治、君臣之礼,关系极为重大。

60、 王者治天下,以安民为本。

【注释】《魏书·崔玄伯列传》。本:根本。

【解析】“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一直是统治者奉为典常的重要思想。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谚语不难看出人民的重要性。所以每个朝代开国之初,统治者们几乎都把是否能够得到民心视为是否能够稳固政权的关键。

61、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注释】《史记·孝文本纪》。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任何事情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解析】这是文帝对于农业的地位——也就是农业在当时政治事务中的作用的一个精确描述。他不但肯定了“农,天下之本”的命题,而且突出强调它的重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为传统农业国的中国,农业在历代统治者心目中受到的高度重视。

62、 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注释】《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解析】陈寿不仅指出关张的优点:羽报效曹公,飞义释颜严,并有国士之风。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即关羽刚烈并且矜持傲慢,张飞暴躁并且不讲恩德,这些缺点导致了他们最后的失败。陈寿对关、张的评价也为世人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全面地认识自己,克服性格中的弱点,避免它所带来的危害。

63、 明者防于无形,治者制其未乱。

【注释】《隋书·列传第四》。

【解析】于义之子宣敏任都尉后,上疏文帝:明达的人防患于未然,有为的人不等到国家混乱才治理。意即有深谋远虑的人能居安思危,而不等到木已成舟,悔时已晚。我们也需要这种忧患意识,思想要在行动之前,否则只能亡羊补牢。

64、 明君不恶切悫之言,以测幽明之论;忠臣不顾争引之患,以达万机之变。

【注释】《后汉书·冯衍传》。悫(que):诚实。

【解析】贤明的君主不厌恶切中时弊的实话,从而懂得深刻的道理;忠臣不顾直言犯上招致灾祸,以此来明白万物变化的原因。更始皇帝刘玄任尚书仆射鲍永为大将军,镇抚北方。冯衍为鲍永出谋划策,劝他忠直从政,完成更始皇帝交给的任务。此句就是冯衍对鲍永所讲的第一句话,阐明了明君与忠臣对于谏言的正确态度。

65、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注释】《后汉书·杨震传》。

【解析】灾祸与幸福不是无故降临的,都是人自己的行为招来的。汉桓帝经常以私访为名出游,杨震的儿子杨秉以尚书的名义力谏,劝桓帝不可扰乱尊卑次序,或以一己之私欲而使国家无主,朝政废弛。杨秉以“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来劝桓帝不可咎由自取,甘蹈覆亡。

66、 经邦创制,固与俗而推移。

【注释】《隋书·列传第三十三》。

【解析】这是虞世基在《讲武赋》中的观点,他认为:经营国家创立制度,要因时而异,与风俗相随,不可一成不变。例如,夏商是中国的奴隶社会,实行的是井田制和世袭制。此前的尧、舜、禹时代,则实行禅让制。时代不同必然要求采取不同的社会制度,风俗也必然有所变化。否则制度和风俗都不会持久。

67、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注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国家强盛依靠忠臣良将的团结一致,尽忠报国。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就演绎了一曲“把国家存亡放在前头,把个人恩怨放在后边”的爱国主义赞歌。正是由于蔺相如顾全大局、不计私怨和廉颇勇于认错、负荆请罪,赵国才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国阻挡秦兵东进的屏障。

68、 若遭遇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

【注释】《宋书·列传第五》。

【解析】这是南朝王镇恶少年时之壮语。王镇恶,北海郡人,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认为不吉,而其祖父奇之,说:“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儿亦将振兴吾门矣。”于是改名为镇恶。13岁时,前秦败亡,关中骚乱,流亡于崤、渑之间。曾寄食于渑池人李方家,李方善待之,这句就是镇恶对李方说的话。

69、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注释】《汉书·景帝纪》。

【解析】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黄金珠玉,既不能充饥,又不能御寒。把它们作为货币来流通,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种观点体现了汉景帝的农本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景帝自始至终重视农业生产在巩固统治、安定社会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景帝的主张是有其历史合理性与积极作用的。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三】

70、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注释】《魏书·食货志》。匮:匮乏。

【解析】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勤劳是立身之本,能够付出辛勤的劳作,才会获得收获的喜悦,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延续已经证明了这句话的真谛。

71、 天下有道,庶人不议。

【注释】《宋书·王敬弘传》。

【解析】这是南朝宋王敬弘答文帝的话。王敬弘,琅琊临沂人,在朝中曾做侍中、左光禄大夫。敬弘性格恬静,喜欢山水,所居舍亭山,林涧环周,有登临之美,因此,当时的人称他为王东山。文帝曾问他为政得失,敬弘回答说:“天下有道,庶人不议。”话语虽少,但切中要害,文帝认为他的话很高明精辟。

72、 圣人虚其心而实其腹。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五》。

【解析】徐之才曾和从兄徐康造访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的宅第听《老子》。

周舍给他们备了饭,就和徐之才开玩笑说:“徐郎不用心思考义,只是吃饭。”之才回答:“我听说圣人虚心而饱腹。”这句话表现出徐之才聪颖机智,善于随机应变。

73、 难者必明其据,说者务立其义,浮华无用之言不陈于前,故精思不劳而道术愈章。

【注释】《后汉书·鲁恭传》。

【解析】驳论时必须有明确的论据,立论时必须有充分的道理,不说浮华而没有价值的话。这样,别人用不着殚精竭虑就可以接受深刻的道理。汉和帝永元十一年,中散大夫鲁丕与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人在朝堂上相互争论问题。

和帝十分赞赏鲁丕的观点。鲁丕散朝之后对和帝说了上面的话,建议和帝要广开言路,听取各派意见,不能因为发表不同观点与意见而加罪于臣下。

74、 欲求子孝必先慈,将责弟悌务为友。虽孝不待慈,而慈固植孝;悌非期友,而友亦立悌。

【注释】《宋书·颜延之传》。

【解析】这是颜延之闲居时所作的《庭浩》中的话,旨在说明言传身教是一种较好的教育方法。只有你以真心看待别人,以慈爱的语言抚慰别人,你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所谓“欲求子孝必先慈,将责弟悌务为友”,只有你真正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才能有效地劝说别人,也才能使别人信服你。

75、 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注释】《汉书·邹阳传》。

【解析】兼听则明,偏听则乱;独断专行会萌生祸乱。邹阳认为君臣应该感于心,合于心,志同道合,坚如胶漆。建立彼此间的信任,上下无猜,虽昆弟不能离间的牢固情感。如果君主偏听偏信、独断专行,就会给奸佞之人造成可乘之机,终至祸乱国家。邹阳的主张包含了许多民主的成分,这在封建专制社会中实属不易。当然邹阳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他的观点。但邹阳所提到的那种坚如磐石的君臣情谊,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是很难实现的。

76、 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矣。

【注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此语出自《韩非子·说难》。认识事物并不太难,而如何处置所知却很难。

【解析】这里指出认识事物和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去的差异。“识”不难,但“施”却不易。进谏的困难在于如何迎合君主的心理,知其君主的心理并不难,博得国君的欢心,却要花一番大气力。

77、 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注释】《魏书·列传第七十八·校勘记》。

【解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丈夫胸怀磊落,心思澄静,坐拥书城,傲视天下,不为声名所累,不为权利所诱,四海之内,有几人矣?

78、 穷兵极武,仁者不为。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九》。穷、极:尽。

【解析】赫连达跟从大将军达奚武攻打汉中,而萧循拒守汉中拖延时间,以等待援兵。达奚武问诸将进退的策略。开府贺兰顾德等人认为粮食就要吃完了,应急速攻打,夺取汉中。赫连达不同意,他说:“不进行战争就能夺得城池,这是上策。……用尽兵力,耗尽武力去攻城,仁者不做这样的事。况且敌人的兵马还强,城池也坚固,攻打它,即使能胜,也将是两败俱伤。”

79、 古人之畏乱也。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

【解析】古人担心祸乱,今人也如此。和平安定的生存环境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追求的。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史实,让人类对祸乱产生了共同的畏惧感。人们渴望有稳定的环境,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古人的经验证明国家的发展是以稳定为前提的。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是更艰巨的任务。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心声。

80、 直谅多闻,古之益友。

【注释】《汉书·楚元王传》。

【解析】论语日:“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即与忠诚耿直、博古通今的人做朋友,可以受益无穷。而刘向正是这样的人,他对汉室江山忠贞有加,屡次上书,直言相谏,劝成帝收回王权,以免大权旁落外姓手中。刘向见多识广,博闻强记,他的论证引用大量史实中的经验与教训,雄辩滔滔,有策士风范。只是汉成帝未能认识到刘向进谏内容的重要性,没有把他当做益友来对待。

81、 丈夫立志,当死生以之耳。

【注释】《周书·列传第三十四》。

【解析】武陵王纪在蜀称制,任刘璠为中书侍郎,多次召他回来,使者往返八次,他才到。但刘瑶仍苦苦相求要回去,中记室韦登私下里对他说:“你如果不留下,会招致大祸。不如我们共同构筑大厦,使自身得到美誉。”刘瑶正色说:“我怎么能因宠辱安危改变心志。大丈夫立志,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大王对天下人施仁义,最终不会在我身上逞其私志。”

82、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注释】《梁书·徐勉传》。籯(ying):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

【解析】这句话最早出自《汉书·韦贤传》。意思是留给子孙很多的金钱财富,不如留给他一部经书。因为金钱满籯,虽然宝贵,但它毕竟是身外之物,只有知识才能给人以力量,才能使人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俗话说“子孙自有子孙福”。如果子孙会赚钱,给他留以钱财也无用;如果子孙不懂克勤克俭,给他留以钱财也自然无用。只有经书,给子孙以知识才能使子孙终身受益。

83、 朝野一礼,则家无殊俗。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四》。野:民间。

【解析】朝廷与民间的礼法制度相同,因而私家没有不同的习俗。古代中国,以礼治国,国君用统一的礼法制度进行统治。他们希望礼能统一人民的行为,使人民不敢反抗。这是一种愚民政策,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对人民施行的精神统治。

84、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注释】《汉书·张良传》。

【解析】忠言尽管刺耳难听却有利于立身行事,猛毒的药剂尽管苦口难咽却有利于祛病。此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刘邦攻入咸阳后,看到“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就准备留在宫中享乐。大将樊哙劝刘邦不可贪恋咸阳,久留宫中,但刘邦充耳不闻。张良就给刘邦分析了秦亡的原因,指出如果刘邦贪图享乐,就会蹈秦亡之辙。劝他听取樊哙的忠直之言,以成霸业。刘邦这才有所醒悟,听取了樊、张二人的忠告。

85、 人生免饥寒幸甚,岂望富贵。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八》。

【解析】柳元景少时家境贫寒,一日天寒日暮,在大雷岸边徘徊,心中充满羁旅愁怀,突遇一老父,说他将来定会大富大贵,位及三公。元景认为人生能够免于饥寒已经很幸运了,还企望什么富贵。在当时,这种说法是很现实的。元景肯承认自己的现状,正视困境,后来他真的成为大将,追忆起大雷岸边的老父,老人已不知去向了。

86、 善谈天者,必征家于人;工言古者,先考绩于今。

【注释】《宋书·列传第十一》。

【解析】善于谈天的人,一定在人的身上寻求迹象;工于谈古的人,必先在当今考察它的业绩。这是鲍照《河清须》中的词句,鲍照是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辞赋家,这里体现了他的思想,他认为天与人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人的行为都是与天的旨意一致的。体现上天的意图,这样才能为谈天的人提供参考。

87、 家徒四壁立。

【注释】《汉书·司马相如传》。

【解析】家中空空如也,只有四周的墙壁。此语是常用来形容家境贫寒,更无资产。卓文君倾慕于司马相如的才华,就与他私奔。回到成都,司马相如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于是他们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就连卓文君这样的大家千金也得当垆卖酒。

88、 是古非今,俗间之常情;爱远恶近,世中之恒事。

【注释】《魏书·列传第七十八·逸士》。

【解析】厚古薄今,爱远恶近,这种“复古主义”的思想倾向通常是大家所共有的,然而,并非一切习以为常的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对待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因为它毕竟不是出土文物,越久远越好。所以,纵观古今,需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正确地分析并加以评判,不要从个人的好恶出发。

89、 丈夫相知,岂在新旧。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二》。

【解析】崔暹随赵都公高琛到晋阳,齐高祖和他谈话之后很喜欢他,让他兼任丞相长史。高祖将要发兵到洛,留下崔暹辅佐高琛办理后事。他对崔暹说:“大丈夫互相认识了解,难道在于新旧吗?军事很重要,留守要找值得信任的人,家弟年纪小,凡是后事,就嘱托给你了。”这句话指出大丈夫相知相遇,不因时间的早晚而分新旧。

90、 为治者,因宜以设官,举贤以任职。

【注释】《魏书·高宗纪》。宜:合适、适宜。

【解析】君主治国,在任免官吏方面必须谨慎,要做到知人善任,要任用有能力有才干的合适人选。这样才能使官吏各尽其责,才能更广泛地延揽到各种人才,为国服务。

91、 去弊拯民,必存简恕,舍网修纲,虽烦易理。

【注释】《宋书·武帝中》。

【解析】去除时弊,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必然也会触犯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但他们的利益因妨碍全局利益,必然要弃兵保车。舍弃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获得国家、社会的大治是英明的君主应该采取的明智之举。“舍网修纲,虽烦易理”是指只有抓住事物的根本,突出重点,即使有时显得烦琐,也是合乎事理的。

92、 秋叶辞条,不假风飙之力;太阳跻景,无俟萤爝之晖。

【注释】《南齐书·王俭传》。

【解析】这是南朝齐王俭在给皇帝的表章中的话。意思是,秋叶离开枝条,不必借助大风的力量;太阳产生影子,不必等待萤烛的光辉。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应有的规律,往往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如瓜熟蒂落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王俭在这里的意思是希望能够很顺利地离官去职,不要受到阻碍。

93、 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序》。

【解析】担负着重大使命的人,所要经历的苦难与路程也就越大越远。利禄官爵越突出的人,他所招致的祸患也就越快。《后汉书》作者范晔在《皇后纪序》中,对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专权的情况作了总结性评价,并发而为叹,道出了上面的话,阐明了任重而道远、利重而祸速、位高而灾多的道理。从而使争权夺利者有所收敛与警戒。

94、 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

【注释】《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

【解析】这是孟轲的话,书中引用是用来说明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实行了与民休息的宽舒政策,这秉承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民乃国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诸葛亮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不仅深深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付诸实践,蜀国人民大受其益。

95、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注释】《魏书·李顺列传》。恃(shl):倚仗。

【解析】凭借仁德治理国家,他的国家就会昌盛;倚仗武力治理国家,他的国家就会灭亡。“天下,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无法靠武力强迫得到的。齐桓公推行仁政,取得霸主之位;秦二世残暴滥罚,终究短命而亡。

9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四句是当时的成语。《晏子春秋·杂篇》“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解析】这是广武君(李左军)的自谦之词。韩信背水一战大获全胜,俘虏了广武君。他明白当初如果武安君(陈余)听从了广武君出奇兵劫自己粮草的计策,就不会有破赵之战的胜利,也许被俘的就是自己。所以对广武君恭敬有加,并向他恳切询问伐燕攻齐的可行性。广武君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看法。

97、 夕寐宵兴,援奖忠烈,潜掏崎岖,险过履虎。

【注释】《宋书·武帝上》。

【解析】“夕寐宵兴”是说由于勤于政事,很少有睡得安稳的时候,“险过履虎”是指他们的危险有如履虎尾一般,常常会面临致命的打击。桓玄称帝之后,骄奢纵逸,政令无常,还经常凌辱晋废帝,刘裕等乘时起兵讨伐。元兴i年(404年),刘裕与何无忌、刘毅等纠合徒众百余人,杀桓修,兵临城下,刘裕于是移檄亲邑,历数桓玄的罪恶,并力陈自己冒险犯难殄除桓玄的决心。由此也赢得人民的支持,为其打败桓玄营造了一定的舆论。

98、 古所谓维城磐石,叔慎其近之乎。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五》。

【解析】岳阳王叔慎是陈朝的重臣。隋军攻占湘州,他与正理等人相谋,誓死不肯投降,在数日之内,组织五千兵马与隋军死战,后被秦王在汉口斩首。李延寿认为叔慎对陈朝忠心耿耿,几乎可以与维系城墙的巨大基石相提并论。陈朝有叔慎这样的臣子则值得骄傲与自豪的。

99、 一夫不耕,有受其饥,一妇不织,有受其寒。

【注释】《三国志·三嗣主传第三》。

【解析】孙权第六子琅琊王孙休下诏说:“一个男子不耕地,就有人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受冻。”吴国初定,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乃当务之急,而且也对稳定社会起重要的作用。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满足人民的温饱,社会才能安定团结。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忽视农业。

100、 礼以安上化人,弘风训俗,经国家,利后嗣者也。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

【解析】中国古代讲究“礼制”,儒家传统以礼作为统治的手段。春秋时代,孔子慨叹礼崩乐坏,企图靠礼制来维持封建统治秩序。徐勉饱读诗书,谨遵儒家礼教,他上书梁武帝指出,礼制是安抚上层统治阶级,教化下层劳动人民,弘扬风化的手段,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秩序稳定。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云社区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