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社区|二十五史名句欣赏【22】…… – 阿里社区

阿里社区|二十五史名句欣赏【22】……

二十五史名句欣赏【22】

1、 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想要端正末梢要先端正根本,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谨慎行事。

【解析】晋武帝曾亲自耕种,潘岳作赋赞美这件事,这句话即是说治理天下要先抓好农业。上层建筑要以经济为基础,国家安定、百姓生存以农业为基础,历代朝廷都把土地视为上天授权的象征。国家应该有足够的物资储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灾害,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年粮食充足。如果朝臣不识农耕,百姓面有饥色,国家的根本也就动摇了。

2、 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

【注释】《汉书·韩信传》。

【解析】亡国的大夫没有救亡图存的能力,败军之将没有夸耀豪勇的资格,韩信大破赵军,不仅是因为韩信的才能过人,同时也因为陈馀的不可理喻,不去采纳李左车的计谋。假如赵国用了李左车的方案,韩信的军队不但不能势如破竹,甚至会失败。所以,韩信十分佩服李左车的大将之才,在俘虏了李左车后不但放了他,而且把他当做师长一样敬重。韩信在平定了别的诸侯后,即将攻燕伐齐时,虚心向李左车求计。李左车就说:像我这样的亡国大夫、败军之将哪有资格谈论军国大事。韩信再三恳请,李左车感韩信知遇之恩,才参与谋划。

3、 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六》。

【解析】杜弼与邢邵共同讨论名理的问题。杜弼持神不灭论的观点,而邢邵却认为,精神对于人的关系,如同烛光与蜡烛的关系,蜡烛燃尽了光也就没了,人死了精神也就灭了。这句话邢邵以蜡烛为喻,分析了他所持的神灭论观点。

4、 去者既不可追,来者犹或宜改。

【注释】《魏书·萧宝夤列传》。

【解析】逝去的日子无法追回,未来的日子尚可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总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知过而能改,就是最大的优点。逝去的日子已无法弥补,可未来的日子还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幡然悔悟,仍然会有光明的未来。

5、 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注释】《三国志·王母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

【解析】邓艾读到陈寔的碑文:文章是君子的典范,行为是君子的准则。邓艾大受感触,于是改名邓范,字士则。应该说,这是士大夫的追求。他人把自己当做模范、榜样,即使身体化为乌有,其文章、精神依然被人传颂、效仿,可谓死而不朽。司马迁就是典型的一例。他的《史记》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坚忍不拔的精神仍激励着无数人去战胜困苦。

6、 人各有能,兹言乃信。

【注释】《南史·列传第九》。

【解析】《南史》作者李延寿纵观谢氏家族的兴衰败亡,感慨万分,发出了如上感叹。常言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技能,这是确实的。谢灵运以诗闻名,谢裕以德行传美誉,而景先又以节义称美名。

7、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狂夫:没有见识的妄人,与圣人相对。没有见识的狂妄之人的话,圣人也可以选择采纳。

【解析】这话是广武君的自谦之语。意谓我的看法虽然卑陋,但还可供韩信参考。说明决策之人,应当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对待每一条建议。

8、 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

【注释】《陈书·后主》。宾礼:接待宾客之礼,此谓以宾客之礼相待。衡轴:本指观测天体仪器上可以旋转的横管,也比喻中枢要职。

【解析】这里描述了陈后主的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以对待宾客的礼节对待诸公,不是为社稷大业着想,而是寄情于文章美酒之中。常常接近小人,并把国家的一些中枢要职委任给他们,这样的结果,使得国无可用之才,朝无忠君之臣。最后自己也沦落为阶下囚,只能凄凉而无奈地吟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诗句。

9、 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

【注释】《后汉书·隗嚣传》。

【解析】鱼儿离不开水,神龙如失去云雾的托付,就如同蚯蚓一样。刘秀称帝后,地方割据势力仍然存在。占据着陇西的隗嚣不肯降刘,尽管刘秀对他屡次劝降。在刘秀铲除了刘永、彭宠等势力后,隗嚣略有动摇,打算与刘秀合作。

隗嚣的部下王元挺身而出,指出如果隗嚣离开陇西,就好比鱼儿离开了水,神龙失去了云雾一样。因为陇西是隗嚣能够拥兵自重的根本,失去了它,刘秀也不会这么看重隗嚣。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一】

10、 师臣者帝,宾臣者霸。

【注释】《后汉书·陈元传》。

【解析】以臣下为师的人能够南面称帝,把臣下当宾客的人能够成就霸业。

光武帝年间,大司农江冯建议刘秀用司隶校尉来监督三公。经学大师陈元极力反对。陈元认为“师臣者帝,宾臣者霸”。周武王以姜尚为师,齐桓公以管伸为仲父皆成就了霸业。江冯的建议说明了对群臣的猜忌与怀疑,这样会损害臣下的事主之情。夺公辅之职,损宰相之感,于国不利,故不宜监督三公。刘秀听了陈元的建议。自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君主只有信任臣下,尊重人才,才能成就帝业。

11、 农惟政首,稷实民先,澍雨丰洽,所宜敦励。

【注释】《魏书·高祖记》。惟:只。稷:谷类,澍雨:澍(shu),及时的雨。

敦励:督促,鼓励。

【解析】中国历来为农业大国,鼓励农业生产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一向的治国方针,民富则国有余。尤其是在雨水充足之季,更要顺应天时,鼓励生产。

12、 时险则峻法以取平,时泰则宽网以将化。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二·华谭》。局势险恶时应该严格法令以维护公正,局势平稳时应该放宽尺度以提倡教化。

【解析】法令的设置应该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三皇五帝的政策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实行禅让以弘扬政令,有的依靠干戈征讨来治理天下,但他们有着根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倡导礼乐来使百姓和乐,广施教化而使风俗淳朴。

法令是可以有所不同的,但制订法令的精神必须是古今一致的。

13、 贪寻常之高而忽万仞之嵩,乐面前之饰而忘天下之誉,斯诚往古之所重慎也。

【注释】《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解析】秦宓对任定祖说:贪图寻常之高而忽视了万仞之高,只对面前的成绩满足而忘记了享天下之誉,这实在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应该慎重的呀。确实,我们不能因小失大,鼠目寸光,面对一点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乐而忘步,不能继续发展,这是很可悲的。不能让“仲永”的故事重演。

14、 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注释】《后汉书·朱浮传》。

【解析】智者相时而作,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愚人却违反历史潮流而动。东汉初年,幽州牧朱浮发放仓库储粮,起用王莽时的旧官故吏,以收买人心,图谋帝业。渔阳太守彭宠认为天下来定,不宜多置官吏,因而拒不服从朱浮的命令,并且计划兴兵讨伐朱浮。朱浮盛怒之下修书指责彭宠不识时务,逆理而动。

最后,彭宠伐朱,朱浮战败。朱浮的行为固然不代表时代潮流,但是他能指出时代潮流的不可拂逆性无疑是诛心之论。

15、 金之质也至刚,铸之可以成器;水之性也柔弱,壅之可以坏山。

【注释】《周书·列传第三十七》。

【解析】金属的质地很坚硬,铸造它可以成为器皿;水的本性很柔弱,阻塞了可以毁坏大山。《周书》的作者认为儒学应合理利用方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恰如金属和水,恰当地使用会产生益处,滥用就会造成危害。这句话对后世有很深的借鉴作用,告诫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本质,而忽视对它的改造。

16、 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注释】《史记·汲郑列传》。

【解析】汲黯曾位列九卿,而公孙弘、张汤还都是小官。后来公孙弘官至丞相,并被封侯,张汤官至御史大夫,从前汲黯管辖的丞、史等助手也都升到跟汲黯同等地位,有的竟超过他。汲黯不服,内心不平衡,所以向武帝发牢骚:“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17、 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

【注释】《宋书·范泰传》。

【解析】这是范泰进谏中的话,当时朝堂中的一些言事者认为“钱货减少,国用不足,欲悉市民铜,更造五铢钱”。范泰认为这种做法犹如“反裘负薪,存毛实难”,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荒唐行为。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国用不足,人民贫困,而试图以增加货币的方式来促进国家繁荣是不可能的。

18、 立子以嫡不以长,礼经明义。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七》。嫡(di):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正妻所生的儿子。

【解析】周太祖欲立太子,当时明帝是长子,已经有成人之德,孝闵帝是嫡子,年龄比较小。他召集群臣商议,大家都沉默不语,没有敢说话的。李远说:“立太子应立嫡子,而不看谁年长,礼经说得很明白。”于是太祖立孝闵帝为太子。

19、 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注释】《隋书·志第一》。

【解析】儒者很难进取,但可与之守业。这是叔孙通对儒者的看法。有的儒者保守落伍,故步自封,但说儒者难与进取则是片面之词。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就是对这一看法的有力驳斥,王安石虽是儒者,但他的改革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王安石也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所以,儒者只能守成的看法是很偏颇的。

20、 握权,则赴者鳞集;失宠,则散者瓦解;求利,则托刎颈之欢;争路,则构刻骨之隙。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握权时人们向你聚拢,像鱼鳞一样排列紧密;失宠时人们离你而去,像瓦片被摔碎了;有求于你则和你结刎颈之交;有利益冲突则对你怀有刻骨仇恨。

【解析】潘尼少有清才,与潘岳一起以文章著名。他不计较仕途进退,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汲汲于富贵、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的极度蔑视。崇尚道德最重要的是安身,安身必须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则只有通过清心寡欲来实现。一点儿私欲也会引起人们之间的矛盾,甚至败坏风俗。

21、 招贤良于屠钓,聘耿介于丘园。

【注释】《晋书‘列传第四十一·熊远》。在屠夫和打鱼者之中招纳方正贤良之士,在丘园山野之间探访光明正大之人。

【解析】过江之初,朝廷用人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以顺从朝廷意志的人为善,对朝廷有所指斥的人被贬。熊远深表忧虑,他指出:评论人才不再以人才曲直、言行得失为标准,致使士人只以食禄为目的,朝廷缺少辩争之臣。古时尧取舜于田亩之中,秦得百里奚于集市,现在也应该向山野之中寻找有真知灼见之士。

22、 古之所谓隐逸者,非伏其身而不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智而不发也。盖以恬淡为心,不曒不昧,安时处顺,与物无私者也。

【注释】《魏书·列传第七十八·校勘记》。

【解析】古代的隐逸者有两种:其一是以“隐”求“显”,故作清高,沽名钓誉,走终南捷径重新人世;其二大概就是真隐者,他们大都性情恬淡,与世无争,悄然隐退,寄情山水,与万物合一。无论真隐假隐,都是一种人生态度,出世人世,都是世人所走的途径,孰是孰非,未可定论。

23、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注释】《宋书·隐逸传》。

【解析】这是陶渊明在其《五柳先生传》中的自况之词,他喜好读书,常常不求甚解,每当有会意的,则会欣然忘食。描写了一个读书人的乐趣。对于“不求甚解”,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它不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但我认为,如果你读的书很多,而要“字字”求“甚解”,不仅办不到而且也是不可能的,有些不求甚解也未尝不可。

24、 声有清浊,故协以宫商;形有长短,故检以丈尺;器有大小,故定以斛斗;质有轻重,故平以钧石。

【注释】《宋书·律历上》。

【解析】声音既有清亮,又有低沉,因而以宫商使它们得以区分;形体有长有短,所以用尺寸使它们得以度量;器皿有大有小,因此用斛斗使它们得以称量;物体有轻有重,所以用钧石来使它们得以衡定。由此我们知道制定律历,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把握。

25、 财者,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时不成,非人不聚。

【注释】《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

【解析】发展经济与带兵打仗一样,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由于中国一向是以农为本的国家,所以对于天时与地利的依赖性较大。但仅仅有了天时地利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统治者能够认识到人的重要作用,顺应民意,达到“人和”。

26、 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千钟委于富僧,欢意畅于容发。

【注释】《梁书·儒林传》。

【解析】送穷朋友一把米,吝惜的情绪就流露在脸上;捐赠富有的和尚上千石的粮食,反而从内心到汗毛都感到欢畅。范缜尖锐地批判了那些虔诚的佛教徒。正是由于在佛教迷信的宣传影响下,人们宁可倾家荡产去求僧拜佛,却不肯照顾亲戚,不怜惜穷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太愚昧,他们的心愿寄托在来世,也相信那些佛教徒虚无缥缈的谎言。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27、 夫无功而赏,劳者不劝,上忝下辱,乱象干度。

【注释】《后汉书·赵典传》。

【解析】臣下无功而乱加赏赐,即使是勤恳上进的人也会懈怠无为;君主无道,臣下就会受辱,这样就会扰乱天象,破坏礼法。汉桓帝时乱封侯,滥赏赐,使不少无能无功之人平步青云,尸位素餐。群臣敢怒而不敢言,只有大鸿胪赵典直言进谏,指出无功而赏的弊端,以期通过晓以利害来禁止滥赏乱封。

28、 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注释】《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佥(qian):全、都。

【解析】张裔称赞诸葛亮:他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赏罚分明,使贤者愚人都忘记了他们的身份。廉洁、公平应该是一切优秀政治家的标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当我们赞扬某人公正无私时也可以引用此句。

29、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反听:听取反面意见。内视:反省自己。自胜:克制自己。

【解析】善于听取反面意见叫做聪,能反省自己叫做明,能战胜自己叫做强。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想,说明人要学会逆向思维,听取反面意见,试着从反面考虑问题,这样往往会豁然开朗;学会从反面看自己,常常反省自己,会使自己多了几只眼睛而变得聪明;能够自我克制,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就会变得更加强大。“聪”“明”“强”都是成就大事之人应有的良好品质。

30、 一面交款,便若平生。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六·姚襄》。仅有一面之交,便如同很早就相识。

【解析】姚襄雄武多才,善于安抚军士、招纳贤才,士众敬爱他。晋朝拜他为并州刺史,他曾单骑渡淮,在寿春见谢尚。尚命撤去仪仗侍卫,穿日常衣服接待他,这句话说的就是二人相见情形。姚襄博学好辩论,江东人皆以为英才,他是如此受人崇敬,以至于殷浩几次派来的刺客对他都以诚相见,说明实情。

31、 帝王之位,天下之重职,文武之道,守国所常遵。

【注释】《南史·梁本纪》。

【解析】帝王是天下最重要的职位,处之必须慎重;文武之道,两方面都不可偏废,维持国家安定局面中必须遵循此道。身为国君,考虑问题一定要顾全大局,采取文武并重的原则。文过盛,国家就会浮躁;武过盛,国家就会暴乱,国君应以自己的位置为重,权衡利弊。

32、 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注释】《三国志·诸夏侯曹传第九》。但:只。

【解析】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打了几个胜仗后,太祖经常劝诫他:作将领也有怯懦的时候,不可以只依仗勇猛。但将士应当以勇猛为本,并要有计谋,有勇无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能抵挡。只有智勇双全才可谓真正的将军。曹操劝诫夏侯渊戒骄戒躁,并希望他在英勇的基础上注重作战的谋略。

33、 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乘着出游的兴致而来,兴尽就返回,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解析】王子献性情卓荦不羁,雅好修竹,居住处不能一日无竹。住在…阴时,一次夜雪初霁,月色清朗,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然忆起戴安道,便乘船去剡溪访戴。天亮到门前却径直返回,他的兴致只在途中。魏晋名士崇尚率性而为,不愿拘于礼教,这句话是这种精神最直接的反映。

34、 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注释】《汉书·文帝纪》。

【解析】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间,一直崇尚俭朴,弃绝奢靡。一次有人建议他建一座“露台”。工匠一计算,需要花掉百金。刘恒听了就取消了这个计划。他认为百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如果建造了露台,就会使先帝蒙羞,被百姓唾骂,自己也无地自容。刘恒身为皇帝,却能体恤民情,厉行节俭,值得百姓拥戴。

35、 古人以隐微致诫,斯为笃矣。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微:隐蔽。笃:深。

【解析】古人常以隐语为诫。警戒世人的话,往往忠言逆耳,让人难以接受。古人却以隐微的语言,表达他们的警诫之意。这是值得效法的。魏征谏唐太宗,运用各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申明了自己的看法,还让唐太宗乐于接受。

36、 客主势异,竞相凌侮,祸难将作。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四》。

【解析】魏孝昌年中,杜洛周攻破蓟城。阳休之与宗室及乡人数千家向南逃到章武,又辗转到了青州。这时葛荣寇乱,黄河以北的流民多到了青州。阳休之知道将要有变动发生,就请他的族叔伯彦等人说:“客主情势不同,竞相凌辱,祸难就要发生了。依我所见,我们应该潜回京师避祸。”众人不听,阳休之哭着和他们告别,不久邢杲作乱,伯彦等人都被土民杀害。此言表明了阳休之卓越的预见性。

37、 必欲舁堂睹奥,宁可汩其先后。

【注释】《周书·列传第三十七》。异(sheng):登上。汩(gu):疏通。

【解析】天和三年,北齐人请求与周通好,周高祖派兵部尹公正出使。尹公正和齐人谈论《周礼》时,齐人答不上来。于是命令熊安生和尹公正谈。尹公正善于辩论,安生就说了一些以前没有谈到的,并挑机要突然问他。安生说:“一定想要升堂入室睹其中的奥妙,就要疏通先后关系。”尹公正问了他所疑惑的问题,安生从根本上一一给他做了解答。

38、 安上在于悦下,为己存乎利人。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机》。若想安于上位必须使下属高兴,若为自己考虑则必须先对他人有利。

【解析】陆机提倡“分封建国”,但特别强调君主要处理好与宗室和臣属的关系。君主统治国家主要是借助于宗室和臣属的力量,与宗室相保,使国家固若磐石、坚如围城;对大臣设官分职,使各尽其力。君主和宗室、臣属是互相依存的,若想自己安乐,必须先使人安乐,若为自己考虑,则必须先为他人考虑。

39、 疾风知劲草,世乱有诚臣。

【注释】《隋书·列传第十三》。

【解析】只有经过猛烈大风的考验,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只有在乱世之中,才能考验出诚臣。文帝这样称赞杨素。所谓“时势造英雄”,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忠诚的大环境。经得起考验的必是意志坚定、忠贞不贰之人。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二】

40、 见瓶水之冻,知天下之寒;尝肉一脔,识镬中之昧。

【注释】《魏书-崔浩列传》。脔(luan):切成小块的肉称“脔”。镬(hu6):锅。

【解析】身为国家的统治者,要能够从一些细小的事件中嗅到更多的信息,要能够见微知著,就好比看见瓶里的水结了冰,就知道天气已经冷了;尝锅里的一块肉,就知道全锅食物的滋味,能够从现象推知其本质。

41、 兵有奇变,不在众寡。

【注释】《后汉书·皇甫嵩传》。

【解析】行军布阵在于出奇制胜,而不在于军队人数的多少。黄巾大起义爆发后,朝廷命皇甫嵩带兵镇压。在鏖战中黄甫嵩退至长社县城,农民军包围了长社。皇甫嵩力薄势单,军心大乱。他为了稳定军心,就对部下说,兵不在多,贵在善于出奇制胜。后来皇甫嵩果真用火攻大获全胜,解了兵临城下之围。

42、 言行,君子之枢机;赏罚,理国之纲纪。

【注释】《后汉书·袁安传》。

【解析】言行一致是君子的立身之本,赏罚分明是治理国家的纲纪。和帝年间窦氏权盛。车骑大将军窦宪为了邀功请赏,北击匈奴。劳师远征,损耗国库,使得袁安等德高望重的大臣们忧心忡忡。袁安上书和帝,劝他要守先帝们的信用,不要进攻匈奴,失信于天下。并以“言行君子之枢机”一句为喻,道出治国安邦与为人处世的原则,供和帝借鉴。但是窦氏家族权震人主,谏言始终未被采用。袁安的一片苦心付之东流,但他的凿凿之言却值得后人借鉴。

43、 落水三公,堕车仆射。

【注释】《南齐书·谢超宗传》。

【解析】这是南朝齐谢超宗嘲笑褚渊、王俭等的话。谢超宗因觉得朝廷对待自己不公,心怀怨气,诮言常出。一次司徒褚渊送湘州刺史王僧虔,因阁道毁坏,不慎落入水中;而仆射王俭也曾因牛惊摔下车。于是超宗犹如顽童一般,抚掌而戏说:“落水三公,堕车仆射。”后来,这一诮言传遍了朝野。

44、 安可危也,危可安也。

【注释】《史记·李斯列传》。安全可以转化为危险,危险可以转化为安全。

【解析】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同理,都指出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规律。赵高此言暗示李斯,若扶苏继位,李斯相位必不保,况且秦历代被罢黜的丞相或功臣,结局多被诛杀;若助二世胡亥篡位,乍看危险,实则安全。拥立胡亥后,李斯可以大权独揽,依然荣华富贵不尽。

45、 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

【注释】《史记·礼书》。水满了若是不减少一些,它便会漫溢出来;器皿满了若是不加以扶持,就会倾倒。

【解析】这是个很浅显的比喻,但其中包含了普遍的哲理,它提醒人们: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所节制,都要有个限度,超过了限度,不加节制,便会招来或“溢”或“倾”的后果。

46、 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治礼,依人性而作仪。

【注释】《史记·礼书》。三代损益:指夏、商、周三代对礼制所作的增减。

缘:顺随。

【解析】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是最讲究礼仪的。但讲究得过分繁琐,以至成了人们的负担,或者把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贯穿其中,就走到它的反面了。

这里探究礼仪是怎么产生的问题,司马迁的回答,不故弄玄虚,令人信服:顺从人的情意而制定礼制,依照人的习性来规定仪节。试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不都是缘人情依人性而定的吗!

47、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四句是当时的成语。《晏子春秋·杂篇》“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解析】这是广武君(李左军)的自谦之词。韩信背水一战大获全胜,俘虏了广武君。他明白当初如果武安君(陈余)听从了广武君出奇兵劫自己粮草的计策,就不会有破赵之战的胜利,也许被俘的就是自己。所以对广武君恭敬有加,并向他恳切询问伐燕攻齐的可行性。广武君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看法。

48、 危非仁不扶,乱非智不救。

【注释】《后汉书·刘陶传》。

【解析】没有仁义之士,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没有智能之人,无法救泰山于将崩。桓帝时,大将军梁冀大权独揽,飞扬跋扈。灾异连年爆发,人民流离失所。而桓帝对此不闻不问。刘陶上疏陈述了时弊,指出国家危难之时更应选贤授能,这样才能救危扶亡。表明了刘陶的危机意识与用人思想。

49、 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使夫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

【注释】《汉书·晁错传》。

【解析】发表意见的人并不狂妄无知,而听取建议的人却不明事理。这就是国家灾难的根源。如果让不明事理的人去听取并非狂妄无知者的意见,那就会万听而万不当。狂夫遇明主,明主可以听其言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贤士谏昏君,昏君虽听而不纳,即使是万听也纯属徒劳。晁错以此向文帝刘恒说明进谏的人往往没有纳谏的人更为重要,进谏者可以是贤士,也可以是狂夫,但纳谏者必须是明辨是非、心胸宽广的人。这样才会使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比善戮力,报效国家。

50、 杀一人而天下喜悦者,宗庙社稷之福也。

【注释】《晋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杀一个人而使天下百姓拍手称快,这是稳固国家统治的好事。

【解析】惠羊皇后在八王之乱中几经废立,河间王颙掌权后,因为惠羊皇后几次为奸人所立,矫诏赐死。刘暾等上书,说惠羊皇后不是像这句话所说的那种罪大恶极的人,杀这样一个穷途末路的人恐怕会令百姓不安。对于罪不容诛、死有余辜之人,一定要杀之以泄民愤,不要等到民怨积聚,发生变乱。

51、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注释】《后汉书·马援传》。

【解析】龙伯高是东汉初年人,为人厚道,谦虚谨慎,廉政清俭,很有威望。

马援十分敬重他,于是在教育他的两个侄子时说了上面的话,希望两个侄子向龙伯高学习,即使是不能完全成为伯高,但至少也可以成为一个勤勉谨慎的人。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刻鹄不成尚类鹜,即刻鹄类鹜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仿效虽不能逼真,但可以达到相似的效果。

52、 古有逆取顺守,大吴困于小越,弱燕能破强齐。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六》。

【解析】平定颍州后,齐世宗让大臣们试着讨论王思政被擒的原因。杜弼说:“王思政不考察逆顺的道理,识别不出大小的情形,而且不考虑强弱的形势,有了这三个弊端,就应被俘获。”世宗说:“古代有逆取顺守的道理,强大的吴国被小小的越国围困,而弱小的燕国能攻破强大的齐国。”

53、 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

【注释】《汉书·枚乘传》。

【解析】枚乘上书力谏刘濞切勿反叛,刘濞充耳不闻,视同儿戏。枚乘就又晓以利害,指出与中央政权抗衡就好比牛蝇附群牛,腐肉挡利剑,可谓螳臂挡车,白不量力。二者力量悬殊,结局不言自明。随着事态的发展,枚乘的话得到了验证。

54、 气调时豫,宪平人富。

【注释】《后汉书·章帝纪》。

【解析】风调雨顺,时和年丰,刑法公正,黎元富庶。这是一幅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章帝在位期间,废除了残酷的刑罚,减租免赋,提倡儒学礼乐,国家出现了安定平和的局面。范晔在《章帝纪》的赞语中给予了章帝高度评价。以“气调时豫、宪平人富”这种理想社会的景象来形容当时的社会。

55、 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注释】《汉书·董仲舒传》。

【解析】才能小的人尽管在职多时,但仍只能是一个小官。贤能之士虽然刚刚赴任,却可以辅佐君主治理天下。这体现了董仲舒在用人原则上的观点。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官员们“竭力尽智,务治其业”。董仲舒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不满于当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的情形。他以为任官只讲年龄资历,不论才能德行,必然会使行政效率低下,官吏腐败无能。董仲舒的这种行政思想,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6、 褚渊能迟行缓步,便持此得宰相矣。

【注释】《南齐书·褚渊传》。

【解析】这是南朝宋明帝称赞褚渊的话。褚渊字彦四,河南阳翟人。他容貌秀美端庄,举止得当,很有风度。因此,每当上朝时,百官及外朝使臣没有不仰目注视的。因此宋明帝慨叹日,他的那种仪态风度也是他获得高官的一种资本。

57、 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后必殃。

【注释】《后汉书·马皇后纪》。

【解析】一年结两次果实的树,它的根一定会被损坏。掘墓偷坟的人家也一定会遭殃。章帝要封诸舅为侯,而马太后认为马家兄弟无功受禄已属反常,如再加封他们,就如再实之木,只会给马家带来灾祸。此语出自《文子》与《淮南子》,马太后在这里引用的主要是前一句。

58、 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注释】《汉书·高帝纪下》。

【解析】时不我待,而为万民立制垂范却没有止境。创业艰难,守成更难。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之君,为汉室江山以及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作出了大量的奠基工作。他艰苦备尝,夜以继日,立万世之基业,开百代之规范。

此句体现了刘邦惜时如金,以江山社稷为重的精神。

59、 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注释】《史记·汲郑列传》。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内心充满着各种欲望,而外表作出好施仁义的样子。武帝既好声色犬马,想成仙求长生不老,又想内兴功业、外事征伐、臣服周边国家,故谓之多欲。唐虞之治:唐、虞指唐尧和虞舜,儒家称他们都以“揖让有天下”得太平盛世。

【解析】这是汲黯对汉武帝的批评。它揭掉了武帝把政治“饰以儒术”的外衣,帮人认清了他以儒法杂霸而用之的实质。

60、 物禁太盛。

【注释】《史记·李斯列传》。物:事物。禁:禁忌、忌讳。意思是富贵权势不宜享受过分。

【解析】李斯贵极一时,子女皆与皇族联姻,连儿子告假回家探望,祝贺之人车马都以千计。面对盛极一时的景象,李斯不禁想到老师荀况的话:“事物禁忌太过分。”他为自己如今的大富大贵患得患失起来。盛极则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61、 毋为权首,反受其咎。

【注释】《史记·吴王濞列传》。毋:勿。权首:主谋或首先起事的人。咎:灾祸,灾殃。

【解析】司马迁对晁错尽忠受祸深表同情和愤慨,但他从晁错之死中获得的只是“不要做主谋,否则会受到惩罚”的结论。他没看到汉景帝听信袁盎谗言,采取舍车(舍晁错)保帅(保自己)的错误态度才是晁错遭祸的真正原因,景帝才是晁错之死的罪魁祸首。

62、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注释】《史记·张仪列传》。王(wang):成就天下王业,这里做动词用。

资:条件,凭借。

【解析】司马错眼光深邃,在伐韩还是伐蜀的问题上主张先伐蜀国。他认为成就王业的三大凭借是:地、民、德。想使国家富强一定要扩展疆土,想使军队强大一定先让百姓富裕,想成就王业一定要广施恩德。伐蜀,可扩大秦国疆土,获取财富,充实国力,蜀是偏僻小国,国内混乱,伐蜀可获得止暴止乱的美名,可谓既得实又得名。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

63、 咎集骄满,福协贞信。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下·赞日》。

【解析】祸患起源于骄傲自满,幸福来自于忠贞信义。范晔在撰写完东汉历代皇后的事迹后,对皇后的福祸荣辱作总结性评论。他认为皇后的权势依附于皇权,皇后的品德容貌影响着皇帝的态度。皇后或以德进或以幸升,各有不同。但“咎集骄满,福协贞信”却是她们须共同引以为鉴的良言,具有普通意义。

64、 自昔王者创业,莫不广植亲亲,割裂州国,封建子弟。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二》。

【解析】古代帝王创立基业,都大量分封子弟,把国家分为小的州县,以便于集中权力。汉代刘邦立朝后,大量分封同姓诸王,巩固自己的统治。这种做法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分散诸王的权利,但也造成了后来大量土地兼并现象,以至引起了“八王之乱”。封建时代,分封王侯是普遍做法,它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6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注释】《汉书·李广传赞》。

【解析】桃与李并不会说话招呼行人,但因其华而能实,吸引了众多的人经过,以至树下踩出了道路。正如唐代颜师古所说:“言桃李以其华实之故,非有所招呼,而人争归趣,来往不绝,其下自然成径。比喻人怀诚信之心,故能潜有所感也。”李广为人踏实诚信,从不张扬自己,甚至很少说话。但他被迫自杀后,天下人为之痛哭流涕。因为他一生以德感人,他的高风亮节博得了人们的爱戴。

66、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注释】《史记·滑稽列传》。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快乐到了极点就会发生悲哀的事。一切事情都是如此,这说的是什么事情都不要走上极端,如果到了极端,就必然走向反面而转为衰亡。

【解析】著名的大滑稽家淳于髡,是一位深谙世故人情的通人。他给齐威王所进的这几句谏言,成为较早的戒酒戒乐(无度之乐)的箴言之一,齐威王听了立刻“罢长夜之饮”。

67、 事贵应机,兵不厌诈。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厌:嫌。

【解析】氽朱荣被诛杀后,司马子如知道情况有变化,自己就从宫中突围出去,到了氽朱荣的宅院,他抛弃家室带着氽朱荣的妻子、儿女和氽朱世隆等人逃出了京城。氽朱世隆想回到北边。司马子如说:“办事贵在顺应时机,用兵打仗不嫌使用欺骗手段……”这句话表明司马子如精通兵法,善于发现并利用战机,以欺诈手段取得胜利。

68、 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注释】《隋书·列传第四十一》。类:大都。

【解析】文人,大都恃才傲物,不拘小节,所以难免有所失误,很少能以名节立身于世。隋朝的文学家王胄、虞绰、孝逸等人,有的矜气负才,有的学优命薄,多离咎悔,鲜克有终,这也是由文人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屈原、李白虽才高八斗,但或耿直或豪放不羁,很难被当时的社会所容纳,只有经过大浪淘沙,跨越时代限制,其品行和文采才为世人传颂。

【注释】《南史·宋本纪》。泰:平安。

【解析】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并不能永远平安不变。老子曾说过:“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老子》)宋武帝刘裕平定天下时,发出檄文,诏告百姓,以此句作为开头,颇有震撼力,说明他统一天下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没有违背天义,所以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69、 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

【注释】《南齐书·褚渊传》。

【解析】这是南朝齐褚渊回答高帝之语。褚渊在宋亡后又仕于齐,做过司徒、侍中、中书监。褚渊在当时很受高帝的宠爱,当朝的机密要事都要向他询问,与他商量。他所提的意见也多被采纳。一次高帝宴请群臣,酒后对群臣说:“卿等皆宋时公卿,亦当不言我应得天子。”王俭等未及回答,褚渊便严肃地答道:“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识龙颜。”这也就是“早识龙颜”这一典故的出处。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三】

70、 有国必依山川而为固,山川作变,不亡何待?

【注释】《南史·列传第四十》。

【解析】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国家依靠山川险要而坚固,山崩川竭了,不灭亡还等待什么?僧绍认为天地之气,有其阴阳的顺序,顺序改变了,就会出现山崩川竭的现象。他举了夏、殷、周、汉灭亡的例子,并预言刘宋王朝不久也将灭亡。这种观点依天时论人事有一定的局限性。

71、 大丈夫当建立功名,以取富贵,安能久处贫贱邪!

【注释】《周书·列传第十九》。

【解析】蔡祜少年时便有大志,与同乡人李穆,布衣齐名。他们曾互相说:“大丈夫应当建功立业,以取得名位、富贵,怎么能长久地处于贫贱的境地!”说完两人相视大笑。后来,二人果真都有所成就,实现了年少时的愿望。这句话表现了蔡祜和李穆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72、 彼劳我逸,破之必矣。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八》。

【解析】大宁二年十二月,周武帝派大将率领羌夷与突厥共同逼近晋阳,齐世祖从邺赶去救援。当时大雪之后,周人用步卒为先锋,从西山下来,离城只有二里。诸将想追出去攻打他们。段韶不同意,他说:“步兵的气势有限,现在积雪这么厚,逆战不便利,不如我们严阵以待。敌人疲惫,我军有精力,一定能胜了他们。”

73、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注释】《梁书·徐勉传》。籯(ying):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

【解析】这句话最早出自《汉书·韦贤传》。意思是留给子孙很多的金钱财富,不如留给他一部经书。因为金钱满籯,虽然宝贵,但它毕竟是身外之物,只有知识才能给人以力量,才能使人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俗话说“子孙自有子孙福”。如果子孙会赚钱,给他留以钱财也无用;如果子孙不懂克勤克俭,给他留以钱财也自然无用。只有经书,给子孙以知识才能使子孙终身受益。

74、 是古非今,俗间之常情;爱远恶近,世中之恒事。

【注释】《魏书·列传第七十八·逸士》。

【解析】厚古薄今,爱远恶近,这种“复古主义”的思想倾向通常是大家所共有的,然而,并非一切习以为常的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对待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因为它毕竟不是出土文物,越久远越好。所以,纵观古今,需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正确地分析并加以评判,不要从个人的好恶出发。

75、 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矣。

【注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此语出自《韩非子·说难》。认识事物并不太难,而如何处置所知却很难。

【解析】这里指出认识事物和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去的差异。“识”不难,但“施”却不易。进谏的困难在于如何迎合君主的心理,知其君主的心理并不难,博得国君的欢心,却要花一番大气力。

76、 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得言。

【注释】《后汉书·马援传》。

【解析】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好像听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耳可以听,但绝对不可以说。俗话说祸从口出,马援的两个侄子都有议论别人的习惯,马援对他们这一缺点很不放心,就写信告诫他们努力改掉这个坏习惯。体现了马援不揭人短,严以律己的品质。

77、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注释】《史记·周本纪》。水:这里指河流、洪水。壅(y。ng):水道堵塞。

溃:溃决,泛滥。为水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疏浚它,使它通畅。为民者:治理人民的人。宣之使言:开导他们,使他们敢于讲话。

【解析】这是邵穆公劝阻厉王的话。他首先指出了弭谤的危害性,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作比,形象贴切,发人深省。随即提出宣导人民、广开言路的主张,体现了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其中以水喻人民,意义深远。

78、 陆处无屋,舟居非水。

【注释】《南齐书·张融传》。

【解析】这是说张融行为举止诡异奇特,言语幽默且富有内涵。张融文词诡异,独与众异。行止诡越,常出人意。一次武帝问融住在何处,他回答说:“臣陆处无屋,舟居非水。”武帝不解其意,于是问张融的堂兄张绪,张绪说:融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武帝于是大笑,深感他的诙谐幽默。

79、 大弘经略,询纳群言,军主以下至于匹夫,皆令献其所见,尽其所怀,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

【注释】《梁书·夏侯详传》。

【解析】这是高祖围困鄙城而没有攻下时,夏侯详提的建议。他认为面对顿甲坚城,如果强攻,必然伤亡惨重,那样必将大伤元气,因此建议应该群策群力,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谋划攻城妙计。他认为应“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这一观点,对于选取精兵良将,确定正确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80、 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鲍照的身世之感。鲍照是一位出身寒族而具有浓烈感情的诗人。在南朝宋士族门阀统治的时代,只能是英雄沉于下僚,他作《拟行路难》来表达自己悲愤的心情。发出“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的呼喊。他清醒地认识到千古以来,英雄不为当朝所用的情况比比皆是,为此鲍照内心深处感到忧虑和痛楚。

81、 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

【注释】《晋书·列传第三·何曾》。在家中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对外交往崇尚礼让来广交天下朋友。

【解析】尚书何曾严于律己,从小到大不爱声乐姬妾。年老之后,每见到妻子都正衣冠,相敬如宾。傅玄说他像周文王礼让贤人一样侍奉双亲,可与曾皙、闵子骞齐名。这句话表现出何曾的“孝”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偏爱,他崇尚礼让,所以至孝,又能把对父母的孝扩展开来,作为对待天下人的态度。

82、 鸷鸟舍巢,必有探卵之患。

【注释】《北齐书·帝纪第六》。探:掏。

【解析】文宣帝驾崩后,幼主即位,齐孝昭帝当时在禁宫中服丧。除太傅、録尚书,朝政都由孝昭帝决定一个多月后,他仍住在藩邸,诏书多与他无关:他的门客对他说:“鸷鸟离开巢穴,就一定有被掏取卯的忧患,现在这个地方,怎么能经常出去呢?”于是孝昭帝就跟着废帝到邺,住在了领军府。

83、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诫。

【注释】《魏书·韩麒麟列传》。

【解析】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说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批评者提出的缺点错误,也应引以为鉴。

84、 一夫躬稼,则余食委室;匹妇务织,则兼衣被体。

【注释】《宋书·孔琳之传》。

【解析】只有进行耕织,才能丰衣足食。而一夫不耕,则路有饥者;一妇不织,则路有冻尸。这说明农业是社会的根本。

85、 立大功者不顾小节,行大仁者不念小惠。

【注释】《晋书·载记第二十三·慕容垂》。建立宏伟功业的人不必顾及小节,采取仁义的行动不要想着小的恩惠。

【解析】慕容垂受到慕容评嫉恨,投奔苻坚得到重用。苻坚淝水兵败后投奔垂,垂世子宝劝垂杀坚,说这句话让他忘记苻坚的恩惠。但垂怀有报德之心,把军队交给苻坚。他相信能够以义取天下,不愿为此忘旧恩。垂到邺祭拜陵墓,坚派兵士三千护送,并不依臣之计杀垂。氐族和鲜卑族在诸强中势力最大,坚、垂却有如此交谊,只能说是“英雄惜英雄”。

86、 居以仁顺,守以恭俭,率以忠信,行以敬让,志无盈求,事无过用,乃可济乎!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裴秀》。以仁厚顺从自居,恪守谦恭节俭,遵循忠义诚信,奉行恭敬礼让,从不索取太多,做事也不过分,这样总会成就一番事业口巴?

【解析】何晏、阮籍崇尚玄言清谈,不守礼法,使得时俗放荡,不尊儒家。王衍声誉盛、地位高,也好此道,人们竞相效仿,风气教化有失淳厚。裴颌深表忧虑,这句话陈述了古之圣人留下的教诲,希望矫正时弊。

87、 尽人命以自养,盖惟桀、纣之行。

【注释】《南史·宋本纪》。

【解析】夏桀、商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们的暴行世人有目共睹。以牺牲别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个人的满足,这样的事,只有桀、纣才做得出。英明的君王应爱惜民命,体恤下情,以周公为榜样治理天下。宋孝武帝刘骏凶残同执,昏庸无道,相继诛杀内外百官,重履桀、纣覆辙,终其一生只得不仁不孝之名。这对后世君主有极深的借鉴作用。

88、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注释】《汉书·武帝纪》。

【解析】非同寻常的事业,需要有非同寻常的人来完成。所以,那种奔腾不息、快如闪电的马,自然能日行千里;那些特立独行,不同凡响的人很容易建功立业。这表明了汉武帝刘彻的人才观。他认为一般的人虽然也可以任用,但毕竟不堪重任,只有才华横溢、智堪栋梁的人才可以委以经国之大任。

89、 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临难铸兵,岂及马腹。

【注释】《梁书·韦睿传》。

【解析】意思是事情很危急了,再去求取救兵,必然很难奏效,所谓远水不解近渴。

90、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统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注释】《汉书·枚乘传》。溜(№):滴下的水,统(gang):即“绠”,汲水桶上的绳子。

【解析】泰山上滴下的水可以穿透石头,汲水用的绳子可以锯断井架上的木干。水不是钻石的工具,绳子不是锯木的丁具,它们之所以能穿石断木,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就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道理。枚乘对吴王刘濞讲了这个道理。以向他说明摒弃自己日常生活中恶习的重要性,强调从小事做起,克服不良行为,以免养痈遗患。

91、 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

【注释】《后汉书·和帝纪》。

【解析】汉和帝时,南海每年派人进贡龙眼、荔枝等名贵水果。为了水果的新鲜,送果人须乘驿马昼夜传送,许多人在路上或暴病而亡,或遭猛兽荼毒。当时临武县县长唐羌看到这种劳民扰民的情况,就上书和帝,劝止这种行为。唐羌就用“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的话来说服和帝亡羊补牢,防止一错再错。

92、 一夫不耕,有受其饥,一妇不织,有受其寒。

【注释】《三国志·三嗣主传第三》。

【解析】孙权第六子琅琊王孙休下诏说:“一个男子不耕地,就有人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受冻。”吴国初定,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乃当务之急,而且也对稳定社会起重要的作用。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满足人民的温饱,社会才能安定团结。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忽视农业。

93、 骄子不孝。

【注释】《史记·梁孝王世家》。骄纵的孩子不知孝顺。

【解析】这是古代的一句俗语,道出了教子不严的恶果。梁孝王,身为景帝之弟,窦太后少子,依恃太后的宠爱而骄奢过度,车服拟于天子,常居皇宫之中,并且一度觊觎帝位,以至被景帝冷落,最终抑郁而亡。这句话也说明一个人太过骄横,就会目中无人,胡作非为,最后走向危险的境地。

94、 隐忍就功名。

【注释】《史记·伍子胥列传》。

【解析】伍子胥的报仇之路很不平坦。他曾困顿窘迫于长江之滨,甚至讨饭度日,但他替父兄报仇的决心绝不动摇。他竭力克制忍耐以成就功名,终于破楚复仇,名扬四海。司马迁对此感受颇深,他受腐刑而无愠色,隐忍苟活就是为了写出《史记》,成一家之言。此处借赞子胥之行事以纾愤自解,寄意良深。

95、 先天而天不违。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

【解析】梁武帝觉得朱雀门太狭窄,正想重新修建,恰发生了火灾,敬容以上句回答武帝,即指武帝以天为先,天不违背武帝的意愿。这是恭维武帝的话,称赞武帝能顺应天时,所以天也满足武帝的愿望。敬容此言说得不动声色,恰到好处。乍看没什么特别之处,却又很耐人寻味,同朝大臣听此语后都无言以对。

96、 衣食足,知荣辱。

【注释】《魏书·太宗纪》。

【解析】这种提法在《管子·牧民》篇中已有。原句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两句话是广为传诵的名言。它反映了物质生产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生存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只有在衣食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才能对人民进行教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抛开物质生产来讲精神文明是不切合实际的。

97、 运有污隆,乱极则治。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十八》。污:奸邪。

【解析】孝昌末年,盗贼蜂起,平鉴看到天下将乱,就到了洛阳,与慕荣俨骑马为友。他对宗亲说:“运势有奸邪兴盛,乱到了极点就会大治。并州是军事重地,氽朱王是世间豪雄,他举义建旗,奉辞问罪,若要尽忠竭力,现在是时候了。”于是到晋阳去投奔氽朱荣。平鉴此言含有辩证法相对论的观点,他承认事物走到极端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

98、 若使夫遇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

【注释】《南史·列传第六十六》。

【解析】《南史》作者李延寿纵观南朝隐逸诸人,得出结论:独立于世间的人,本性都偏执耿介,不肯放弃自己的志向屈从世道。他觉得陶渊明等人如果得到明主的信任,遭逢好的时运,就不会纵情江河湖海,隐逸山间闾里。他们的隐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99、 国弊则省其事而息其费,事省则养人,费息则财聚。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二》。

【解析】梁武帝年纪大了,周围谗佞的人日渐增多,影响了国家的政治。贺琛看到这种情况,上书武帝。他指出国家疲弊,就要减少事务,节约开支,事情少了,人民就会安定,开支小了,财富就会增多。贺琛这种看法有其进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家的矛盾。

100、 兵者,圣人所以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阻,救危殆。

【注释】《史记·律书》。军队,是圣人用来讨伐强暴、平定混乱局势、铲除艰难险阻、拯救危亡倾覆的。夷:平地,引申为铲除。

【解析】军队和战争,一般人只看到它残酷、暴力的一面,而忽略它作为和平的保卫者、安宁的守护神的一面。司马迁在兵书(律书)当中,开宗明义给“兵”下定义,强调了军队和战争应当是讨伐强暴、救助危难和平定乱世的工具,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观点。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alingn.com
文章来源:阿里云社区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分享者社区  ✅健康者社区  云书社区  ✅今日健康  ✅分享笔记  ✅伏羲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