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的力量······ 微型小说 |阿里社区…… – 阿里社区

遗忘的力量······ 微型小说 |阿里社区……

  我总是在阅读,一本书、一张报纸,甚至洗发液的说明书。“这是懒惰的标志。”我经常提醒自己,“你期待别人的语言、别人的思想占据你的头脑,这样你就省却了独自的思考。”
  
  我在书籍里成长,这是个便捷却懒惰的方法,书本永远不会离你而去,但是一个姑娘,甚至一只小狗,都不那么容易把握。我怀疑自己选择在书本里成长,度过整个青春,是因为我太无能、太怯懦。
  
  在旅途中,我更喜欢阅读,似乎文字提供了某种确定无疑的东西,以抵抗旅途中的漂泊感。我期待自己像浮萍一样随遇而安,却从来做不到,断了线的风筝的命运是悲惨的,只有稳定和自由这对名词以孪生兄弟的姿态出现,一切才变得美妙无比。
  
  一路上,我一直在读简·雅各布斯的《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它甚至超过了我最钟爱的作家V·S·奈保尔的作品。我喜欢悲观的论调,确信乐观使人愚蠢。但就本质而言,我是彻头彻尾的乐观主义者,只有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才会对眼前充满悲观,因为你知道,多么严苛的批评,多么暗淡的描述,都不会妨碍你内心对美好的期待。
  
  我听到了太多这样的论调,历史终究是会向前的,你的忧虑是杞人忧天……生活在此刻的人们,通常会忘记历史中的黑暗和绝望。我一直喜欢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那句话,“长远来看,人都是会死的”。如果一个中国人出生在19世纪末,并在1976年死去,这对于他来说是个多么绝望的世纪,他目睹了自己国家被瓜分,充分体验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屈辱,当他好不容易盼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时,又开始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运动、巨大的饥荒……对他的一生来说,历史不总是螺旋式上升,身在其中他只会感到充满绝望,正如斯蒂芬·茨威格的自杀,他经历过美好的维也纳时光,却又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当他刚刚从中摆脱出来时,又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体性地屠杀犹太人……
  
  我喜欢简·雅各布斯,是因为她陈述了这个事实,历史中其实充满了“黑暗的年代”。就像不同的人对半瓶水的判断,有的人看到了半瓶水,有的人看到了半瓶空。历史同样如此,有的人看到了不断的黑暗之后的光明,有的人则看到了在光明之后,总是陷入黑暗。
  
  简·雅各布斯提到了“遗忘”这一命题。回顾一下整个人类的历史,多少辉煌的文明被掩埋在荒沙之下了。建造了金字塔的古埃及、墨西哥的玛雅文明、中东曾经的辉煌,不都烟消云散了,没人再知道他们是如何在3000年前,建造了如此辉煌的建筑,留下了如此灿烂的文明。
  
  当人们开始遗忘时,一切都会消失。在这次旅途中,我不断感觉到这种遗忘感。“我们是唯一延续的文明”,不断有人对我这样说,比之古巴比伦、古埃及,中国是个例外。但中国真的在延续吗?清朝的中国人、民国的中国人和今天的中国人真的还相似吗?
  
  一路上走来,我喜欢中国的辽阔,我也承认每个普通中国人都蕴涵着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你耐心一点,在他们淡然的表情之下,经常会有炽热的情绪。但是,我们精神的贫瘠、我们言行的粗俗,比我们愿意承认的更严重,那种精神的断裂感是如此的显著。我愿意承认简·雅各布斯的“遗忘的力量”,文明经常因为骄傲而遗忘自身,就像我这一代遗忘了如何欣赏诗词元曲,如何与周围人和谐共处。传统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但是,如果你不承认这一点——美好的、富有创造力的生活往往是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张力带来的话,抱有“存在即合理”的态度,我就和你无话可讲了。在一些历史阶段,所有事物的确有可能相互纠缠在一起,一起向下堕落。想想我们时代的不安全感,普遍性的对权力与金钱崇拜,普遍性的对精神生活的蔑视……
  
  别再用连续性、未来会更好来安慰自己了,如果几代人的整个青春时代都处于文化沙漠中,我们就处于精神的黑暗时代,即使未来会转变,但那么多人已经成为牺牲品,这难道不令人悲哀吗?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