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他们的眼······ 微型小说 |阿里社区…… – 阿里社区

我是他们的眼······ 微型小说 |阿里社区……

  正午的太阳犹似一个巨大的火炙烤着大地。风儿似乎也惧怕这难耐的酷热,早影踪皆无。可是在秦巴山脉旺乐山下的农田里,仍旧有一位头戴草帽、身着红色上衣的老人正在专心卖力地劳作着。他每挥舞一下锄头,就要停下来喘口气,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可是这位汗流浃背的老者每每捡拾起一块薯块,早已是湿漉漉、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挂着欣慰和满足。
  
  收拾起农具,老者咬着牙背起装满番薯的竹筐,脚步蹒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家门口,一个中年男子半低着头,静静地坐着,两只耳朵却时刻倾听着路上的细微动静。
  
  “清儿,咱们回家吧。”穿红色上衣的老者走到中年男子面前,和蔼地说。中年男子忙摸索着将老者肩上的锄头拿在手里,在老者的牵引下缓缓地进了家门。屋内,一个女子正在灶前烧火。听到动静,她忙高兴地喊道:“是爹爹回来了。”边摸索着急急地向门口走来。
  
  穿红色上衣的老者名叫龙荣培,今年81岁了,是重庆巫溪县塘坊镇石柱村人。按说,已过耄耋之年的龙老无论体力还是耐力都经不起农活的折磨了,可是他不得不将农活的重担继续挑下去,因为,他还有两个孩子呢:中年男子是他的儿子,名叫姚盛清,今年51岁;女子是他的孙女,名叫姚俊,今年21岁。很不幸的是,这两个孩子都是盲人。
  
  对于龙荣培老人来说,他的一生可谓非同一般的坎坷曲折,似乎上天故意在刁难他。他曾经结过三次婚,悲哀的是这三个妻子两死一个离家出走。曾育有8个孩子,可惜的是,7个先后不幸离世。而这个中年男子姚盛清就是他唯一在世的儿子。一度多达8个孩子,谁料,最后只剩下这么一个孩子,作为父亲的龙荣培自然是百般疼爱,万分呵护。
  
  孩子在龙荣培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一天一天、平安健康地成长着,龙荣培喜不自禁。可万万没想到,恐怖的阴影再次笼罩在了这个本已是伤痕累累的家庭上。
  
  就在姚盛清16岁那年的一天清晨,他像平常一样起床准备干活,刚一睁开眼睛,他便觉得视线模糊,四周的东西看不清楚。着急万分的龙荣培忙带着他东奔西走。忙活了大半年,大大小小的医院,无不留下了他们父子俩的身影,可是收效甚微。也就是从那天开始,姚盛清的视力每况愈下,直至最后失明。
  
  年纪轻轻就成了一个盲人,姚盛清喊天不应,叫地不灵,整日忧心忡忡,以泪洗面。父亲龙荣培暗暗地咒骂老天,你怎这么恶毒呢?就连唯一的这个孩子也不放过!你枉做天!你枉做天呀!他也恨自己,恨自己没能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慢慢地成为盲人。
  
  龙荣培最担心的就是姚盛清一时想不开做出不好的事来,于是他寸步不离儿子,更加细心地呵护儿子,还强作欢颜地安慰他、鼓励他。为了防止儿子在他睡觉时走动,他将儿子的手和他的手绑在一起。这样,只要儿子稍一动弹,龙荣培就能及时地感觉到。
  
  时间一久,龙荣培感觉这样不是个法子,毕竟,他爷俩还要吃喝呢。一个好心的邻居提醒他,不如去抱养一个孩子,让这个孩子来照顾他的儿子。龙培荣大喜过望。
  
  1992年龙荣培收养了一个弃婴,取名姚俊。看着眼前这个眉清目秀的婴儿,龙荣培欢喜得无以言表,本已漆黑一片的前途骤然亮堂了不少。然而,让龙荣培始料未及的是,姚俊在1岁多时,突然患了不知名的眼疾。心急如焚的龙荣培忙奔赴各地去求医问药。那些日子里,龙荣培带着年幼的小俊俊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不知?过了多少条河,更不知磨穿了多少双鞋。可到头来仍旧是个让龙荣培无法面对,也更不敢面对的结局:失明。
  
  短短的几年里,两个孩子相继都成了盲人,放在谁身上,谁能扛得住?那些年,为了治好儿子的眼疾,龙荣培不仅花光了一切,而且早已是心力交瘁,精疲力竭了。没想到这个孩子又这样。头发一夜之间白茫茫一团,好心的左邻右舍不是送米送面,就是帮龙荣培翻耕播种田地。在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下,龙荣培才勉强度过了那段无比艰难、无比黑暗的日子。
  
  是呀,自己要是先倒了,那孩子们怎么办呢?“只要有我在,这家是垮不掉的。”龙荣培感慨地说,他想永远守护着两个盲孩子,“我是他们的眼,替他们看这个世界。”既然已无法改变,那只有慢慢适应。渐渐长大的姚盛清和姚俊在龙荣培的引导和鼓励下刻苦训练自己。
  
  “现在家里有台旧电视,但孩子们却看不见,只能听声音。”龙荣培说,姚盛清小时候最喜欢看电影,但那时却没钱买电视,现在孩子们看电视,他就坐在旁边,给他们当“解说员”。
  
  为了治疗孩子的病,龙荣培早已是多方举债。为了及早地还债,更为了及早地攒点钱,好给两个孩子继续治病,龙荣培不惜年老体弱,拼命地劳作。如今,他将家里的5亩田地安排得井井有条,种得满满当当,没有半分半厘是荒芜闲置的。“正常年份,能收包谷2500斤以上、洋芋7000多斤、红薯上万斤”,龙荣培自豪地说。
  
  家里养了一头耕牛,已跟随龙荣培风风雨雨几十年了,是他唯一得力的干活助手。每逢春耕大忙时节,他就会牵着耕牛在村子里“卖牛工”。早早地起,晚晚地归。“帮别人犁田翻地一天,就能换回8块钱。”龙荣培已显得很满足。
  
  耕田、播种、管理,行行娴熟;打柴、喂猪、做饭,更是样样精通。“去年,我还喂了3头猪,年底卖掉的1头重285斤,换了2000多块钱。”
  
  一谈到这些,年事已高的龙老喜笑颜开,似乎表现不出一丝一毫的悲哀和无奈,或许,一个人惟其经历多次风雨洗礼后,才会变得更坚强,更伟大。
  
  “只要有一份希望,我就要付出百倍,乃至千倍的努力。”龙荣培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一听说哪里有人能治眼疾,他便带着两个孩子马不停蹄地前去。因为白天龙荣培还有无休无止的农活,所以看病的事大多是放在夜里。
  
  赶夜路要是有月亮还好些,而大多的时候则是打着火把小心翼翼地前行。“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手电筒,赶夜路极不方便。”姚盛清每每回忆起父亲夜晚带他去看病的经历,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一天,龙荣培听说巫溪马镇坝有一位老医生善治眼疾,他兴奋异常。他白天早早下地,中午饭也顾不上吃,一直忙活到太阳落山。回到家,农具一放,也无心吃晚饭了,就高兴地拉起儿子姚盛清,挽着孙女姚俊,急急地出门看病。天公作美,今夜有皎洁的月光相伴,出外行走倒省去了不少麻烦。虽然不用打火把,但是从旺乐村到马镇坝,来回近百里的崎岖山路,对于一位年纪较大、脚步蹒跚的老者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的考验。不仅如此,他还要照顾两个失明的孩子呢!真的难以想象,这祖孙三口是怎么把这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山路踩在脚下、甩在身后的。
  
  他们晚上7点多出发,一路小心谨慎地行走。为了能尽早地赶到,他们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始终是咬牙坚持着、坚持着。等看完病已是凌晨1点多了。他们片刻没有迟疑,又急急地踏上了返回的路。回到家,安顿好两个孩子后,早已累散了架的龙荣培哆哆嗦嗦地脱下湿乎乎的布鞋,才惊讶地发现,鞋子不知何时竟早已被磨透。
  
  文峰镇的草药医生、胜利乡的土专家、县城大医院的眼科大夫……只要一听别人提起能治疗眼疾的医生,他就会兴奋地带着孩子们马不停蹄地赶去。粗略算来,迄今为止,他赶过的路远不止千里,磨破的鞋更达数十双。“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再苦再累也没什么。”龙荣培说,“我还能活多久?可是孩子脚下的路却长着呢!”
  
  姚盛清和姚俊的世界虽然是漆黑一团,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光明的、温暖的,因为有龙荣培在。“我是他们的眼,替他们看这个世界。”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评论